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135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正确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作为一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那么面对不同场景下的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如何才能化解得巧妙而又不使学生怕你呢?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能够提高我们在学生中的公信力,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敬佩之情,反之则会犹如进入了一个迷宫,不要说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不了,而且还会让自己在学生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威信力也会大打折扣,让学生与你产生疏离感。这实际上不是在考验一个教师的素质,修养,知识,而且是在考验一个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案例一:记得在我的课上,有一女生经常迟到,今天早上

2、八点三十五分的样子才无精打采进来上课 ,这样的情况连续了好几天,她进来的时候也不向我示意,也不打报告就直接进来,当时的我是有些生气。但是我想到如果单单是说,作为一个学生是不能迟到的,那么我这样说,这位女生是不会听的,因为这种话不需要我来说,想必她也已经听到过很多了,而且如果她会听我的话,那么她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迟到了。这个女生属于很希望得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的人,想到这,我就停下讲课,看了看手机,一脸不解的问:“哦,同学们,老师的手机好像坏了,谁能告诉我现在是几点了?于是有的学生就说了:“老师,现在是八点三十五分了。”我点起那个迟到的学生:“哦,那我的表就没错,我们是八点三十准时上课吧,那现在

3、是已经上课了,对吗?”那女生不以为意的站了起来说:“上了课。”我带着微笑地对她说:“好,谢谢你的回答!看来你还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啊。”全班的学生一阵哄堂大笑,她的脸刷地就红了。我说:“轻松了一刻,那同学们,我们开始讲课了,好不好?” 课后,我找这个女生聊天,跟她坐在一起,就问她为什么这几天迟到,是不是起晚了,还是在路上耽搁了,她才告诉我,因为妈妈病了,我每天都很早起来给妈妈做早点,然后来上学,所以就晚了。当我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我就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你比老师小时候懂事多了,只是你可不可以再起早一点起来呢?这样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呢?害得老师还差点以为你起不来呢,让老师误会你是个坏学生了,他听后

4、开心地笑了,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分析: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骂学生不应该迟到,那么反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在学生的心目中还会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觉得老师很凶,从而增加距离感。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对此类的迟到事件作出一个警示,在玩笑中让其他的同学明白迟到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习惯。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性格特点和青少年心目中普遍的一个容易在乎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心理特点来巧妙处理,不仅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在课后又找他聊天,刚柔相济,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原委,与她坐在一起,这一举动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明白了其实老师并不是在责备你,老师是在关心自己,觉得其实老师是

5、很在乎自己的,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改掉迟到的坏习惯而且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亲和力和信任感。 从这一平常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1 要在课堂上充分的尊重学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尊人者人恒尊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帮助他成功后的一次赞许,都会在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以损坏学生尊严为前提。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课堂气氛融洽才能最大

6、限度地减少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即使课堂出现意外情况,也会因为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而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2 因材施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案例中的女生属于那种性格较开朗且希望老师,同学关注自己的学生,这类学生很在意其他的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寻找一种个体,都有其独立性,所以并不是对待所有的学生迟到的情况我们都是这样来处理,方法因当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3要倾听学生心声,观察学生感情的变化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比如说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7、;上课老是走神是不是因为父母吵架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这个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关爱。 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有一个故事:孔子让一名学生负责煮粥却发现那名学生用勺子吃粥。孔子耐着性子问他为何偷吃。学生说:有一些灰掉进锅里,用勺子舀出来本想倒掉,又想起老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所以把粥喝了。如果孔子不是耐心询问和倾听岂不错怪了学生,而由此制定的教育措施怎能有效? 以上三点只是一个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大致方法,但是不管我们运用哪些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有了这一点,你的心里装的全部是对学生的满满的爱。你就会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才能够真正的与学生打成一片。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担任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彰显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才能做一个让学生爱的好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