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000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把握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素质,突出课堂,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系着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本文从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能有效的提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知识迁移, 教育评价一书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体

2、现。课堂教学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高,更是体现学生对母语的熟练掌握及运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史上的先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的对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安排要合理、科学,真正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随着师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办学条件的逐渐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总体来说,效率

3、并不是很高。如对一位教学生现代文鲁迅故乡的课后练习题第三题的作业抽查检测中发现,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很多学生不知如何答题,即使能理解的,表述也不够完整。因些作业中回答完整的为数较少,意思贴近的还不到一半,不理解的占多数。可见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的对象,整堂课的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课堂教学效率之低,就不能真正的达到了潜移默化的目的了。归结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整节满堂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些教师一上课就是导语,介绍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讲解一些写作特点。然后就下课。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好的学生还能记下了黑板上的段落提纲,基

4、础不扎实的学生不知所云。这样,教师讲学生听,其教学收效的低劣也就可想而知了。分析原因,教师太主导,为分析课文而分析,完全占据课堂时间,脱离了学生主体地位,结果学生收效甚微。由于教师唱独脚戏,学生成了听众,以学习为主体成了空话,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读写听说能力训练也就只有一听了之,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何能被激活呢? 2、教学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无针对性,重点不突击,可说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每节课每篇课文,就生怕讲漏讲不全,见到课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字、词、句、语法、修辞到文章写作分析得非常俱全。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结果什么都做不

5、来。这种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考试知识覆盖面很广,不全面地讲,学生就难以应付。殊不知每节课能突出一、二个重点,再加恰当的消化巩固,并内化积累一些语言,学生就会更好地得到知识,并加以运用了。 3、作业选题不精练、量过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语文意在教感悟,教技能,教习惯。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单调,选题不精,讲求多多益善,而不求语文学习的得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创新,就没活力,谈何感悟,技能。这样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 4、课堂结构安排不妥当,随意性大。由于对课堂环节把握不当,掌握不住教学新知识的最佳时间,学生的认知过程就难于在

6、课堂上发挥良好的效益了。有的课堂导入新课的时间就占了10分钟或更多;有的教师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多数是一堂课上了35分钟左右,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就完了;有的则一节作文课就一个题目,而不讲解题目的内容及写作技巧,就让学生动手来写了。这样不合理的课时安排,无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当然就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导致了学生厌学语文的情绪,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了。 二、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结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点,及目前现代技术引入课堂的情况,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及策略,总结如下: 1、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借鉴现代先进教学理论,创建语文教学新观念

7、。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加以精心设计和考虑,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和谐的大课堂环境,产生强烈的语文课堂教学共鸣,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指导,优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课堂环节,有机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纵深发展。比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然后上课时,由学生来介绍,一方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加强。学生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由学生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可由学生再查找资料解决。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学生的荣誉感得到赞赏,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就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正如捷克思想家、教育

8、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动手实践记忆犹新,而只听不做则易记易忘。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一节课时间一般40到45分钟,课堂展开的各环节应有相对的时间安排,应在各个环节中做最有利最重要的事情。而一般课堂都缺少不了导入新课、讲解课文内容、练习、讨论问题、小结布置作业及教学反思等环节,在此,本人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具体介绍。一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上课前先收束学生思维的散漫情绪,以引起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巧用教具,借用插图,选择录音,渲染气氛等。然后点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因此,导入教师用时不宜长,着力把

9、关键集中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习潜能上。一般导入最佳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以内。二是讲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最关键所在,要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根据课堂心理分析,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才开始上课后的1520分钟内,故教师应在导入后抓住这段时间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现代文的教学,抓住本节课的精彩部分进行分析,这样学生收益快,效果好,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记忆会更深入。三是练习,练习是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后进行的读写听说思训练,它是学习活动的另一种转换,是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是知识向技能的转换。出练习时要面向全体同学,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难易把握要妥当。因此课堂练习一般掌

10、握在15-20分钟。四是讨论问题,在组织学生训练后,通过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课前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小组讨论解决,归纳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更全方位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讨论一般在5分钟内为宜。五是小结和布置作业。教师在进行以上组织教学后就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归纳。小结要精炼简短,突出重点,让学生易懂、易理解、易消化;布置作业是在反馈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存在问题和对知识的巩固强化设计的题目,要做到量要少而精,对重点知识能力的深化和牵移;所以小结和布置作业应控制在2分钟内。而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本节课的内容做整体的思考,找出不足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课堂各

11、环节的时间安排并不是绝对的机械的,而应根据具体课堂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上五点只供参考,在教学的过程中,抓重点,解决问题,课内外知识的迁移,灵活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做到课内开花,课外结果,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 3、培养语感,拓宽思维。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具体的讲就是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听、读是基础,说、写是目的,思是核心。语文教学只有在认真培养听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训练说写能力和发展思维。现在语文教学是花费时间多,精力投入多,学生收效少,学生不喜欢学语文,更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之一是阅读课未上好,

12、整体感知课文有待提高。整体感知就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初步了解,把握文章的材料、主旨、情感倾向和表现形式。强调整体感知是为了消除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是揣摩语言的基础,是进行其它一切学习的前提。就现行教材来说,入选的课文均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语言是优美的。又能贴切的反映生活。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为什么老是提不上去呢?可以说至少有这样两方面:是范文注重分析太多,学生缺少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是注重考试,分析讲解占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结果学生对语言没有得到深入理解,表达思维就无从发展,能力就不能形成,牵移效果就差。二是阅读面狭窄,不注重积累和吸收。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局限于课本内的内容,

13、对于课本中的课外阅读的要求就很难做到,更谈不上中外名著的阅读了,对比古人读书成诵 ,确有不如啊。朱喜曾就此说过“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大抵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手吾之心。”勿庸置疑这就是语感的培养,思维的拓宽;殊不知“悬梁刺股”、“萤囊夜读”等等故事传为千古刻苦攻读的佳话。而读与写,密切相关。实实在在的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可以使小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因此,语文课堂上第一位的是 “读”,不但要让学生读,而且要多读、巧读,把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课文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根据心理学家划分,把

14、学习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两种。前者指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在新的不相似的情境中的运用。如学生在语文学习到的词语在化学问题的解决。后者指已习得的知识技能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的应用。如学习写“我的爸爸”这类题材的作文时,掌握了有关规则,可以迁移到对其他人的写作。探讨学习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使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指导,在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保持一定的同一性。也就是用某种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贯穿在一起。只有这样,前面的学习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基础,后面的学习也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前面学习的结果。如果前面后面的学习内容之间毫无共

15、同性可言,它们之间就不可能有迁移发生。如教学生学习议论文时,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的结构,三要素及论述语言的准确性等,掌握学习议论文的同一性,然后逐步加深理解,这样议论文的学习学生就能轻松的掌握住了。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促进基础知识的迁移。为促进基础知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础知识的内容。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A、给予恰当的学习内容和练习课题,使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 B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基础上就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C、注意教材的整体结构,使学生把握事物的整体关系。在教学中应注意把各门学科及同一学科的前后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把握事的整体关系

16、。 D、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这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的。教师要善于把各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如理解知识的方法、复习和巩固的方法等。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既可以减少学生自己探索的盲目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对学习方法真正加以把握。这样,学习方法才能具有最大的迁移价值。因此,要把同一性和变异性相结合,又要考虑课题的变化。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是势在必行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现代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工程,首先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涉足新领域、提高新能力。我们有较高的自身修养和语文修养,才能对语文教材融会贯通,驾驭自如;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当学生的智力得以充分开发,能力得以普遍提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整体效率的最终目的就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