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511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娜拉与安娜卡列尼娜的比较 娜拉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作品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而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笔下的同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两位女性主角作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具有重要意义且带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文学人物。即使驽钝如我看来,也知道即使将文学史压缩再删减,也不可能略过不提她们。无论失却她们其中哪一个,都会使到丰富的文学世界失色不少。 两位女主人公虽然有着不同的人生、遇到不同的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如果认真对比一下,在某些地方,她们还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2、之处的。娜拉也好安娜也好,她们都被作者不约而同地设定容貌秀丽可爱的女性角色,但她们却不同于那些空有相貌的花瓶,她们两位女性都有着在当时看来异于常人的勇敢、果断、才智和反叛精神,但却极其不幸地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社会,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都在婚姻家庭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以下就来谈谈我对两位女性的比较得出的一些心得。 如果说娜拉是一位好母亲,我觉得她更符合好妻子这个称号。娜拉甚至愿意为他的丈夫而死。海尔茂一直都很宠爱她。但是在她没有醒悟过来之前,她还是对自己的婚姻状况家庭生活非常满意,感到很幸福的。对于伪造签名这件事,有些人责怪为什么娜拉不告诉丈夫,并说这是不可原谅的

3、,所以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但在我看来,我觉得这是娜拉的婚姻观,对婚姻负责,对自己的丈夫负责,她甘心付出。不是她想做一只小鸟那样的,不给他惹麻烦。她不是林丹太太,她和海尔茂当初的结合,似并没有违背两人的意志的,所以我宁愿把伪造签名这件事情当作娜拉对于婚姻的承担。娜拉真的是一名很好的妻子。 相反,安娜是一个好母亲甚于是一位好妻子。这很容易理解,从醉心官场的丈夫身上本来就得不到爱,所以她就将身上所有的爱转移到自己的儿子谢辽沙身上,儿子曾经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全部意义。安娜和渥伦斯基伯爵夫人在火车上的时候,象每个母亲一样,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话题不停地围绕着自己的儿子。甚至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她

4、仍然很深刻地记住自己儿子生日,第一个想要见的还是自己的儿子。为此她甘愿冒着所有人的白眼和鄙视,偷偷地回到他儿子的房间。而那一边,在严厉的父亲和监管人下长大的谢廖沙呢,他怀着相信母亲未死的信念,又在隐约的耻辱中过快地成长成人,和母亲得以相见。在这次异常珍贵却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的见面中,母子俩紧紧拥抱,难舍难离。 我这里单独将“母亲”和“妻子”这个她们两人都有但却各有侧重的特征具体提出来,那是因为我觉得一位女性,即使她再优秀再独立,但她还是被女儿、妻子、母亲这三个称谓所束缚着。少女时期被称为XX的女儿,成家之后是某某太太,儿子长大以后是谁谁的母亲,所以也有一种说法说到,女人一生的成功就得看她将自己的

5、家庭经营的如何,看她的丈夫、儿女如何。这就是女人的事业。家庭越和睦,丈夫赚的钱越多,儿女越出息,那个女人就越成功。她们的喜悦感自豪感都是源于他人,而不是她们自己本身。别人眼睛所看到的成功没有一样是源自她们自身的。当然,如果是按照这种定律来评定她们,娜拉与安娜无疑都是成功的女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她们觉醒了,最终却都选择抛弃这种“幸福”的生活。知道最终结局的我们无法轻易评定她们的决定是好还是坏,我们只能看着故事继续下去。 再来谈谈两位女性身后的男人吧。 平心而论,娜拉的丈夫海尔茂在悲剧发生之前都可以称得上一位很好的丈夫。而且我还觉得海尔茂其实是很爱娜拉的。他一直都是很宠爱娜拉。所以即使在最后

6、的最后,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少有人会把海尔茂归结于一个坏男人,坏丈夫。他并没有做过什么,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履行一个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海尔茂只是一个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的一个保守银行经理,而且先前的律师身份还曾让他吃过不少的苦。这就使得他必须更加的小心避免一些麻烦。试想想,一直疼爱着自己的妻儿、为了家庭而不断奋斗的男人只落得妻子的责备和离弃。也有人为海尔茂把妻子当玩偶、有夫权思想,所以他罪有应得。可是要知道,这不只是海尔茂的个人思想观念和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毕竟,海尔茂只是当时充斥着男权主义社会下的一个身份缩影。我想如果当初海尔茂没有生病,他们一家没有搬往意大利,娜拉没有伪造签名去借钱,那么

7、这个家庭又会发生什么呢?娜拉必定依旧不会觉醒,仍旧是那个安心做丈夫的小松鼠、小鸟儿的天真妻子。这样的娜拉的未来不能说是不幸福的,这是一种更世俗更简单的幸福。 通常大家对渥伦斯基的标注有:花花公子、正义感的联队青年、嗜马如命的赌徒、野心家,会理财算账的精明家伙、两度自杀的家伙等等。但我觉得,倘若他真的只是一个花花公子,只贪图安娜的美貌,那他也完全可以爱上吉蒂,因为吉蒂也非常美丽。但他爱上了安娜,因为安娜身上有吉蒂所无法拥有的成熟风韵和被压抑的热情。他正是被这种气质所吸引,这就说明他不是一个肤浅的人。其次他并没有害怕责任,他为了安娜其实也放弃了很多东西。他本来前途无量,但他为了爱情退了役,放弃了去

8、塔什干,放弃了娶一个名门小姐。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他的阶级所能容忍的范围,在他人眼里他根本就是自毁前程,但他却甘之若饴。他和安娜一样,内心非常煎熬。他考虑的很清楚,他完全了解安娜的痛苦,这一点在安娜的嫂子多丽来看安娜时完全看得出来。他告诉了多丽安娜所担心的一切,也说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他为不能和安娜正当结合和无法拥有女儿的监护权而苦恼,他把什么都想到了。他也是想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先是对他的压力太大,他无法解脱也无从解脱。对于他们,我们只能深深的同情,只能恨他们相遇的太晚,一开始就是一个美丽而残酷的错误。就像安娜自己所说的:“太晚了,太晚了。”用我们中国的一句诗来说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

9、”。 所以在最后,安娜纵使是铁了心,不要名誉,不要富贵,抛夫别子,甘受千夫所指;渥沦斯基即便豁出去,不要前途,不要门当户对,可是当两个人真的住在了一起过起了貌似夫妻的生活,曾经的山盟海誓的爱却刹时成了伤人的利器,彼此中伤,彼此误会,甚至彼此厌恶。但是如果要是安娜没有自杀,而是沉溺于酒精或鸦片直至焦虑而死,渥沦斯基只会耗尽对她的爱意,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埋葬了她,然后继续莺莺燕燕,歌舞升平,信步周旋于淑女名媛之间,但安娜死去的方式让他良心上的愧疚弥补了爱情上的缺陷,于是,一个人死去了,另一个人在追悔中了却残生。我不禁想,难道爱情一定要以悲剧来升华?而这又真的是爱吗?也许仅仅是对失去的东西人人固有

10、的痛彻肺腑的追悼? 娜拉在没觉醒前,所希冀的是家庭和睦幸福,但在最后的最后才知道,她其实只是想做一个人,想去学做一个人。但鲁迅先生也对娜拉的出走后的结局做了两种预告要么最后回家,要么堕落为妓女。因为最重要的事情,浅显的来说就是钱,高雅的说法就是经济。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梦是好的,否则,钱是紧要的。”作为一个女性,我内心来说可是千万个不愿意鲁迅先生对女性争取独立后最终的结局判断的任何之一的。但是我想起娜拉在书里不断提起的“推石人”寓言推石者们不停地推石上山。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展,石头就跌落下来,使他们的努力化作徒

11、劳。不过,每经人复述一次,故事就发生某种变形。最后在安娜口中,它已转化为关于历史进步的寓言:“石头跌落下来。但并不一直滚到山底。每次它都落到比起点高几寸的地方。于是这些推石人又用肩膀抵住石头、重新奋力向前了。”所以从这个小寓言得知,我想,娜拉她是真实可信的,她表面上软弱娇小优柔寡断,实则内心坚强富有主见。凭她的能力、倔强,可想而知她是不会回到原来的家庭的。但无论娜拉最终的归宿在哪儿,她都是幸运的。可能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下她未必幸福。但她却幸运的清醒着,幸运的明白改变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等待奇迹。 娜拉出走之后,带给我们最后的一幕,只有易卜生的沉默,在这一秒娜拉已经退场。或者这样说比较合适,作为一个

12、女人娜拉至始至终都是舞台表演的主角,作为一个清醒独立的完整女人,娜拉则至始至终没有登场过。 而安娜她终生都在追求真正的爱情。她有灵气,写字、看书、建筑,但没有任何细节能把她从模糊的优雅中凸出来,只有在爱情中,她才获得了确切的名字。有人说:“ 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像四月草原上突袭的一场暴风雨,没有来由,不问方位,她只裹挟着爱情,然后就消失了。”终生追求爱情幸福的安娜,虽然最终还是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渥伦斯基的迟疑犹豫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悲惨下场,但安娜赢得了这场爱情战役的胜利。而这胜利所需要的代价是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毁灭,“连她的死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可恶女人的死法”,怀着满腔怨恨死去的安娜永远上不了天堂。 娜拉的不幸在于,先做了妻子,再成为人。 而安娜的不幸在于,先做了母亲,再成为情人。 所以自此以后,天下女人大抵两类,娜拉与娜拉出走。而天下的爱情也有两种,安娜与安娜私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