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文化释义.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725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字文化释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字文化释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字文化释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孝字文化释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孝字文化释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字文化释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字文化释义.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孝字文化释义“孝”字文化释义 尔雅释训云:善事父母为孝。即善待父母称为孝。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撰者不详。据考该书非经一人一时之手,而是一种训诂汇编,大体由初汉学者编撰。儒家视此书为通达古今之要律,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其中对孝字的释训,成为后世公认的定义。许慎说文解字老部日: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孝也(孝通老)。至此之后,善事成了孝字的本义,子承孝成了孝字的正解,孝字成了孝道的专用文字。因此。辞海孝释为善事父母。汉语大词典孝释为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亦谓孝道。 孝 这个被誉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理念的专用词,其本义果真如上所释?其实,通过

2、分析古汉字字型结构及其文化蕴涵,以及对先秦早期文献进行认真地考证,孝字的本义并不是事亲,甚至还不是事人,而是事鬼,敬神,是一种对死去祖先的宗教祭祀活动。这一意义的孝字,与中国上古时期祭必有尸 的习俗有关。以下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从“孝”宇的宇型结构及其文化蕴涵来加以考证“孝”。 在殷商甲骨卜辞中的构形,从字型结构上看,其上部从老,像尸,如皓发长髯的老者(为尸所化妆,古代祭祀习俗),下部为子,像行礼之孝子,是一幅孝子拜尸的图象。而现今大多数人受说文解字的影响,认为孝是会意字,从老从子,子承老。孝字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即善事父母者。 以上两种,哪种解释更确切呢?从古代汉字结

3、构系统及其文化蕴涵的角度来加以考证。古汉字中有一些具有某种共性的单字系列,比如取像相类的单字系列,它们字型相似,意义也就相类似,如墓,葬,壑这三个字,从它们在甲骨卜辞中的构形取像上看,都有草、尸、人等字型结构,可谓取像相类;从字义上看,这三个字都表示古代的一些丧葬形式。举例释之:世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而委之于壑(孟子)。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易系辞)。左师公日:老臣残息舒祺愿及未填沟壑而讫之(左传)。从这些释义中我们知道这三个取像相类的字都反映了古时丧葬仪式的一些习俗。以此作为线索,来考察孝字,则可以看出孝字在构形上与上述字也有相类的地方(如草、人、尸),那么我们即可推知

4、,孝与丧葬仪式有一定的关联。孝应是古代孝子对已死祖先的宗教祭祀仪式之意,而非善事父母之意。孝字作事亲应是后起之意,孝作为一种敬老养老的行为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文化现象。 二、从两周金文、诗经、仪礼等较早的上古文献中加以考证。 1、周易、诗经中孝享释意。周易萃卦卦辞日:萃,享,王假有庙,利见大人。象传说:王假有庙,至孝享也。王弼注:全聚乃得,致孝之享也。说致孝享是献出孝子的食物做供品。孔颖达正义进一步解释:享,献也。聚道既全,可以至于有庙,设祭祀而致孝享也。指出孝享是祭祀行为。来知德集注日:尽志以致其孝,尽物以致其享。认为必恭必敬地行礼就是孝,尽其所有奉献供品就是享。这就是孝享的本义。

5、孝享一词即祭祀,具体地说,孝乃是向神行礼,享乃是向神献物。诗经天宝有吉蠲为鳝,是用孝享。榆祠蒸尝,于公先王。君日卜尔,万寿无疆的诗句。所谓孝享明显是一种祭祀活动。可见诗经周易中的孝享用例,都是指祭祀活动而言。孝享合用,一是指礼敬,一是指供物,如果分开单用,则孝可兼享,享亦可兼孝。尔雅释训:孝,享也,享,献也。献与孝是音近义通。尔雅以孝享互训,可见尚存上古用语之遗意。可惜,现在许多人在释读孝字时,都受了许慎说文解字解释的影响,一致以善事亲者释之,使孝享的祭祀之意长期被掩,实不足训。 2、仪礼、礼记、诗经中孝子孝孙的释义。仪礼中使用孝字也是与祭祀密切相关的,凡称孝子孝孙之处,都与祭祀活动有联系,甚

6、至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自称孝子孝孙。如仪礼聘礼载:筮一尸,若昭若穆,仆为祝,祝日: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争考某子。聘礼为嘉礼,何时举行要筮日时,筮时设尸,因而有上引祝词。祝词时,主事人乃称孝子、孝孙。又如礼记杂记说:丧奠,脯醢而已。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礼记祭文说:唯孝子为能飨亲。这里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飨亲(即为享孝)乃是孝子们专有的权利。孟子有所谓丧祭之事白天子达乎庶人之说。我们再来考察诗经中的孝子孝孙,也都与祭祀有关。如大雅既醉威仪礼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此诗是周王祭祀祖先时祝官所唱的祈求福祉的颂歌。永锡尔类即是说赐孝子永享其福,这里的孝子就是主祭祀的长

7、子。诗经楚茨第五章日: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钟鼓送尸,神保聿归 。楚茨乃是歌咏祭祀之诗。这里的孝孙也是祭祀时的专称。周代祭祖,孝孙为祖父之尸,即装扮成已故祖父而代为接受子孙的祭祀,即称为尸。所谓孝孙徂位即孝孙登临尸主之位。礼记曲礼:礼日:君子抱子不抱孙。此言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王父尸。祭统日: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孝的篆文乃是副孝子拜尸的图像,孙为王父之尸,代替王父接受孝子的礼拜,拜尸的人称为孝子,为尸之人称为孝孙。由此可知,孝子孝孙均为祭祀时的专称,而非今天现代汉语中的孝子孝孙之义。 综上所述,周易、仪礼礼记诗经等先秦文献

8、中的孝,其涵义都是祭祀祖先之意,只有行祭礼之时才用孝,也只有祭祀之时的主祭者才称为孝子,为王父之尸的孙子才称为孝孙。由此可见,孝字其意表达的都是祭祀的问题,这与后世作孝养讲的孝有很大的区别,孝做孝养讲应该是后起的义项。 三、结论 本文论证孝 字的本义是祭祀祖先,并没有否定后世孝有孝养之义的实际,更无意贬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孝道之源远流长的历史。孝养老人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有之,在原始氏族公社时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有所养。养老是当时人们生存的自然行为。进入阶级社会,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仪为纪。一切礼仪的

9、产生都是伴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文明社会的道德礼仪核心内容的孝道也不例外。孝道正是中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产生的,到了春秋时代,伟大的哲人孔子崇尚西周的礼制,述古制日:使老有所终。又日:今之所谓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表明他倡导的孝不仅是能养父母,而且要尊重长辈。孔子将他所崇尚的西周礼乐文化融入孝道之中,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与养的结合是孔子对孝道思想进行的改造和升华,使仅仅属于物质领域的供养关系,上升为兼有精神享受的文明内涵,因此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弘扬。儒家经典孝经将孝上升到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的高度,这时的孝不仅兼有赡养、祭祀、孝敬的内容,而且兼有天道、地道、人道的广泛哲学内涵了。这无疑是孔子及其儒家门徒对人类尊老养亲情绪的升华、丰富和提高。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后世才有的意义强加为孝字的原始涵义,孝字从敬神到事亲的转化,从功利性的祈福到对养育之恩的推崇,正是人类认识史从重神到重人的历史性飞跃,它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所要弘扬的正是孝字的后起之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而要摒弃的却是孝字的原有涵义祭祀祖先神灵的封建糟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