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146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中考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中考题三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推举,选举 故人不独亲其亲 第一个“亲”加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顺着,沿着 停数日,辞去 去:离开。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3、。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渔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20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所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生活? 三处画线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 21的“世外桃源”与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

4、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甲文侧重于议论,乙文侧重于记叙。 。 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故人不独亲其亲 第一个“亲”加点以为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恶:憎恶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货恶其弃于地也 加点词:于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所恶有甚于死者

5、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7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 14以为亲 憎恶 15 B 16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17要点: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大道之行也阅读答案 内容简介: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道之行也阅读答案,供

6、大家参考。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揉揉胳膊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

7、揉揉胳膊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注:语:告诉。王:统一天下。与:语气助词,无义。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上述短文中,孟子认为,国君只有使人民生活有保障,才能

8、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称霸天下。当然,这一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时代的局限性。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需要我们好好体会。 6、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7、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8、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9、翻译下列句子。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参考答案: 1、就是说,政权都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2、有三条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9、;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有。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4、通“举”,推举以为亲职份,指职业、职守此发生从 5、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8、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9、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 如今,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