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贴.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286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读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读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读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读贴.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读贴帖,一般称之谓“法帖”,是专供人们欣赏、研习书法用的。在临帖之前,读帖的方法和读帖的精细程度,对于临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临习书法主要着重于临写,而对于临帖之前必须读帖的重要过程,往往是忽略的。他们习惯于拿起来帖就临,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习惯。 一本名家法帖,对于初学者来说,绝不可能一看就懂,一临就佳。这就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摹仿,再理解、再模仿.。也就是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所说的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近一分,终身不复止。然察总在拟之先。俗话说“万事理在先”,理就是道理,在做一件事之前,对于者件事的道理,明白的愈深刻愈彻底,做起来就愈容易,愈顺手

2、。法帖犹如老师,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读懂一点,做一点。不断得懂,不断得做。这样顺序渐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写式地临帖,是很难入门的。正如唐代书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讲的,“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者”。 要临好帖必需读好帖,因此说读帖必需先认真细致的读,如果马马乎乎地读,就会觉得毫无意义,甚至会感到多此一举。因此读和看不是一码事,和欣赏也不同。读和诵相似,但比诵深刻。读有看的意义,但比看仔细,读有欣赏的意思,但比欣赏认真。认真细致的读帖是个要求,要做到这

3、个要求,还有个怎样正确读帖的方法问题。如果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读帖的要求。不然拿起一本帖来,就会觉得茫茫然,好象无从读起,就会停留在肤浅的外形上,无法深入。 那末怎样读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的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的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疾,何处涩,何处锋中,何处锋侧,联系手腕应如何的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

4、,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理解得愈正确,愈容易合拍,就愈成功。这是读帖的第一个任务。读帖的第二个任务是在通篇字迹的曲直刚柔,阴阳疏密,错落奇正,擒纵收放中,领会作品的倾向和意趣,进一步探索作者写此作品是的内心活动。就象钟子期听俞伯牙奏琴那样,辨别那一曲是“巍巍乎志在高山”,那一曲“洋洋乎意在流水”。但这非有深刻的修养是很难办到的,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还是着重于读帖的第一步-书法的形质。对于第二步-书法的情性,可以留待以后慢慢来体会。 以上是读帖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正确的读帖,但在这之前找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指导一下,或找一些正确的理论书籍作为入门的辅导,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