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0157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铁椎传 公开课教案 大铁椎传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 2、 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3、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了大铁椎传的故事梗概,解决了文章的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问:“异”什么意思? 二、感知形象 1、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大铁椎的“异”处?

2、学生讨论后小结环节: 作者层层设疑,着力渲染大铁椎形象。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哪些疑问? 生1:来自何方? 生2:因何而来? 生3:因何而去? 生4:因何结仇? 生5:武功何强? 生6:着装何奇? 生7:钱从何来? 教师小结: 能于无疑处生疑,这文章就不算白读了。 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 大铁椎有五可怪处。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 也是奇人 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

3、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 2、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 思考: 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 生1:神秘 生2:神奇 生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寻求助力。 生4:良善 生5:嫉恶如仇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 1) 回顾写人的常用方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2) 归纳大铁椎的刻画方法及其性格特点: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 豪爽深沉 粗犷威严 奇 侧面描写:通过宋将军来衬托 武艺高强 3) 研读精彩片断:星夜决斗 4) 重点介绍侧面描写这一写作方法。 3、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位侠客

4、? 1)补充作者生平: 魏禧,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魏禧一家号哭不已,后曾策划组织义兵勤王。清初,朝廷召他作官,作为明朝遗民,魏禧称病不就。他自称写传记, “以为信史之藉手”,是为了见证民间无名之辈中也有奇才。 2)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如果说作者在正文中淋漓摹画大铁椎的威武形象,还只是曲折隐晦地抒写自己的志趣,那么评论部分则是明显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作者花了相当的精力研读左传,写了十卷左传经世探讨治

5、道与兵谋兵法,又曾广泛结交复明志士,但终无回天之力,难酬复国之志。所以,他以敬佩之情写大铁椎,也是写他心目中能干大事的真正英雄,写他心目中强烈的复明愿望。 作者神化大铁椎,美化大铁椎,以极大的赞赏热情淋漓尽致地刻划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大铁椎这个终生蹉跎、难酬报国之志的人物身上寄寓自己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 三、 表达与交流: 1、主题:说英雄 论英雄 要求:围绕“我最喜欢的侠客或英雄”,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推出自己的最爱并阐述理由 此项话题可在课下延续下去,引导学习关注水浒等名著,研究和探讨“侠义”的文化内涵,如:见义勇为、一诺千金、疏财济贫、舍身求义、爱惜名

6、誉、视死如归 2、引李白的一首侠客行。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教师小结: 从古至今,从春秋刺客专诸,战国侠士荆轲,汉时任侠季诺,唐时虬髯客、昆仑奴,侠客形象已深入人心。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死生;武功高强,锄强扶弱;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出入于生死线上,显威于掌风剑影之中;一旦功成,飘然身退。 四、结语 人们喜爱侠义之士,其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绝世武功,而是在他们身上,人们寄托了自己自由的梦想,反抗的血性;在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磊落亮堂,阳刚健全。在他们身上,展示着真正的潇洒人生,真正的辉煌生命。人生如此,复有何憾?这样的侠客,英雄,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侠客精神,已化为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 豪爽深沉 粗犷威严 奇 侧面描写:通过宋将军来衬托 武艺高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