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029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失地农民返乡创业致富典型先进事迹 “回乡创业照样能致富!”这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40岁,家住*县经济开发区*村三组,原来承包耕地面积10亩,近年来由于*县城区不断地扩大,为了支援城镇建设他拿出了耕地,成了失地农民中的一员。没有了土地怎么办?各种各样的工作他都尝试过,先是在本地开拖拉机、做小生意、做电焊工,后来相邻们介绍到重庆做快捷菜生意。在重庆*以诚待人,边打工边学习技术,很会迎合当地顾客的口味,几年来他迅速积累了资金,在重庆买了房和车。20xx年春节,回到家乡过年,他觉得这几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他认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回家照常能创业致富,想回到家乡发展。春节过完后,他毅然离开

2、了繁华的大都市,携着妻子回到了家乡创业。 *要在家乡发展养猪业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好心人都来劝阻:我们祖祖辈辈养猪有谁能发家?前几年有几户搞什么科学养猪场,结果还不是亏了老本。 乡亲们的话提醒了*,他认为一定要全面掌握科学养猪技术,虽说自己以前也养过猪多少有一些养殖经验,但自己技术离办场开展规模化养猪还远远不够。为此,*加强了学习,买来大量的养猪技术书籍,初学不容易弄懂,他就两遍三遍地学,反复地读,边读边做笔记。此外,他到处打听,积极参加县内各个乡镇的各种培训活动。他先后参加了畜牧局组织的新型农民培训和劳动局组织的农民创业培训、饲料经销商组织的饲料推介会等活动。得知*回乡创业的消息,*村村委会和

3、所在社区非常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和重点扶持。几经选择,他投入60万元,在新市镇*村租地60亩,办起了年出栏3000头规模的养猪场。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前村里人养猪失败,主要是因为养殖方法单一,全部关在一起饲养,而且猪栏简陋。他得知150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养猪模式,他率先就做了2栋,让猪住进了冬天可以生火增温、夏天可以水帘降温的“空调屋”。在不断地摸索养猪经验之后,他用上了 “五良”养殖方法,即采取“良舍、良种、良医、良饲、良法”办法,把猪分类管理,将母猪、仔猪、肉猪分栏饲养,又专门设置母猪产房、肉猪定位栏、仔猪保温房。他定期清理猪圈、打疫苗、出入猪场都要进行消毒。 由于科学

4、养殖管理,猪肉品质好,肉质鲜美,*养的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xx年6月份,*的旺源养猪场生猪开始出栏,正赶上生猪价格上涨,首批150模式中喂养的150头猪,就赢利6万多元。20xx年底,*又投入13万元资金将养猪场扩建600多平方米,购回二元杂交母猪50头,专门饲养能繁母猪。 现在他的猪场建起了自己的饲料加工车间,存栏能繁母猪65头,肉猪120头,仔猪156头。 20xx年,*的养猪场被县里分别挂上了“*县生猪新模式基地”、农家课堂培训户等牌子,成了新市镇养殖示范基地。回乡创业是艰难的,但他信心十足。对养猪场的未来,*满怀信心,今年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猪场配套建设20亩鱼池,实现猪鱼配套生态养殖模式,转化猪粪,治理养猪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明年还计划增加投资20万元扩建两层楼房式猪舍,能繁母猪数量达到160头,实行年出栏肉猪3000头这个目标。 *在不断发展壮大猪场的同时,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养猪技术及猪病防治知识传授给其他乡亲,帮助周边农户走科学、绿色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的创业轨迹是:一个失地农民靠外出打工完成积累又回乡创业致富的循环。他是失地农民中的 “领头雁”。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推广和赞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