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375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川。妇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现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 1.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薄弱 在工作较忙时,有时会忽略患者的权益,出现急症就忙于处理,在处理的同时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比如孕妇在分娩过程

2、中,胎心声发生改变,未及时向家属交代,以至于发生新生儿死亡,这样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疑惑、不满,甚至状告到法院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服务态度缺陷,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 妇产科护士紧张忙碌,护患沟通若语言简单、生硬,态度冷漠、厌烦、服务不周、不负责任,比如孕妇分娩喊叫,护理人员就大声斥责:“叫,叫,叫,叫什么,就你会生小孩,好像别人不会生似的。”这样的语言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家属听见也很容易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1.3业务水平有限 低年资护士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验不足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不够都会对护理安全构成威胁。比如,值班护士把孕妇胎儿的足先露检查成头先露,以至于产妇破水时脐带脱垂,产

3、生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这样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发护理纠纷。特别是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期望值提高,同时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对护理人员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对护理安全也产生了威胁。另外,由于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熟悉,容易出现用药失误。 1.4制度不熟悉 有章不循、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给病人用药,以至于把甲床的药用于乙床,虽没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让患者及家属不满,乃至投诉,引发护理纠纷。还有,换吊瓶时,把甲床换下的吊瓶遗留在乙床上,从而引起病人怀疑,若病人出现不适,遗留的吊瓶便是祸根。那么护理纠纷就在所难免

4、。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失性护理行为缺陷,是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 1.4.1制度执行不严 如产房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虽有专人专管,定位放置,但由于产房助产人员的随机性,部分助产士责任心不强,未做到班班清点,不熟悉用物的放置,或用完后未及时补充。如需要抢救时,因抢救用物不全延误抢救时机,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有时护士缺乏“慎独”精神,未严格按照医院规范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1.4.2避免因弄错新生儿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如在多个孕妇同时分娩或给新生儿洗澡时,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不审慎,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新生儿手带标记出生后未及时绑上或丢失后未及时补上。比如有几个孕妇同时分娩,其中有一

5、个多胎生女而又特别想生儿子的孕妇,经过检查以为是男孩,偏偏该胎生的又是女儿,别人生的都是儿子,可想而知她的家属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不让家属确信自家的是女孩就很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1.4.3新生儿操作 新生儿保暖用热水袋或暖箱时,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水温过高,或直接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洗澡时,不注意调节水温,水温过高或戴手套洗澡,护士对水温的敏感性降低而引起新生儿烫伤;或未按新生儿暖箱操作规程调节箱温及按规定巡视病房,病区停电时未及时将新生儿从暖箱 取出。 1.4.4未严格交接班制度 对于危重、手术、输液病人、新生儿未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尤其是对于一般的手术病人,警惕性不高,例如,剖宫产术后的病人,

6、阴道大量出血,由于未床头交接班而未被发现,一旦发现,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这样的后果怎能不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4.5护理书写与客观事实不符 过多用主观描述,护理记录涂改,病情变化未及时书写。就剖宫产术后出血病人而言,病人都已处于休克、嗜睡状态,而我们的护理记录却记录的是睡眠安静,这样的事例虽然不鲜见。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 2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增强法律意识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保证,现在人们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有关法律知识,运用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利和医院的正当权利。高度的安全意识能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

7、为此,制订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科主任和护士长注重收集各种有关医疗护理违法的事例及案件,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学习、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使每位护理人员都应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时时都要记住病人的权益,每做一项护理工作都要有前瞻性思考,都要想到,我们在与生命,特别是两条生命打交道。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各种不安全的护理行为和隐患。 2.2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 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每个病人在住院期间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帮助和指导,因此,病人人院时,我们要主动热情接待,发放医患连心

8、卡,主动耐心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和卫生宣教工作,主动巡视,主动帮助、关心、体贴病人。我们要想病人所想,视病人为自己的亲姐妹,主动为其分忧解难,努力做到患者的心理、生活、精神护理,耐心回答提出的问题,以解除其忧虑和不安,尽可能减少冲突的发生,学会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家属表现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有利于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护理纠纷的前提。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树立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服务意识。对病人使用鼓励性和安慰性语言。比如,术后病人,鼓励其下床活动,要说:“你能行,坚强点,勇敢点,别人能做到,你一定同样能做到,你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当然还要掌

9、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善用语言沟通技巧,不仅得到病人和家属的配合、理解,并能使之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3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 注重教育,提高素质 ,鼓励年轻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取长补短。另外,护士在使用新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存档保存说明书,以备查阅,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开展了产房24小时值班制,即由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助产士轮流值班,从而加强了产房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孕产妇及接生的护理质量。妇产科护士严重缺编,人员短缺,尤其

10、是产房。我们想向医院争取护士,改变现有的排班制,争取人员排大小晚班,这要看以后能否慢慢实现。对新分配、新调人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观察产程技术欠缺,要由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新生儿科医生、产科医生负责垮训,并指定专人带教。 2.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4.1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在实施及落实制度中,护士长要常督促检查,严格管理。如产房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要做到“五定”制度。保持各种物品完好和耗材充足,使急救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2.4.2防止弄错新生儿 在多个孕妇同时分娩时,一定要核对新生儿的性别和其母亲的姓

11、名。对个别多胎生女及其想生儿子又经检查腹中是男孩儿的要特别引起警惕,胎儿生下后一定要给产妇看清性别,实在不行叫孕妇家属换鞋戴口罩到产房证实。在给新生儿洗澡及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手带标记丢失的新生儿要及时补上。 2.4.3防止烫伤新生儿 在给新生儿淋浴时,水温应维持在3840。给新生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应维持在40一60,而且热水袋应放在棉包被或毛毯外面。以免烫伤而造成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的发生。对于人暖箱的新生儿,要严格交接班,定期巡回,防止意外发生。 2.4.4严格交接斑制度 提前巧分钟到岗接班,对于孕妇、手术、危重病人、新病人及新生儿,一定床头交接。在分娩后,由专人送产妇及新生儿回病房,亲手把新生儿交给产妇,让其看清手带标记,并详细向病房护士交清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 2.5做好详细护理记录 各项记录要准确,及时,简洁清晰,不可涂改、删除或撕毁。护士要将认真观察到的情况如实地详细记录。护理安全可以反映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年轻护士必须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使大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通过护理不安全隐患的查找,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规范了护理程序。护理人员要以护理安全为契机,以病人满意为服务宗旨,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