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1995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及答案1 学前教育学自考复习分章重点 1、 P2学前教育: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是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 P7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1. 学前教育事业成为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全面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 走向多元化 3、 P13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4、 P23教育功能的特点:1.客观性、2.多样性、

2、3.整合性、4.方向性 5、 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1.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 2.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提出了“0岁扫盲,三岁读书”,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语言掌握迅

3、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以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 3.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 儿童周围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儿童终身教育的角度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是“杀鸡取卵” 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

4、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 6、P34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7、P37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途径观。 8、P47家庭教育的特点:1.早期性、2.全面性、3.情感性、4.灵活

5、性、5渗透性. 9、P55托幼机构教育:是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10、P58社区教育:社区利用本身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对社区内成员施加“全方位、全程的、综合的、”教育影响。 11、P61教育生态学: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姿态、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 与机智,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援救教育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12、P78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

6、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 13、P92托幼机构教育的基本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点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 14、P97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

7、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1 2 15、P99简述现代社会对幼儿教师角色提出的要求: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 16、P105老师应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1.儿童权利观和平等民主的师生观;2.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 .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17、P107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

8、导能力;5.与家长沟通能力。6.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7.与幼儿沟通的能力;8适应新环境能力 18、P116专业化教师的特征:1.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 19、P128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20、P128教育环境:主要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21、P139室内环境的构成:1.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2.活动室的规划模式3.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4.活动室的设备;5. 活动室的墙饰6. 活动室陈设的变更频率等等 22、P157师幼关系的意义:1)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9、 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 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 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23、P175现代师幼关系特征:1.互动性;2.民主性;3.互主体性;4.分享性;5.激励性 24、P184建立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1.关爱幼儿;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3.参与幼儿的活动; 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25、P192混龄编班:混合班是指把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26、P195班级对幼儿成长

10、的影响: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 27、P203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1.满足幼儿在半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 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 4. 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 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28、P205小班幼儿班级生活指导: 1.要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2.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3.加强对幼儿的照顾; 4.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

11、焦虑;5以大带小;.6.逐渐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的规律。 29、P207混合班幼儿生活的特点 1.最大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2.不同年龄是幼儿之间生理、心理发展差异较大;3.幼儿在班级活动中相互影响、差异相补、相互引导;4.大部分时间里,不同的幼儿从事着不同的活动;5.在活动内容、方式及活动的水平上极大的丰富了班级生活。 30、P208幼儿行为辅导:主要是指对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认为的干预 31、P212幼儿行为辅导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渐近;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同步教育; 32、P214移情训练法:移情是指对他人所处的某一情景中的情绪体验的理解与分

12、享。移情训练,使幼儿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情并产生共鸣。是改善幼儿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 33、P22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教学计划、学习经验 34、P236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35、P252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原理 1.教育要着眼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2.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和特点不同,课程要有过渡性,相互衔接,逐渐提高。3.供给知识要系统化;4.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5.教学方法多样化;如:直观法、游戏法、口授法.。 36、P264生成课程的组织和实施:1. 生

13、成课程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观察、记录儿童的兴趣来加以计划;2. 生成课程的内容是弹性的、非强制性的;3.教师是课程关键的决策者;4.儿童、家长、社区成员是课程实施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5.生成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具有连续性、是有相互联系的。 2 3 37、P266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联系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38、P297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1.平等性、2.目的性与计划性、3.广泛性、4.多样性 39、P303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实施要点:1.教师和幼

14、儿一起控制;2.重视幼儿的能力;3.与幼儿形成可信任的关系;4.作出支持幼儿游戏的评论;5.采取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社会冲突。 40、P310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没收和特点:1.直接教学、2. 间接教学、3.支架式教学、4.合作教学 41、P313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她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又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麻醉后坼去支架。 42、P318集体教学及指导策略: 集体教学:指把全班活动叫集体活动,把这样的组织形式运用与教学就是集体教学 1) 管理策略:1.预先计划并且实现对学生的接受行为有清楚的认识;2.把幼儿的注意引导到适宜的材

15、料和活动上;3.幼儿在参加日常活动时,鼓励其建构性的同伴关系;4.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示范、复述和启发;5.耐心的工作直到幼儿完全掌握;6.对幼儿的行为给予集体的反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而不是一味的表扬 2) 尊重儿童的兴趣;3)注重个体差异;4)打破讲台一课桌模式, 43、P334全纳式教育:只要是指给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44、P335多元智力论与因人施教的关系:根据多元理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相对独立的多个领域,而且在个体的多元智力结构中不存在哪种重要,哪种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真正意义上

16、的因人施教,就是要设计能使每种智力优势的儿童都能充分展示自己智力的课程。 45、P335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1.尊重不同智力类型,提供多元智力课程。2.尊重不同学习类型,采取多种教学形式。3.尊重不同的气质类型,既要接纳一定范围内的气质性的行为表现,又要能长善救失;4.尊重个体的兴趣、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供适合其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的教育活动;5.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提供多自由、多选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 46、P340问题解决模式:是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袄吨、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他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47、P354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17、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 48、.P368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1.效果标准:是从各种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 2.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 3.职责标准:主要是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4.素质评价:是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3、学前教育

18、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 4、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比没有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 5、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教育,即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所施加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6、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7、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

19、育实践活动。 8、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在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全部条件。 3 4 9、过程模式:是指不预先设定目标,而是在设计中详细地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及该活动中固有的标准。 10、生成课程:是指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一切事情。 11、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的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 12、直接指导法:是由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和任务,通过语言或直观,尽力使幼儿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13、间接指导法:是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主

20、动活动,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14、支教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通支架把管理学生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15、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学,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16、发现法: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机会,使幼儿自己探索环境,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7、幼儿园物质环境 :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18、混合班:指把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孩

21、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组织形式。 19、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者经过选择的典故事例,为幼儿提供模仿的对象的方法。 20、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21、全纳式教育:指给所有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接收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 2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 23、因材施教:最适合个体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 24、幼儿行为辅导:是指对幼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干预。 25、单元主题活动:就是在一段

22、时间内围经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26、问题解决模式:把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困难等,让幼儿在创造性地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7、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教学计划、学习经验。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和托幼机构对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特点 答:家庭教育的特点:早期性: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终身性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托幼机构的特点: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 2、我国学前教育有哪些基本理论? 答:发展的整体观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23、。 3、简述家庭教育、托幼机构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保让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托幼机构教育的作用: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社区教育的作用:为学前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 4 5 4.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5、简述时代呼唤幼儿

24、教师角色的转变。 答: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踏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功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终身学习者。 6教师与幼儿之间除了基本的师生关系之外,还扮演着那些其他角色? 答:1幼儿老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 7、简述动物区的创设要求。 答:1饲养可爱的、易于养活的各种小动物,以便于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和习性;2在成人的帮助下,让幼儿通过合作来饲养小动物,引

25、导幼儿认真研究各类动物生活的条件、习性和生长特点等,做好观察记录;3注意饲养动物的卫生与安全;4动物房要注意采光。 8、简述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 答:1教师儿童的“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2教师“抛球者”,儿童“接球者”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 9、简述班级生活的特点。 答:1生活节律性;2保教教渗透性;3活动多样性;4内外互动性;5班级的组织性。 10、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功能? 答:1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2幼儿班级执行着在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3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 11、

26、简述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 答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 12、幼儿行为辅导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1由近及远,循序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3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之间的同步教育。 13、简述课程模式的含义及主要要素。 答: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训话方案或框架。主要要素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及课程评价。 14、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1平等性;2目的性与计划性;3广

27、泛性;4多样性。 15、幼儿学习有哪些特点? 答:1活动性;2直观性;3兴趣性;4主动性;5广泛性;6游戏性;7模仿性。 16、因人施教有何意义? 5 6 答:1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2因为施教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3因人施教是实现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17、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1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切入;2从下面提出谈话的主题;3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沟通;4应尽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有助于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和特点;5与家长一起制定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计划,全面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 18、搜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法;2

28、访谈法;3问卷法;4查阅资料法。 三论述题 1、理论联系实际,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 要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功能 的释放并不是无条件的随意行为,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个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大家认为从0岁到65岁之间所有年龄段都有着开发智力的机遇,而非仅仅限于人生的早期阶段。2“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岁扫盲,3岁读书”。与学前期儿

29、童应首先发展口语相违背。3“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破坏了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的无能。 2、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点;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1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幼儿行为辅导能力;5与幼儿沟通的能力;6与家长沟通的能力;7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8适应新环境的能力;9反思能力。 3、举例说明,游戏活动中应如何因人施教。 要点:1启发幼儿自己提出游戏主题;2指导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3指导幼儿自己组织游戏;4指导幼儿自己准备或自制游戏用的玩具和材料;5指导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4、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进行集体教学活动? 要点:1班级管理策略;2尊重幼儿的兴趣;3注重个体差异;4打破讲台课桌模式。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