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054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课题结题报告1“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课题结题总结 燕洞小学:黄燕宁 内容提要: 执教语文新教材已将近十二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量的字词积累并没有难倒学生,长篇的课文领悟学生们也易于接受。唯有写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烦恼”。要帮助学生消除烦恼,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创设情景是关键。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进行了切实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等,力求使每位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所提高。 问题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写作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而眼下一部分学生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缺乏真实感,在语文教育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心理学研究指出,需要通常以意向、愿望、动机等多种形态表现出来。涉及到作文心理发展问题上,起动力作用的需要形态主要是动机。可以说,实际上作文动机是儿童作文活动的直接推动者,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儿童作文的成败。因此,本教研组提出: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和随感。为了提高小学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还明

3、确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就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心作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想写,有内容写,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写得生动、具体、感人。而现实中,小学生的感情是最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精心选择或创设能突出作文主题的情景,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有裨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作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教师厌教,学生怕学,作文教学整体效益不高的弊端依然存在。因此,探讨如何

4、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小组成员均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研究过程: 1、调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学生作文兴趣低下,作文整体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我们小组人员在活生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充分感受到当前作文教学存在下列问题。 表1: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喜欢:9.6% 讨厌:90.4% 学生对写好作文的信心 有:11.3% 无:88.7% 学生征文的获奖率 对学生而言,主要问题有:无话可写。学生作文往往是无话可写,学生写不出作文并非是智力障碍所致

5、,主要是学生与各种社会成员之间交往的丰1% 富写作材料不见诸笔端,我们也调查了部分同学,他们确实能说会道,然而在命题作文前,很多人束手无策,思路狭窄,没有多少语言可以表达。说假话、套话。例如在一篇夸夸我的同学的习作完成后,从问卷得知,大多数同学没有写出真实的事迹,有的模仿范文,有的凭空杜撰,可见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应付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反映出学生人际生活交往的愉悦。 2、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经过分析,我们决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改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均能在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中,经历过程,有所体验,经教师一步步诱导,

6、达到乐于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并逐步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能在作文中做到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进而达到所写的作文生动具体、真实感人、想象丰富。 结果分析: 一、创设情景,丰富写作内容。 1、利用文本资源,进行情景联想,丰富语言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

7、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利用新教材的文本资源,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2、在场景中观察积累,充实材料仓库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只有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能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的有效措施。指导时,我重在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让学生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学生才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8、去年4月,我校举行体操比赛。之前我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你最感兴趣的某个场景,看运动员的动作、神情,听围观同学的助威声,揣摩人物心里想法。第二天,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便诞生了。通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写作对象之中,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写作境界。又如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有目的性的去郊游,自然中每一事物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将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真可谓“一举多得”。 3、引导关注社会,丰富生活经验 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实践,感受生活情趣,不仅是学生充实和丰富作文“材料库”的源泉,也是诱导和激发学生有感而发,解决作文“写什么”、“为什

9、么写”、“怎么写”等问题并开拓学生作文思路的最有效途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最真实的、活生生的实践场景,但是,由于小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无意注意占据主要位置,容易忽视有意观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既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也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和创设生活情景并有意识、有目的的安排学生直接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客观事物,并在关键处作必要的启迪、引导,培养他们有意观察的习惯,诱导学生想象。因此,我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

10、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为写作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写作的愿望和动机,酝酿写作的情绪和感受,比感受一些纯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更有意义。奥运会、世乒赛无一不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于是,我们十分钟队会、小队活动、中队主体会的内容更丰富了,更具意义了。学生们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队活动中。这样做,不仅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帮助学生克服了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五一”、“十一”期间,我鼓励学生家长领孩子去外面参观、游乐。回来后,他们争着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班上的

11、学生个个抢着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一个个讲得绘声绘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索性布置学生把观察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都整理记录下来。学生在这样的练笔中回忆生活,想像情景,再现情景。学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则“下笔如有神”了。值得补充的是:鼓励学生不要囿于常用的观察点,要调整角度去横看侧眺,用创造的眼光去审视素材,远思谋篇。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二、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

1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们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13、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安排学生每周二、周四中午在教室看书,周一、周三则去阅览室看书。 三、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 “图画”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情景,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作文前,可以根据作文主题事先创设好一幅能突出主题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就会重新唤醒对过去感知过的,现实生活存在的人和事予以梳理并发挥作文。这种以

14、“图画”意境拓展作文思路,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尤为重要。 成效分析: 1、小学生作文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在实验前,课题研究使学生作文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实验前,学生畏惧作文,难于下笔,曾记得与班长谈心,她竟然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在我们班里,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上作文课,也不喜欢写作文,我们暗地里把写作文叫“挤牙膏”,可不愿学又不行,考试中比分最大的就是作文,该怎么办呀!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浓了,喜欢写的人多了,实验后统计发现居然有70%以上的人喜欢写,而且个个似乎已消除了以前的畏惧感,我在平时还要求学生写课后随笔,从随笔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有道之不尽之感,大部分同学写起来得心应手,

15、比如说在学了课文麻雀,课后让学生写写随笔,这时学生们个个纷纷举手畅说,他们不仅写出了麻雀的伟大,还由此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感受很深。 在实验前,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锻炼其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可写后发现学生的周记空洞无物,语言无味,且思路模糊,整篇文章无感受体会,并且不喜欢写,每次都应付了事,拖欠周记的同学不少,都感头痛。实验后,学生写的周记有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得有血有肉,而且文笔也十分流畅,情节也生动,由于我们还趁机对好周记进行奖励,其它作以鼓励,此时的同学更是个个写作兴趣盎然,出现一派想写、乐写的良好氛围。而且出现了没有一个同学拖欠周记,大多数同学都能超额完成任务的喜人景象。这一景象的出现,创设情景是关键。 2、小学生作文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实验小组成员通过对创设情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课题实验研究,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对写作兴趣盎然。 XX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