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856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张淑芳 一年级的孩子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不会听讲,不会看书和做作业。上课不到几分钟,就开始说话、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前后左右来回动。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级数学,首先必须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进行数学教学中,采用的引发学生喜欢数学的几种做法。 一、故事开头,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喜爱玩耍和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表演和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

2、,结合教学的需要,教师可采用游戏,开火车,即兴表演等手段,使孩子在玩耍、表演、游戏中学到知识。例如,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把各数编成一个手指游戏,在游戏中边表演边学习数数,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感到特别亲切。之后我还把手指游戏作为每次课前的一个安静游戏活动,能使全体孩子在最短时间集中注意,进入课堂活动。也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虽然刚刚入学的孩子们课堂纪律还有些松散,但一说到讲故事,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又如,在教学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小牛和小羊约好,坐公共汽车一

3、起到森林里给小兔子庆贺生日。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羊的座位号是26。过了一会儿,小猴开着公共汽车过来了。小猴想考一考小牛和小羊,给它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运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儿童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

4、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减法算式时,例如5-2中“”所表示的意思时,老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5个苹果,现在你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后,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所以说“减法中的减号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另外,如果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来举例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三、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并

5、茂,能出现一些形象直观的、孩子比较喜欢的任务画面,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一课,我在制作课件时,运用了孩子比较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卡通形象,通过小羊们到大草原来和灰太狼被赶出大草原等动画情景,直观的让孩子知道来就是用加法算,走了就是用减法来算,有来的有走的就用加减混合来计算。在练习过程中,我还把这部动画片里的其他卡通形象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使孩子在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中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整节课孩子们都专心致志。 四、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特点

6、: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摸。根据这些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学习,寓教于玩,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例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让学生带7个小圆片,让孩子分成两份,可怎样分呢?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分法,归纳出“7的组成”。 又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要求摆的比 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由“物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化”,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 总之,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喜欢学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