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4).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172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敬父母(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孝敬父母(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孝敬父母(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孝敬父母(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孝敬父母(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敬父母(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敬父母(4).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孝敬父母 孝 敬 父 母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美德是孝敬。候书记说:孝指引我们向善,如果一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对别人何谈真诚与诚信呢? 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呢?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大家对“百善孝为先”这五个字可能都非常耳熟,从字义上理解就是一切从孝开始做起。论语中孔子认为孝是人生的根本道德,所以儒家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这是每一个人最深刻的一种亲情,我们人人都不可回避的。在孝敬这件事上完全说的是,儿女的一颗孝心。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不一定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能把自己对父母的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去孝敬父母。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我们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懂得为父母分

2、担忧愁,要让他们放心,做到爱在细微之处。最忌讳的就是,不要等我们有钱,有时间再去孝顺父母。在我们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多一点时间回家陪陪父母,在,对父母说话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对他们多一些笑容,要有耐心去包容父母对你的唠叨。 在中国古代,父亲或母亲在世的时候要孝敬,去世后还要服丧三年。这个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过。在这三年里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不能嫁娶,不能为官,不能做生意,此为孝道。虽然这种服丧三年的规定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孝道的重视。 关于服丧三年在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孔子的学生宰我有一次去问老师说:老师守丧一

3、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你想想一个君子难道他三年不为礼乐,他不出去干点事吗?孔子就问他说:如果你服丧一年之后,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锦缎你自己觉得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没什么不安的,孔子就告诉他: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可以这么做,没什么,不必特别的刻意,然后宰我就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很感慨。孔子说一个孩子他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第一是本能的亲情,第二孩子到了三岁才能完全脱离父母自己走的稳,不在靠大人了,但是这三年当中包含着多少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辛苦,带孩子这三年是最苦的。古代守丧三年是这样的由来。 今天我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我们反过来说,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

4、?这是本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这大树长得很高,硕果累累,是一棵大苹果树,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天天围着树玩,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玩儿着,玩儿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很想他,说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的表情里面就开始有着忧伤,而且很冷漠,他有点不耐烦了,他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更高级的玩具,我还得念书,我还得要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

5、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了,然后你去卖了你就有玩具玩了,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他就把果子都摘了然后他就欢欢喜喜走了,这样每年他匆匆忙忙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这样等到他读书以后,他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就更老了,大树说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儿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安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儿啊,我连我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就高兴起来了,他把树枝都砍了,自己就去成家了。这样的话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

6、再来的时候心事重重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得在世上做大事,可是这世界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到远方我连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 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下就高兴,所以他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就出海去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个大树就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孩子这个时候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个树底下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也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儿了,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他说我就是

7、回来跟你玩儿的,这个老树根,非常的高兴,这个时候老树根仿佛又看见孩子小的时候。其实这个故事我们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就像这棵老树一样,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天下有多少父母为孩子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而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这一片心呢?我们既是做儿女也是做父母,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残酷,但其实儿女的一生,不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那么多的机会吗?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换位去想,那么与其等到父母去世,我们去说尽一年之孝,三年之孝,都不如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再多做一分一毫。 通常情况下父母在的时候儿女不会太在意,跟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妈我最近没回来看你,实在

8、是太忙了。这时候你会觉得事业是重要的,自己和朋友的快乐是重要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因为我们老是能听见父母对我们说一句话,说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用着急回家来,打个电话就行了,让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说到这想起 还有在生活当中作为儿女对待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不合,比如说,儿女和父母之间无论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肯定有很多不同之处,会发生矛盾或者是冲突。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你可以去提建议,但是要很轻微的,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说。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有句话说,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还有的时候你说了,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可能就不会听,

9、还在坚持他自己的想法,这时候只要不是一些特别重大决策的事情,尽量的不要去要违背他。做儿女的还要心存尊敬。还有个说法孝顺,就是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让父母感觉到舒服,快乐。 我们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不论儿女年龄多大,只要不在眼前,父母就总是不放心。还有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特别是当儿女生病时,父母更是整天操劳,日夜守护,体贴入微。我们每个人都亲身体会过自己生病时父母担忧的那种难忘的情景,如果我们能经常想到这些,就会以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来孝敬和报答自己的父母了。也就是说,平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父母照顾好,让他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然而,父母年纪大了,疾病又是不可避

10、免的。那时,就更应该像他们关爱自己一样,尽心地照顾他们,使他们早日康复。作为儿女,我们应该把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经营好,照顾好,特别是外出工作、学习,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不要让他们担心。因为,儿女的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和各方面的成功,对于父母来说是最大的安慰,也是对他们期望的最大回报。 作为儿女要孝敬父母,孝顺父母不止这些,只要有一颗孝心,就会为父母方方面面想的很周到。但是,要记住一点,我们能为父母做得太少,父母能给我们的太多。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正是到了那一天的话,那我们就是痛哭流涕,再后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还有什么愿望没满足他等等一些遗憾,但是一切都晚了。所以其实只要有父母高堂还在,就是儿女的福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