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2489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生情绪障碍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情绪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情绪包括有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情绪体验丰富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中学生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中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自尊心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中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有的中学生开

2、始了恋爱,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 由于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中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中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中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同时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绪,如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人明明是厌烦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或不在意的态度,也会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豪情万

3、丈。 作为天之骄子的我们,作为国家的希望,未来的人才,应是充满信心和蓬勃朝气的。但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面临的心理负荷却越来越重。情绪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心理疾病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对环境适应问题。经过数年的寒窗苦读,刚进中学校园的中学生常常会“自我感觉良好”,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 发现“天外有天”、“强者更有强中手”之后,不仅自我感觉一下子消失,还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些学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会产生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沉默寡言等问题。这样在长期的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下最终

4、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其次是人际关系协调问题。当代中学生个性比较强 ,强调自我意识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处理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松。有的中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 孤芳自赏 ,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 再次是承受挫折能力问题。目前在读的中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挫折。在进入中学之前,他们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父母的掌上明珠。多数学生只能接受表扬和赞许,而无法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批评。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时 ,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甚至会怀疑人生。

5、贫困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评价正确;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健全;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勇于面对现实;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方法得当等。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作用最强烈的因素,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代医学证明,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 可能导致不少疾病,如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情绪问题不仅会使中学生身体上会出现病症反映,还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积极的

6、调节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调节则会降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且消极调节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引导中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特点,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当代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就要先冷静下来,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

7、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看电影,打球,找朋友聊天等,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为了减少内心失望,找一个借口或理由,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

8、。摆脱烦恼,缓解矛盾冲突,消除抑郁和失望,达到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中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面情绪时,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藏在心底,进行适度的宣泄。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或是通过写日记的办法将负面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尽情发泄一旦发泄完毕,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负面性情绪得以缓解。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负面性情绪时,要有一定的自制力 , 不能随便发泄,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要把握“放松自,利己利人”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