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0739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流水一样从不间断地“流动”,这种流动,如果遇到“阻塞”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实质上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外在表现。学校、社会的舆论导向,父母家庭的过高期望,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少学生难以承受,于是在学习中小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面对这种情况,教者如何排除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才能促使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提高,收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呢? 几年来,我校对“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力争做到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2、;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解决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具体实施如下: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各种学习障碍。 1、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与水平。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过于忽视,或者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误认为是学生的品德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教者思想认识和心育能力

3、。 2、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是哪门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对心理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者精心设计每堂学科课程的教学,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角色扮演,情境表演,课件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和提高。 4、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

4、成是自己的朋友,在调查中,有位学生这样写到:“看到老师那严肃的脸,我上课就非常的紧张,好像又是一种畏惧,当心会发生什么事一样。”可见上课时连老师的表情也会给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其实在课堂上我们老师看来确是微不足道的,对于学生来说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如:举手老师为什么不抽我,是不是对我有什么看法?等细小的问题,我们老师不注意的问题,日积月累,都可能造成学生心理多虑、抑郁等问题,甚至会造成自卑。我们上课以微笑面对大家,尽量照顾全体,和蔼对待每一位同学,适当的幽默给他们以轻松、愉悦,给他们以信心,学生的心理会更多的是灿烂。 二、立足德育主阵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

5、理的主要载体。心理学认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因而,我们充分利用德育主阵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班级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早会时间,针对班级突发事件中个别同学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进行因势利导,矫正他们的心理障碍。如:针对有的同学由于任性、冲动、脾气暴躁,常常与其它同学吵闹甚至大打出手这一不良问题,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打架的原因,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进一步引导他们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针

6、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主题活动。 在品德与生活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常开展的活动有讨论、情境模拟、角色表演、游戏、制作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结合少先队工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学校每周一次的心语小广播。由学校的小播音员们轮流播报,材料由课题组的老师们提供。 开展“解决烦恼我能行”心理调查活动,了解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普遍存在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向同学们征集“金点子”。最后,从中择优在雏鹰展示台上宣传。 3、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7、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放学后向全体学生开放,每天都有两位老师值班,接受学生来访和个别咨询。对于来访的学生,值班老师热情招待,耐心倾听,分析问题的原因,一起寻找对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此外,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悄悄话信箱”,由专门老师负责,对于来信的内容严加保密,并给予回信。每学期,都会收到学生大量的来信,可以说“悄悄话信箱”已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并开辟心语专栏,用于解答学生信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每学期举办3-5次的专题讲座, 如:如何正确对待失败、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性格、情绪

8、、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辅导,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设心理活动课。学校要求每班每个月至少上2节心理活动课,结合读本里面相应的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结合特色教育,积极创设心育环境大背景。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心育氛围。 我们做到“三化”,即绿化、美化、净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还要教学硬件设施的添置。加强了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堂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悬挂等,还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不受外界干扰。 2、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现调

9、查表明,人际关系已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主要的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最主要的是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严重成为他们心中的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妒忌、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掉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轻松,反而是空虚、无聊、无处宣泄,造成心里积郁。 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和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的,还要有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田径运动会,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 总之,在课外活动时,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