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908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为何我们要学习点舌诊知识? 从今天开始,我会系统地与大家聊聊舌诊知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舌诊呢?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总结出了很多维护健康的方法,其中舌诊是大家一定要学的。我们中医诊断的时候,诊法有: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里边就有望舌。望,包括望面、望舌、望形态,望神、气等等。比如“望面”,就包括了望患者脸上不同的部位,长了什么异常的东西?颜色如何?明暗如何等等,望出来的不同问题,代表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疾病,这些诊法很关键。在中医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擅长望诊。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案上,一定会写这个人形态如何,面色如何,丰腴还是胖,还有他

2、的性情如何,这是过去古人特别重视的一部分内容。 望诊在四诊里边是排最前边的,是中医诊断里边最重要的内容,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古人把望、闻、问、切的境界分别对应成神、圣、工、巧,所以中医一旦掌握了这个望诊以后,诊病如神,那是非常高的境界。大家可能也会有这种经验,好的老中医看病非常快,短短两、三分钟就把你的问题都说出来了,有时候就会想这个老中医号脉真的那么准吗?其实不只是号脉,你一进门的时候,老中医一看你的面色,你的形态等,就已经把你身体的状态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接着坐下来看看舌头,再切脉验证一下,然后再问几个问题,几个回答跟他心里想的对应上了,他心里就有数了,对于这

3、个患者的诊断就出来了,这是经验。所以,望诊是中医诊断里面很重要的内容,是学习中医必须要掌握的。我们如果想维护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学习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是很必要的。 但是现在很遗憾,望诊这个内容丢失了很多。过去的中医世家,望诊是传男不传女,慢慢地传承的人少了,有的甚至失传了,而且望诊又很难记录,因为写不清楚。黄帝内经里边望诊的内容现在基本没人会了。我曾经向我们的色诊大师王鸿谟先生请教过,他说这部分内容完全掌握的人不多了,他现在在讲色诊,但是要传授起来还是有难度,即使真正写下来也描述不清楚,因为很多颜色的明暗变化比较难以形容,大家看完了还是需要自己领会。 舌诊的来龙去脉 那么望诊里边

4、什么最直观呢?就是舌诊。舌诊出现的年代比较晚,望诊是随着中医一起出现的,在黄帝内经里边望诊内容就很多了,包括望面色,望神态等等,但是舌诊的内容很少,黄帝内经里面对舌诊只有一些简单的描述。伤寒杂病论里描述也不多。舌诊是在金元时期才真正系统出现的。但是出现以后,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而是后来到了清代的时候,舌诊才跟温病学说一起发展起来的。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舌诊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原来,在金元时期出现过一本书,这本书是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是中医舌诊的第一部专著。里面专门论述舌诊的内容,但是讲的相对简单,他把舌诊和患外感的伤寒病对应了,然后提出什么颜色的舌头代表什么阶段,外邪到六经的哪一经了

5、,同时配图说明。当时画的图很有意思,用彩色画的,怕彩色失真,又标上了是什么颜色。这个作者是一位姓敖的医生,但是名字已经遗失。很多人以为敖姓是少数民族,其实不是,敖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只是非常遗憾,这位了不起的医生名字没有流传下来。这本书出来以后,大家并没有重视,几近失传。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的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觉得很奇怪,他问大夫说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说,不告诉他为什么。他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问他们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从哪儿学的。

6、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工作,他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就是敖氏伤寒金镜录,他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舌头的内容,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些大夫看的是这个书。薛立斋这个人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这个书给翻印出版了,就是按照原书的颜色,颜色怕失真也都给标上字,然后出版了,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于天下。 舌诊出现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诊。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温病学说,是有别于伤寒理论的一个学说,伤寒理论认为外邪侵犯人体,以寒邪为主,这个学说在中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是主流。而后世诞生的温病学说,则认为还有温

7、热之邪侵犯人体,所以这个理论叫文笔学说。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的学说开始萌芽了。但是最初,温病思想的出现,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的时候,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瘟疫大规模流行。此时,医生们发现,按照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的方法治不行,医生发现此时患者多呈现热症,而过去的中医对此经验不足,此时急需新的理论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关心瘟疫的问题。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像的变化越明显,当时有个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还用温热的温,不是病字旁的瘟。吴又可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些瘟疫热邪

8、居多,需要鉴别,从他这里,把舌诊和瘟疫联系起来,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因为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了,那么吴又可他们说不一定都是受寒,还有受热邪的。那么什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呢?他们就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人受热邪,舌像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所以瘟疫专家就大力发展舌诊。然后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越来发展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然后,人们又慢慢发

9、现:通过舌诊诊断,内伤病看得也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的时候,舌诊基本成型了。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到现代建国以后,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为什么它会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丝状乳头,有食物残渣,有各种微生物等,当丝状乳头充盈的时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等,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灵敏的,它能更直观地反应我们身体的情况。 四诊都有哪些内容? 在中医诊断的四诊中,诊脉属于“切”的内容。大家如果仔

10、细观察中医诊脉,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很不直观,你不能打开血管看它是怎么跳动的,你要通过手指头感受,大家知道每个人手指的灵敏度是不同的。你经常干活就厚,摸着就不灵敏,天天打篮球也不灵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教起来就更费劲了。所以,中医形容脉诊,有句话,叫“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古代的时候,还是比较重视诊脉的,古代很多医生是切脉如神,一切脉就知道病人怎么回事,现代中医这样的高手就减少了,原因是师承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所以诊脉的技术流失很严重。有真正脉诊经验的人越来越少。望闻问切四诊中的其他内容,闻是听,古代指的是听声音,不是现在说的闻气味,古代把闻气味叫“嗅”。闻

11、是听,听声音,听你说话的声音,听咳嗽的声音等等,这个我们今天也研究不够。古代高明的医生听人说话的音调,音律,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身体的状态如何,这个方法在黄帝内经里有所记载,但是后世了解的人不多。大家知道张景岳是明代有名的中医,据说他在辽东的时候,听到老百姓在田间唱歌悲凉的声音,从音律上听就知道将要亡国,所以他赶快回家了。张景岳写类经的时候,就很重视黄帝内经的这部分内容,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来解释,可见其内容之难以掌握。 闻还以通过一个人说话的尾音,来判断他的中气是否充足,中气不足的人尾音会低。这样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历代都研究较少。所以,今天闻诊只有增加新内容,就是闻气味。通过闻患者身体的各种气味,来

12、判断其病情。 四诊望闻问切中,问就是问病史,张景岳就在景岳全书中写过十问歌,这是问诊一个比较详细的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比如孩子咳嗽,那么我们家长需要掌握孩子咳嗽的声音如何,一天几次咳嗽,每次咳嗽多少声,痰如何,成块不成块,是黄的还是白的,浓的还是清的,清到什么程度等等信息。这样,才能为医生诊断提供最准确的信息,这也是大家学习中医知识的意义之一。 为什么舌诊如此直观? 这样,我们看到,在中医的诊断手段中,舌诊是比较好学的。举个例子,大家看我们的手,能看到到里面肌肉的颜色吗?不能,为什么看不到呢?因为肌肉外边包裹的是皮肤,皮肤分很多层,把肌肉的颜色都挡住了,所以您看到的是黄白色的皮肤,看不到肌肉

13、的颜色。但是舌头很特殊,舌头肌肉外边包裹的是黏膜,黏膜是半透明的,黏膜里面又有很多毛细血管,那么肌肉里边气血充盈的时候,尤其是血液充盈的情况,透过半透明的黏膜是可以观测到的。因为血液丰富就呈淡红色,血液不充足的话颜色就开始减退了。所以舌头是这样的一个器官,可以通过半透明的黏膜观测到体内血液充盈的状态。这在舌诊中,叫观察舌质。舌体是一个椭圆形的,舌边露出来的淡红色的叫舌质。舌质反映的是我们身体的正气如何。比如,里边血液足,舌质就变淡红了,血液不足就变淡白了;体内整个温度在下降,它又变白了,温度上升它又变红了等等,通过这些观察,我们会了解很多身体的信息。 舌头的正中间铺的是薄白的舌苔,舌苔反映的是

14、身体状态如何,功能正常舌苔就是薄白苔,身体功能低下以后,舌苔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厚或变密,要么消失。同时,舌苔也反应身体里所受的邪气如何,比如湿气重,则舌苔满布、变厚;如果痰湿重,则舌苔变厚变粘腻。 所以大家看,舌诊是如此直观。通过舌头能够看出我们身体内的正气是否充足,它的运行是否正常,能看出邪气的状态如何。因此,如果我们能学会看舌头,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身体大概的情况。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的观念是:真正的健康其实并不完全在医生手里,而更多在自己手里。如果我们随时知道自己的状态如何,随时调整,随时去改善,就真正能够健康。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维护家人健康的重任,学会以

15、后可以经常给家人看一看,养成每天看看舌头的习惯,做做筛查,没问题当然最好,有问题赶快调整一下,这叫筛查,这是我们做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所以,医学知识并不高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一些,这样就可以把健康更多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的舌诊研究之路 我是怎么开始舌诊的研究的呢?我之前学中医学了很久,主要研究的是历代医家的经验,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叶天士是位水平极高的中医大师,当时我把叶天士的书临证指南医案都快翻烂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理论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开个方子,效果还不太好。我是学中医的,亲戚邻居总来找我咨询,大家觉得我都学到中医硕士了,就让我开个方子。可是我开完方子以后下次再见面

16、,别人都躲着我绕道走,我也不好意思去问为什么。我心想:按我的理论推断应该不错啊,五行辩证,这个克那个,那个生那个,辩证很好啊,到底怎么回事呢?有时候见面我就会问,我说上次方子怎么样?人家就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直接说没效,那我学了这么多年等于白学了;说有效果,那是说谎。所以人家就说还行,吃了没什么坏处,但是病没好,这令我很难过。我想我理论学得够好的了,我看了那么多古书,为什么看病效果那么差呢?我很困惑。硕士毕业以后也跟老中医学习看病,抄方子,但还是不行。慢慢地我就发现:自己的欠缺在于诊断。诊断好比是火车道的道岔,扳道岔。铺好了道岔,火车才能开呀。诊断是分析疾病,分析健康的第一步,这一步一旦

17、分析错了,后边技巧再高也没用。好比你要从上海去北京,你一上来就奔南边走了,大方向错了,你要坐火车慢点还好你要坐飞机一下子就到广州了,中间改都没法改。所以诊断不对,后面你技巧越好越容易出问题,你开的药越猛量越大,药越好反而患者受害的越多。所以我发现诊断是第一位的,我就发誓,一定要在诊断上提高水平,于是我就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诊断学博士,经过努力,终于如愿考上。 报考博士选导师的时候,我就在想该选诊断的哪一部分学习好?其实诊断里边两大部分都非常好,一部分是研究“问诊”的部分,专业叫证候学。研究证候学需要到医院填量表,填症状问卷,要求填得特别详细,症候最后分成证,证候学水平的人问诊特别好。问了几个问题

18、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把病人归类了;另外一部分,我就觉得舌诊非常好,平时老中医看病,看舌头都特别重要,舌诊很直观,于是我就报了梁嵘老师舌诊专业。学了三年博士,对我影响非常大。在做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时候,我们拍舌诊的照片的同时把患者的诊断资料全都拿来,一一对照。病人有什么病,他的检查、诊断、问诊内容等,这些都要和他的舌头对照。当时我一边收集数据一边练,我先看舌头,在心中分析患者的体质,然后猜他的问卷,症状描述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拿着临床资料对照,看是不是这样的,这样反复地练习。结果搞了三年以后,我对舌头就特别熟悉了。我电脑里边有三千多张舌头的照片,我读博士的时候没事就闲着在宿舍里看照片。有时偶

19、然看电视的时候,看歌唱家张嘴唱歌,别人听到的是美妙的歌声,我本能的看人舌头,心中开始分析这个歌唱家的体质如何。 对舌头了解以后,谁来向我咨询问题我都会看他的舌头,看了以后比较典型的我就会记录下来,慢慢整理,越来越有经验,有好多外地的朋友,比如在美国的朋友身体有问题,他不可能飞回来一趟,那怎么办?我让他把舌头拍下来发到我邮箱里,分析完舌头以后我再问他一些问题,发现跟我的分析都比较吻合。后来我给人调身体基本上都是先看舌头,号脉变成了一个辅助的。有的中医是先号脉,号脉以后再看别的,来验证号脉的结果。我是先看舌头,然后再号脉验证舌头的结果,包括问诊也是验证舌头的结果。如果什么条件也没有,我单凭舌头也会

20、做出一些判断。慢慢地我就发展起来自己舌诊的优势。 对舌头了解以后,我感觉到确实令我受益颇多。我现在觉得在诊断方面基本上很少犯错误。所以我认为:舌诊学好了,一个中医大夫的临床水平马上就会提高;作为一名保健工作者,比如从事按摩、推拿,或者其他的健康养生有关的工作,学会舌诊以后,作用会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不是专业的医生,诊断的手段并不那么多,也不一定像医生那么详细,舌诊能帮助更准确地分析客人的身体状态。除了疾病之外,通过舌诊调整亚健康会更有效。 我们普通老百姓学舌诊也很有效,我们可以自己随时观察,因为舌象是动态变化的,医生往往看到的是这个特定时间的切面。比如你一大早没吃饭去看,舌象跟你吃完饭的时候是

21、不一样的。你刚喝完了一杯牛奶,舌苔全是白的,这时医生看到的就是一个时间切面的状态。你喝了两杯水,吃完东西以后,舌苔变了,医生不知道,他只能观察到你这个时间片刻的状态。我们老百姓自己学会以后,可以随时观察,观察多了,就就知道什么状态最能反映正常舌象的。不但给自己提供分析依据,也为医生收集到了更多的信息。 所以,健康的知识大家可以自己学习,掌握以后运用到生活中,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健康筛查,这对大家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新观念:学会在动态中观察舌象 观察舌像,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观察,否则会出现假象。那么,到底在什么条件下观察才好呢?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舌诊需要在什么情况下看。 首先大家要有一个

22、观念,就是舌诊是一个动态观察的过程,没有一个一刀切的特别斩钉截铁的标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很多人跟我说,罗博士,您拿一个最标准的舌头给我们先看一下吧,要不学完舌诊我们会糊涂的,怎么看谁的舌头都像是有问题啊?到底什么样的舌头是正常的啊? 可是,我现在却要告诉大家一个理念,就是没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标准的舌头,只是大致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淡红舌、薄白苔。虽然我回头会给大家看标准舌头的照片,但是我还是要提示大家,这只是参考,因为没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标准舌头。 那么,为什么会没有一个斩钉截铁的标准舌头呢?因为,正常的舌象是一个模糊的范围,每个人的舌象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胖舌头就胖一点,瘦的人舌头

23、就瘦一点等等,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我的跟你的不一样,但是你不能据此认为我这个是病态的。要记住,我们掌握自己舌象的变化过程就可以了。这是我讲舌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我们一定要在动态中观察舌像。比如我舌苔原来一直很薄,最近突然变厚了,这就是有变化了,这就有诊断意义。我的舌质本来是淡红色的,可是最近突然变得很红,这也是有诊断意义的。这就是基于自己身体的动态观察。随着对舌诊的学习,大家慢慢就知道正常的状态是什么样了,但是要知道,舌诊一定要根据舌象的变化来看观察,这更重要。 现在西医也面临这个问题,我曾经跟西医的一些专家探讨过。西医何健博士是在美国搞检验的主任。他说西医也在反思,现在通行的检验的指

24、标是有问题的,比如一刀切式的检验标准适合所有的人吗?那只是一个参考值。现在他提出的观点就是对一个人的身体指标进行动态的观察。比如查验血糖,普通的血糖检验指标只是参考值。更重要的是你要跟自己以往正常的指标相比。如果你的指标在上升,说明异常,如果你的指标在下降,也有诊断意义。何健博士举了个例子,美国以前的国防部部长鲍威尔将军有次在诊断后,医生发现他有一个癌症的指标和前列腺癌的蛋白标志物指标在上升,但是还没有到诊断为肿瘤的级别。现在美国最权威的医学机构也是看病人的指标是不是在上升,如果是在上升,即使没到那个线,医生也会判断病人身体有问题。结果在鲍威尔将军身上找到了一个小肿瘤,切除了就好了。所以每个病

25、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指标来。何健博士说这种思路,是与中医理论相吻合的,中医一直就是进行动态的观察,讲究随证变化。 所以我为什么要把舌诊教给大家呢?因为你们是最有时间观察自己的家人的,您看到这个舌象慢慢变化了,这个变化趋势就能说明问题。由于舌诊是动态中观察的,这个靠医生去全面观察,很难做到,我们不可能三天去看一次医生,靠自己最好。所以舌诊是特别适合百姓自己观察的健康筛查手段。 什么情况下不能看舌象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看舌头呢?有几点要注意。第一,要注意不要被染色。我们正常的舌苔是什么颜色的呢?正常的舌苔是薄白苔,颜色是淡白的。这个颜色非常关键,当它颜色一旦变化了以后,说明身体

26、内发生了变化,这是有诊断意义的。所以,我们观察舌头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人为的改变颜色,不要吃橘子汁,喝浓茶,喝咖啡,吃有颜色的东西等等,否则的话会误导观察者的。比如有一次我讲完课,一位朋友让我给他看一下。我看了他的舌头说,你的舌苔是黄色的,体内有热。一摸脉搏也很快,真的有热。于是我想这是个热证吧?结果旁边的人说他刚喝完酒,又吃了什么东西,我一听,舌苔的黄色是染上的颜色,喝完酒,血液循环加快,所以脉搏跳得快。我说您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啊,一旦分析错了这样会耽误您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在舌头染上颜色以后去看中医。 第二,不要晨起看舌象。很多书上写早上起来看舌象最标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早上起来看

27、舌象是不准的。曾有有一位远在美国的华人向我咨询身体问题,我一开始调了几次都不见效,我就很纳闷。后来我一问,她每次都是一大早起来,给我拍个舌头的照片用电子邮件传过来。早上的舌象基本都是假象。为什么呢?因为睡了一夜觉,早上一起来,血液循环很缓慢,血液还没有充盈。有人可能有这个体验,就是早上刚起来时的脸色跟白天都不一样,比较白,就是因为这时血液不够充盈。再者,睡了一晚上,有的人还打鼾,打鼾张着嘴,空气直接吹着舌头,舌苔里面那么多微生物,整个微环境就会改变。然后晚上躺着睡觉,血液循环慢,湿气都会反映出来,所以早上起来观察舌象往往是舌质颜色浅,舌苔会变厚,往往会干燥。其实这些都是假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白

28、天的身体状态。所以不要一早上起来就看舌苔和舌象。要在白天的时候来观察舌象。 第三,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因为吃饭时舌头充分地参与了食物的搅拌和咀嚼,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就会特别充盈,这时候舌质会变红。舌头什么时候最忙呢?比如我,除了讲课的时候舌头很忙,然后就是吃饭的时候。舌头在里面不断的搅拌,它特别灵活,我想大概没人分析过,吃饭的时候自己的舌头是怎么动弹的,但是如果你仔细体会一次,就会发现舌头特别忙,它把食物在里面来回的运转翻腾,那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要让计算机来描述,编程的人估计得累晕过去。另外,饭后舌苔会有所改变。在搅拌食物的过程中,舌苔就会有磨损,所以吃完饭以后舌苔会变薄,甚至

29、磨没了,比如芹菜,因为它的植物纤维非常多,舌苔就会被磨没了;可是如果吃了一些有丰富淀粉的东西,又会让舌苔形态改变,变得厚腻,或者再喝一杯牛奶或者豆浆,舌苔就会变得白腻。在舌诊时,这些都是假象,所以食物会改变舌象,尽量不要在吃完饭半小时之内看中医。 第四,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比如屋里开着色灯或者打着冷光灯时看舌像都会和实际情况有偏差。我不建议刚学舌诊的人在日光灯下看。像我们中医因为舌诊时间长了经验丰富,看完了都会在脑袋里校正一下颜色。比如一个人脸色本来挺好的,但是冷光灯一打,脸色就会惨白铁青,这就是偏色了。如果玻璃有颜色,也会偏色,因为光会过滤以后进来,比如玻璃是绿色的,整个就有点淡绿色

30、,所以尽量也不要在有色玻璃下看;也尽量不要在夕阳下和有颜色的阳光下看。如果到阳光底下来看,舌头一伸出来,全是又白又亮,那是假象。这最标准的光源是在白天背着阳光的地方,我们叫间接日光。什么是间接日光呢?间接日光就是在建筑物的日光的阴影里面,就是在背着阳光的一面看。所以绝不能顶着阳光看。间接日光里,最标准的是正午时候的间接日光,但是不可能看舌头非要等到正午再看,这样太费劲了,白天就可以。我们一般拍舌头照片,都选这种光源下拍,这样会看到最真实的舌像。这些都是我们看舌头的很重要的依据。 有一些特殊的生理阶段,比如妇女的月经期,舌尖会变红,这个我们要知道,否则我们会得到假象,就会以为有心火,因为舌尖红代

31、表有心火。所以看中医一定要说明是不是月经期或月经前后一两天。如果不是月经期或月经前后一两天舌尖发红的话,我们才能判断为有心火,要排除这些特殊的因素。 然后,吃某些药舌苔会变黑,这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决定的,虽然出现的几率不多,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在把这些特殊情况排除以后,我们就可以看舌头了。 学习舌诊可以发现哪些方面的身体问题? 我们今天接着来聊舌诊。我们看舌头,到底能看出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我们看舌头能得到什么样的身体信息呢? 看舌象,可以看出很多方面的身体问题。首先,看舌头可以判断身体正气是否充足。我们平时分析身体的情况,首先要看这个人的正气是否充足,那么,到底该通过哪些方法来判断正气状态呢

32、?通过舌诊就是方法之一。其中,舌苔反映的比较明显,当正气不充足的时候,舌苔会有变化,一种是舌苔没了,因为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舌苔消失了,有时会代表胃气虚弱了;另一种情况是舌苔变厚了,这个时候说明正气不足,导致痰湿加重而无法排除,或者是正气不足,尤其是脾胃之气不足,导致食物无法运化,停留在体内,出现比如积食等等问题。所以,舌苔是个非常灵敏的观察目标,每当人体自身的正气出问题,舌苔都会向着消失或者是增厚两个方向发展。 然后,我们可以看舌质的颜色,是不是淡红色的红润,如果颜色淡白,很可能是血虚了,也可能是阳气不足了,这也是正气不足的问题。然后看舌头是不是灵活,如果舌体要抖,也说明正气出问题了,往

33、往是正气虚弱的人和阴津亏乏、肝风内动的人舌体会抖。正常人的舌头是很灵活的,有的人把舌头伸出来都很费劲,要慢慢地很吃力地伸,说明正气已经大伤甚至病重了。有的人舌头特别瘦,特别干枯,这个人正气已经大虚了。当舌头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说明正气不足。正常的舌头应该是红润、灵活,舌苔正常。 第二,观察舌象,可以判断邪气是不是强盛。怎么判断呢?首先看舌苔。邪气是不是强盛,是不是来势凶猛,舌苔都能看得出来。比如说湿邪,湿邪就通过舌苔看。如果不用舌诊,其实湿邪是不太好判断的,比如通过其他的闻、问、切等方法都不好判断出来,最灵敏的方法就是就看舌头。我基本上一看舌头,就能断定这个人湿气重不重。为什么?湿邪直接和舌

34、苔挂钩,当一个人的舌苔又厚又湿,粘腻不爽,上面布满了唾液,说明湿气重,甚至化成痰了;舌苔干净清爽,说明湿气没有那么重,这个非常明显。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这可能跟湿气相关,因为湿气重了,舌体就会胖大,这从另一个方面反应正气也是不足的。再比如说:有热邪、有瘀血等情况下,我们观察舌质颜色、舌下静脉和舌苔都能看出来。有热邪的时候,舌质的颜色往往是红色的,有瘀血的时候,舌质颜色会发青紫色,舌下静脉也会又黑又粗,舌边可能会出现瘀斑瘀点。这对我们分析身体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舌象还有助于我们判断病邪的性质,中医理论中,外感有风、寒、暑、湿、燥、热,这叫“外感六淫”,内伤有痰、湿、瘀血等,这些都是阻碍身

35、体气血运行的障碍,我们管它们叫“邪气”。那么,这些邪气,我们怎么区分呢?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舌象帮助分析判断。 邪气的性质一般不好判断,我没学舌诊之前,就这个邪气把我搞糊涂了,你怎么能判断他感受的是风邪或者是湿邪呢,你怎么判断?真的很吃力,有时候完全没法判断。单凭问诊有时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你问对方头晕吗,他说,有时候晕有时候不晕;再问他吃完饭胃胀吗,吃多了就胀,吃少了就不胀;问他尿平时黄吗?他回答多喝水就不黄,少喝就有点黄等等,一听对方这样回答,就会感觉有些晕,怎么判断他湿气重不重?但是一看舌头,你根本就不用问他吃得胀不胀,头晕没有,直接看舌苔就行了。 中医调理身体的时候,最重视首先区分寒热,因

36、为这是个大方向的问题,分析邪气的性质一定要大方向不出现偏差,如果出现偏差,则后面怎么调理都会有问题的,而邪气对身体的影响,寒热等大方向也要识别清楚,否则本事再大也会出问题,而寒热这样的大方向,舌诊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至少,从舌质颜色的白和红的两个方向的发展趋势上,我们可以分析出线索,这是古代温病学说发展的时候,发现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舌诊可以为区分寒热提供最重要的依据,所以温病学家特别推崇舌诊,舌诊也是在他们的手中最终发展起来的。 第四,可以判断我们调理的是不是恰当,就是我们的病情的转归如何,身体健康状况转归如何。我们怎么判断呢?当我们采取调理措施干预以后,比如推拿、按摩、锻炼身体

37、、中药调理等等,这些措施实行以后,舌象有没有改变呢?舌象变了,说明身体状况真的开始改善了,舌象如果没变的话,那么这些调理措施可能只是起了表面作用。比如有的人吃了中药以后,症状都减轻了,觉得很好,但是一看舌象没变,那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过些天还会来找大夫。为什么?因为他身体里边的问题还存在。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肝气不舒的人,肝气不舒的舌象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情绪不好的长期状态下形成的。几副中药吃下去,睡眠好了,情绪也改善了,但是一看舌象没变,就说明他还需要进行调理。最后需要养心,否则的话舌象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舌象是最直观的诊断之道。有的时候舌象变化很快,比如这个人有湿气,用几副去湿的药以后,一看舌

38、象明显变化了,舌苔退了,那大夫心里就有数了,接下来怎么办,是该补脾还是什么其他措施就跟上来了。所以从舌象来看调理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学了舌诊以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状况,怎样判断身体的问题,指导我们去调理身体,用什么方法调理,怎么用药等等。舌诊的直观性和简便性让我们老百姓很容易掌握这门技术,从而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所以学习舌诊对每个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漫谈舌质舌诊知识系列 今天我们先聊聊舌质,我们所观察的舌质,就是舌体上舌苔没有覆盖的部分,一般有三个区域可以观察。第一,当某种情况下舌苔脱落,或者舌苔出现空隙,此时我们可以看到舌正面的舌质;第二,如果舌苔正常覆盖在舌体的

39、中间,我们看舌头边上这一圈,一般舌苔不会将舌头全部覆盖,边上会露出一圈“舌肉”,这就是舌质;第三,如果前两者我们都观察不到,我们可以看舌下,舌下没有舌苔覆盖,可以看到舌质,而且比较真实,但是一般颜色稍微偏红一点,这个我们心中要有所校正。 那么,我们通过舌质来分析什么呢?我们主要看舌质的颜色。舌质,正常舌质颜色是淡红的,所以我们常说正常人是淡红舌,为什么呢?因为舌质的结构是这样的,里面是舌头的肌肉,外面包裹的是半透明的黏膜,透过半透明的黏膜,我们看到里面的颜色就是淡红色的。如果舌质的颜色朝不好的方向发展,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朝淡白的方向发展,叫淡白舌,再严重的是枯白舌,枯白舌我们很少能见到,见到

40、枯白舌的时候就是身体很糟糕了。我们见到淡白舌多,就是舌质的颜色没有那么红润,是淡白的。而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从淡红,向红的方向发展,先是红舌,颜色发红,然后会变成绛色,舌头颜色绛红,就是深红。然后再往下发展,会变成红紫色,紫色带点青黑色,最后青紫舌,就是颜色不断加深。 那么这种舌质颜色的变化代表什么呢? 我们分开来讲:如果舌质颜色向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体内有寒,越往白色这边发展代表身体越凉越寒。这个寒,大家要学会一个动态的观念,第一,可能是外边有寒,这叫有余,就是寒邪有余;第二,有可能是体内的寒,这个寒表示体内阳气不足。所以这是两个指标,一个是有余,一个是不足。比如北方冬天零下30度,外边寒冷,人

41、易受寒,穿得又少,舌头颜色会向白的方向变化,这是外边有余。另一种是自己不足,夏天的时候在三亚,很热,别人都穿短袖或者穿泳衣下海,你穿着衬衣,风一吹还觉得凉,这个时候就是自己肾阳不足,这个寒就是身体里边的寒。但是无论是外边的凉重还是里边的阳气不足,都说明你的身体处于一种寒的状态。这种体寒有可能是多因素引起的,有的时候是外寒和内寒交织在一起了,外边寒气盛,身体里边阳气不足。举个例子:有的人天天喝冰啤酒、冰饮料,吃冰淇淋冷饮,就把阳气给遏制住了,这时体内湿气重了,阳气不足,此时再吹空调冷风,这种人就会朝寒的方向发展。所以身体的凉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外因和内因都有,都能引起身体的寒。 若干年前,有个小伙

42、子托我在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师妹找我,他结婚很多年妻子都没怀孕,一检查,妻子身体没有问题,结果他到处求医无效,最后找我。我一看他舌质淡白,舌苔白厚,就说他受过寒,一问,果然他一直认为自己身体没有问题,就肆意吃寒凉食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冬天趴在被窝里都吃冰棍。”所以,别看他年轻力壮,但是长期的寒凉食物影响,就会导致他的身体向寒的方向发展,结果肾阳不能温煦,当然生殖就出问题。所以中国那句老话“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是不足为凭的,长期如此,恐怕身体就会出问题。后来,我帮助他适当温补,当身体缓和,就请师妹帮助他调理,结果前几天听说,现在他的孩子已经好几岁了,这令我非常开心。 舌头向热的方向发展也是

43、这样的,舌头的颜色慢慢变红,继而变成绛色,就是深红,最后变成紫色,说明体内的热在增加。这个热在增加,也是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有可能是外界的环境热,天气热,比如人们夏天的时候舌质颜色就比冬天要红润一些,我一直在强调舌诊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不是说标准的舌象一年四季全这样,说早上起来、晚上睡觉都这样,不是这样的,你要动态观察。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平时大家的舌质可能在冬天是微微发白的,然后你会发现到了6月份的时候,天气突然热了,突然开始换衣服了,舌象就会有变化,舌头开始红润起来了,说明体内气血充盈了。所以我们观察舌象要对应天气,外边天气炎热,会导致舌象向红的方向发展。但是这是正常范围的热,所以舌象

44、只是微微变红一点。 可是,如果当外界温度的升高出现异常了,比如天气极热,或者你从正常的地方突然到了很热的环境,此时变化超出正常范围,此时这种外界的热就不是正常的了,我们管它就叫邪气了。这种邪气会让舌头变红。同时,外边的邪气会引起温病,比如人得了某种激烈的传染病,大便干燥,咽喉肿痛,发烧,这就是外邪引起,是热性的,这时人的舌象会往红的方向发展,这是外界引起的。 另外一个方面,体内热的增加,也会让舌象变红。体内热怎么增加呢?比如人体内阴虚就会有热。什么是阴呢?就是体内濡润的、主静的津液,体内的这些液体叫阴,包括津液、血液都是阴,它是主濡润的,主滋润我们身体里面静的这些东西。它好比我们汽车的发动机的

45、润滑油,当汽车发动机有润滑油了,它运转生的热很少,很正常,你把润滑油都拿走了,这个机器干转就会生热。人体也是这样,当负责滋润的这些津液、血液充足的时候,人体就不会产生那么多虚热,当你津液不足了,虚热就产生了。所以中医说:“阴虚生内热”。所以,主静的、主濡润的这些液体不足,这叫阴虚,会导致体内生内热,这种内热也会让舌质变红,内热越大,舌质越红。所以每一个颜色的坐标有两个,一个是体内正气不足,一个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两个在舌象上会有点细微的分别。 无论如何,舌质的颜色从淡白到淡红,再到红,再到绛,再到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过程体内体内热的增加,就是由寒变热,不论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外界原因,但是

46、一定在舌象上引起这些反应。所以我们看舌头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体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如果外边的热盛,我们会清热,里边的阴不足,我们滋阴,把润的物质滋补进去以后,虚热就降下来了,舌头颜色就会正常。所以体内的阴不足产生的这个热,我们叫虚热;外界的外邪来侵入的,或者体内瘀血等实邪瘀滞所引起的这个热叫实热。 虚热和实热,调理的方法会不同。虚则补之,不足就给它滋养,慢慢就会恢复正常。外邪多了,我们给它清掉就好了,但是这个地方非常容易搞错,包括好多中医在调理身体的时候,到底是实热还是虚热,都要费一番思量。为什么?因为实热和虚热有时候结合在一起,就要考虑比例问题了。所以有的时候,有的人舌头红,给他吃黄连、连翘、双花解毒清热不起作用,给他吃生地、沙参、麦冬滋阴的药物,他舌头颜色正常了,说明体内是虚热,我们虚则补之就行了。所以有的人阴虚,舌头是红的,他自己讲有热,要清热,自己使劲吃什么牛黄解毒丸清热,这是错误的,此时服用这种清热的药物,会暂时稍微见效,随即复发,而且越来越重,此时一用滋阴的药物,身体就好了。有的时候恰恰相反,怎么滋阴都不行,结果一清热就好了,说明是实热。有的时候往往内热和虚热结合在一起,外边热盛了会消耗体内的津液,那么你就要一边清热,一边加点滋阴的,热邪少了之后,就多加点滋阴的。这个过程是个杠杆,是个双向调节的过程。这是调整身体的时候需要思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