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赴光明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赴光明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南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中南大学赴长沙市光明村开展关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学 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1003班 负责人姓名: 闵 杰 参与者姓名:闵杰、熊华亮、陈淦炯、朱晓睿、李亚男、袁新雄、肖丹、陈黎、缪昌志、欧振雄、张世荣 团队类别:R学生自主联合组建的团队项目类别:R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中南大学二一一年十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长沙市光明村开展关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报告团队类别:R学生自主联合组建的团队项目类别:R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团队及报告书编写人基本情况团队情况团队名称中南大学赴长沙市光明村开展关
2、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光明村参与人数11人活动起止时间7月18日7月23日预算资金3885元是否愿意在未获得学校资助经费的情况下自筹经费立项是团队组成本科生数硕士生数博士生数指导教师人数随团教师人数101020团队成员姓 名学 院专业年级学 号队 长闵 杰材料院材料1003信息员熊华亮化工院09硕化学工程安全员陈淦炯材料院材料1003财务员朱晓睿材料院材料1003记录员李亚男材料院材料1003袁新雄材料院材料1003队 员肖 丹材料院材料1002陈 黎材料院材料1003缪昌志材料院材料1003欧振雄冶金院冶金1006张世荣资安院 安全0901 如何在
3、“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望城县白箬铺镇光明村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全市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示范作用。本着“取自于民而用之于民”的理念,为掌握新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指标,2011年的暑期我们实践调研团队深入该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旨在深入当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报告脉络:A、活动背景及意义概况B、前期准备C、调研内容及当地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方案D、活动开展及进行E、活动总结(即调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F、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查阅资料给出的建议G、调研活动后的点点滴滴及队员感想H、成果I、后话及寄语附件一:采访记录表附件二:问
4、卷附件三:光明村村官指导附件四:湖南省长沙市光明村考核指导指标A、活动背景及意义概况一、调研背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城乡规划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强和改革创新城乡规划。尤其是大家都能够切实得到回报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我们不难发现:城乡基础设施
5、建设是推进城乡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三)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在当前“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四)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二、调研目的:为了了解收集我国有关农村综合改革、农村教育、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
6、设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跃我院学术氛围,丰富和积累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信息资料,利用暑期开展此次大学生新农村建设调研活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学习经济理论的同时,有必要到实际中去体验、磨练。关注民生,关注农村。将学习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思考现实社会经济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经济政策决策设计者及执行者出谋划策。三、调研意义: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成之后是否是取之于民而用之民,村民对村委会及城建部的利民政策能否有正确的认识等都将成为我们本次实践的
7、探讨课题之一。为此,我们材料院以材料1003班为服务主体,联系到中南大学化工院的09级研究生以及兄弟学院的同学一同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发扬民族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大学生为祖国基层乡村的经济建设献谋献计。同时将实践地域的先进理念带向全国。活动结束后,通过新闻稿件、实践报告等材料向各媒体投稿,同时还可以通过微博、腾讯qq、济溪等国内知名环保论坛转播,以最大的可能扩大范围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投身到生态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中来。四、调研对象:农村基层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民政、教育、合作医疗、公共卫生);乡村管理机构(村委会);农户。五、对象的基本面情况: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8、望城县白箬铺镇,属于长沙大河西先导区,金洲大道贯穿该村。金洲大道在望城县境内长度12.42公里,被称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路”,是先导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走廊的重要载体。金洲大道沿线风光秀丽、环境宜人,保持了原生态的田园风貌。金洲大道通车后,为光明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光明村以其独有的自然山水特色和区位交通优势,赢得了政府领导、投资商客的青睐。借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为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光明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基地,打造“具有湖湘特色、集休闲、渡假、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庄第一品牌”。光明村位于湖南省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西与宁乡县毗邻,距长沙市15公里,金
9、洲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7.13平方公里,42个村民小组946户,总人口3405人。村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田、山、水、土”特色分明。2008年申报县级两型社会示范村。2009年2月,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金洲大道沿线打造成湖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第一品牌”的要求,将光明村纳入白箬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并率先启动“两型村庄”建设。光明村位于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面积8.5平方公里,共42个村民小组、946户、3405人。光明村原是一个地处偏僻、相对封闭的山村,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2006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为改变
10、光明村的落后面貌,市、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曾在此办点扶贫。2008年8月,随着金洲大道的建成通车,一条自长沙至宁乡的高等级公路穿村而过,光明村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凸显出来:这里距长沙城区只有20多公里,处于长沙半小时交通圈内,交通十分便利;保持了原生态的青山绿水、田园风貌,自然环境优美;村民思想淳朴,渴望改变落后面貌,具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基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光明村作为田园风光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联系指导,力争将光明村打造成为长沙乃至全省最优美的乡村。自2008年9月开始规划建设,到2009年5月31日光明生态产业园正式开园,光明
11、村新农村建设的雏形初步显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省长周强等领导先后来光明村视察指导。5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深入光明村调研后指出,光明村条件不错,建设理念很好,要致力打造湖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的新农村建设第一品牌。6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七套频道以光明村“农家乐”,三管齐下乐农家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新农村建设“光明模式”。光明村建设启动后,按照“两型”的要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本地民俗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了建设“生态人居、创业家园、度假天堂”的目标和“整
12、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重点突破、打造亮点、连片推进”的思路;以“政府强力推动、农民自主建设、实施市场运作”的模式,在实现自然资源商品化、农村设施现代化、村庄环境生态化、旅游服务优质化”等方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按照示范“两型”的要求,深入向农民群众进行了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理念的宣传,帮助群众在改变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及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更新了观念;在保护和开发建设中美化了环境、培育了产业、打造了品牌、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B、前期准备1、开展前的计划:1、进行实地全面考察,了解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相关情况,掌握一手资料,为问卷准备相关的问题。2、问卷发放,尽量争取
13、更多的当地村民如实填写,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效率要高,要尽量的反应村民的真实想法(尽量不要打扰到村民的生活作息,以免引起不便)。3、走访村民、当地村委领导等,了解掌握相关的信息,注意询问的言辞和语气,以及当地的风俗,避免问题带有不礼貌的因素。4、进行环保知识当地巡展、环教宣传等,尽量采取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村民乐于接受,避免引起村民的抵触情绪。5、提出合理运用当地基础设施助产业高速发展的方案供当地政府参考。6、宣传红色革命事迹,整理成册后在当地开展小型宣讲会进行宣传,向党的90华诞献礼。2、调研准备的问题及材料:(一)关于农村道路建设情况的调查1、目前所调查的乡村(自然村、行政村)的道路基本情况(1
14、)本村人口情况(总人口、性别比例、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等)?(2)村内道路是否进行了规划?路面是否硬化?(是柏油路面、水泥路面还是其他路面)(3)村内道路规划和建设的长度?村内道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总额?资金来源渠道及其构成比例?2、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村与乡镇之间道路建设基本情况:(道路规划和建设的长度?道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总额?资金来源渠道及其构成比例?)3、目前农村中的农民对农村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怎样?最希望政府做的事是什么?4、你能够了解到的其他农村公益基础设施还有哪些?其投资建设和日常维护的资金来源情况。(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查1、目前所调查的乡村(自然村、行政村)的
15、农业水利设施基本情况本村农田水利基本情况(可灌溉耕地面积?旱地面积?灌溉水井数?灌溉水渠长度?)2、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利用情况(1)近5年来,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运行是怎样进行的?维护运行费用如何筹集?每年的维护运行费用是多少?是如何使用的?(2)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益怎样?利用率有多高?3、农民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成本?需要支付的费用有哪些?平均每亩耕地每年使用水利设施需要花费多少?4、农村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哪些?有哪些筹资方式?5、各级政府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政策有哪些?每年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出有多少?6、你调查了解的村子近几年来争取到多少政府对本村的农田水利
16、建设投资?(三)关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的调查1、目前所调查的乡村(自然村、行政村)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1)本村人口情况(总人口、性别比例、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等)?(2)村内是否有诊疗所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业的医疗卫生人员的人数?专业技术资格和学历情况?(3)村内诊疗所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管理、资金投入状况?(4)村内诊疗所日常收入和支出情况?主要的医疗服务范围?2、本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情况(每人缴费金额、全村总的缴费情况等)(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者患病医疗费报销情况(门诊、住院医
17、疗费的报销金额、报销比例)(4)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有哪些希望和要求?3、农民对政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通过哪些渠道了解?能够了解多少?4、目前农村医疗保险的开展情况。(四)关于农村养老保障情况的调查1、农村村民养老基本情况(1)目前农村人口中,老年人(60岁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2)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依靠什么养老)?(3)观察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生活需求2、农村五保户基本情况调查(1)农村五保户的人数?供养方式?(2)农村五保户的生活来源?乡镇政府、乡村组织对五保户的供养标准?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情况调查(1)农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2
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补助的标准?全村领取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补助总额?人均金额?4、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执行情况调查(1)享受农村医疗救助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2)农村医疗救助政府发放的标准?全村领取政府发放的医疗救助总额?人均金额?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情况调查(1)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缴费的资金来源?(3)目前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人数?领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具体用途?能否满足养老需要?(五)关于农民家庭收入支出情况的调查1、全村总人口?总户数?平均每户人口?2、全村耕地面积?(亩)人均耕地?(亩)3、你所调
19、查农户家有几口人?耕地面积?人均耕地?4、家庭的收入来源?来源于土地的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5、家庭年支出总额?主要的支出用途?用于土地的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比例?6、每年领取的来自政府的农业补贴有多少?具体包括哪些补贴?补贴的标准?7、对你所调查的农村农户收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农村农民家庭收入分布情况的相关数据信息。8、对你所调查的农村农户家庭支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总结农村农民家庭各项支出分布情况的相关数据信息。9、调查了解农村家庭支出消费的需求倾向。农村调研注意事项1、坦诚、平等与调研对象座谈交流。2、客观、真实反映当前农村实际情况。3、了解、宣传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4、科学、
20、合理汇总收集的资料信息,形成调研第一手材料。5、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价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政策。6、注意安全。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制作了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附上附件2。C、调研内容及当地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方案(一)调研内容: 1、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着手从农村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业生活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这个大方面展开调查。 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研村民对当地生活基础设施使用的满意度。 3、走访村民,通过交流了解他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并获得第一手资料,听取他们合理意见并做好相应的访采访记录
21、。 4、开设课堂普及农民科学素养,为他们带去先进的助产技术及思想,大力发展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利用沼气发电,发展风能或太阳能的道路信号灯,建立分类垃圾回收处理站等) 5、考察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网络及其他设备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征集合理的宝贵意见。通过建设良好的道路交通网络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及集体经济产业。 6、造访当地的相关水利机构,考察当地面临干旱及洪涝时的应对预案尤其是当前百年一遇的干旱现象的应对措施。 7、深入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集思广议,并为下一步走访村委做好意见整理工作。 8、走访村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的使用及维护问题、未来规划及相关扶持政策
22、等,并做好访问记录。(附3表) 9、活动总结并整理所有的材料,做好第二步的宣传活动。 10、利用机动时间向村民传达最近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及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党的精神传达给红色革命老区的人民,并收集红色革命时湖南的革命运功。整理成册后作为礼物向党的90岁生日献礼。(二)大力宣传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城乡一体化前进的关键作用: 1、利用前期的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出当地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重要性,拟定解决部分村民不能充分利用公共设施问题的最佳方案。2、通过在当地村委公告栏、制作横幅、海报、行为艺术展、实地讲解交流等方式宣传海报知识,倡导大家共同关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使用创
23、造高产(三)成果推广: 1、联系校内外媒体,撰写新闻稿件,及时投稿。充分利用湖南长沙的主流媒体进行深入报道。 2、通过图片站、行为艺术展等方式在当地进行“科学使用基础设施、合理安排产业建设”巡回展出。 3、利用微博、腾讯qq、济溪等知名环保论坛等转帖宣传长沙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光明村。 4、撰写实践报告,出队员文集等等。 5、联系长沙市相关的城乡建设部门,并对相关的调研成果进行资源共享。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四)实地考察发现: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因此光明村按照城市的标准、内容进行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城乡公共及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城乡
24、二元分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物质保障。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格局。光明村与相邻的友仁村仅一路之隔,交通上以光明大道作为规划区主干路,联系南北两个功能片区,加强金州大道两侧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的安全。在市政设施方面,给水、电力、电信及燃气方面参照镇区标准进行配置,纳入场镇服务范围;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充分考虑光明村村民和游客的需求,同时与商业、旅游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在政府的正确规划扶持和民间资本的热情参与下,光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进步,村民的生活有了更大便利。截止目前为止,光明村已完成各级投八1 200万元投入民间资金1 6
25、00万元,建成了环绕光明大山的特色自行车道、8条步行登山道,配套安装了环保太阳能路灯,新建了以游客接待中心为主的地标建筑,正式对外开放了20多家特色农家乐。光明村建设不仅在实施层面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政策层面上也有了巨大的创新。光明村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正式登记注册的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800亩水面、1 400亩旱土、4 000亩山林以土地流转合作社为平台,采取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实行集中流转。(五)当地政府的重要决策(即四个坚持): 坚持民居改造与传承湖湘文化相结合。在实行民居改造时充分体现乡土风俗民情,强调“湖湘文化”特征,坚持不大拆大建,只是按照屋面、外墙、门窗、扫脚“四统一”要求进行
26、“穿衣戴帽”改造,节约了大量资源。同时,宅内进行了改水、改厨、改厕,院内整理了菜园、花园、果园,环境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通过民居改造,形成了古朴典雅、具有“湖湘风格”的古韵特色风貌区,实现了整个村庄的提质。还建成中国第一幢拼装式节能环保别墅,真正实现了“家居生态化、设施现代化”。77户改造后的民居,一色的青瓦白墙、朱门木窗,体现了简洁素雅、整齐大方的湖湘民居特色,与光明村的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相协调。 坚持生态优先与改善基础设施相结合。过去农村搞建设不很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动不动就挖山填塘。光明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环保、自然的理念,每个细节都注重保护原始自然生态。乡村旅游公路、自
27、行车道和登山游道都依山顺势修建,做到“不填塘、不挖山、不砍树”,完成了残次林改造补植树苗1200株。推广生态能源,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登山游道路灯、自行车道灯都使用太阳能,群众做饭用沼气,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建垃圾处理站1座,安装垃圾桶80个,配套垃圾清运车4台,完成乡村清洁工程22户,垃圾分类集中处理,而且建成了村庄污水处理系统。 坚持外力推动与激活内生动力相结合。政府“以奖代投”加大投入,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光明村每改造民居1户市财政奖励3万元,县、镇配套奖励1.8万元,使民居改造迅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82户主动申请改造民居,
28、85%的农户主动完成建新拆旧工作,拆除旧屋54栋、围墙8处,主动敲破水泥坪地建成生态绿地和庭院绿化带。对农民办“农家乐”缺乏资金的,财政提供3年贴息贷款8万元,目前,全村共申办“农业乐”50多家,成为一批农村能人创业致富的“孵化器”,实现了“遵循自然改造,顺应民心发展”。 坚持产业发展与对接城乡消费相结合。光明村依托省会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坚持以服务城市为主题对接城乡消费,找准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流转出去的土地主要用于葡萄、荷花、蔬菜的种植和建设自行车训练比赛场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并带动游、玩、吃、住、购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29、建设支出状况: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和村民自建两种方式进行。政府主导为主要建设方式,通过招标方式组 织实施,由中标单位负责建设项目的管理、材料采购和施工建设。村民自建方式在乡镇近两年实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农户参与建设积极性很高。根据调研的情况,通过农户投工投劳折资、农户自筹资金以及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建设的项目占已实施项目的 43% 。1、在农村道路建设方面,2009 年至 2010 年,农村道路建设共新修道路3条,总长度 49.5 公里,总投资 1594.5 万元。其中,2009年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 1100 万元修建公路 29 公里;通过区
30、级配套资金 70.5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折资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 43.5 万元。2010 年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 226 万元,农民自筹 154.5 万元修 建公路 15.8 公里。截止 2010 年,乡镇主要道路铺筑 率已达到 96%,有效改善了乡镇乡村道路通行状况,初步形 成了村村相通、支干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为乡镇经济发展 奠定了良好基础。2、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方面,2009 年落实人畜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 344.9 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资金 116.8 万元,农户自筹 58.4 万元,“一事一 议”奖补资金 174.7 万元;2010 年落实的人畜安全
31、饮水建设项目,共投入资金 478.9 万元,其 中国家投资 274.3 万元,农民自筹 204.6 万元。通过两年的 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 6404 人安全饮水问题。 3.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方面,2009 年至 2010 年,新建成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方面 2 沼气池 155 户,沼气服务站 10 个,共投资 68.125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23.25 万元,地方配套 2.25 万元,农民自筹 42.625 万元。截止 2010 年底,乡镇共建成沼气池 1655 座。4.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2009 年至 2010 年, 共投资 102.6万元。渠建设项目总投资 48.7 万元,其中地方自筹 2.9
32、6 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26.8 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 政奖补资金 19 万元; 2.04 公里支渠项目总投资 37.7 万元,其中地方配套 24 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7.7 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6 万元; U 型渠建设项目总投资 65 万,其中村集 体自筹 0.4 万元,群众筹资筹劳 39.2 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5.4 万元。 5.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方面,2009 年至 2010 年,共投资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方面 111.9 万元进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2009 年光明村文化 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总投资 33.4 万元,其
33、中村集体积累投资 10 万元,农户自筹、投资投劳折资 13.7 万元,“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资金 9.7 万元; 2010 年光明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 目总投资 78.5 万元,其中地方自筹 6.5 万元,群众自筹、 投工投劳折资 49 万元,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23 万元。6.集镇建设方面,2010 年,镇政府通过积极招商引资,投资 150 万元对集贸市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目前已 3 完成市场场地硬化、集镇上下水建设、装菜台修建、办公区 修建,计划年内投入运营。(七)主要进展和实施效果:近年来,光明村人民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在农业方面,以沙河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着力
34、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站能人大户,现拥有各类示范园几十个。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小村庄、大战略”指导方针,按照长沙市西城区的框架和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为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采用“拓路带房、房地生财、聚财建镇”和出让开发权的有效办法,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主要街道全部实现水泥化,供水、供电、供气、供奶、信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程控电话、有线电视进入寻常人家。村庄还建有大型停车场3处,宾馆、饭店、
35、休闲中心等生活娱乐设施多处,新兴的卫星村庄框架已基本形成。经过近当地乡村政府的努力,光明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已大为改善,“谷地休闲养生区、农业观光体验区、山地旅游度假区、滨水生态休闲区”等四大区已具雏形。着力加强了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目前,全村已有77户村民按“湖湘特色、古朴典雅、风格一致”的规划进行了民居改造,54栋破旧房屋和8处有碍景观的围墙已经拆除,85%的农户完成了住房拆旧建新工作;77户完成了庭院绿化设计、38户完成了庭院绿化,5处大面积公共绿化美化工程已竣工,新近绿化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一期残次村改造和道路绿化美化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全村已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2台、新建沼气池
36、125个、建好电话亭5个,新建停车场6处,太阳能路灯、农户庭院射灯已安装完毕。有序推进了土地流转和特色产业培育。注册成立了湖南省第一家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采取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对全村800亩水面、1460亩旱土、4000亩林地实行了集中流转、开发利用。目前,龙聚福、天露、中粮重科等8家知名企业已进村落户开发,22户特色农家乐已经在协会的指导下开始有序经营。成功实践了机制创新和管理模式再造。在光明村新农村建设中,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形成了财政、涉农部门、民间等多元投入的新格局;创新项目建设机制,对项目专项审批、招投标、资金管理、工程建设等实行了严格把关,确保科学建设,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创
37、新农企合作机制,走出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生产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的新路子,达到了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解放生产力的目的。D、活动开展及进行7月18日上午,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11人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赴湖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望城县光明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光明村领导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在短暂的休息以后,实践队员们就本次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项流程课题调研,结合光明村的实际环境进行了讨论。课题调研主要围绕“新农村,新气象”和“农村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两个方面展开:“新农村,新气象”。当天完成问卷调查;“农村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调研同时
38、开展。下午,小组沿光明大道进行挨家挨户调研,“农村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调研组的成员也参与其中,截止到下午6:00,调研人员共走访农户100多户,收回有效问卷50几份。经过下午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晚上,“农村土地经营专业合作社”调研小组进行了开会讨论和任务安排,决定对光明村进行分批分片调查。全部调研工作于20号全部完成,光明村共有42个小组,940余户,3405人,调研人员足迹遍布整个光明村,共调研走访农户将近300户,收回有效问卷113份。走家访户,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和新农村建设进展,同时帮助当地农村土地经营合作社理事会整理、收集有关资料。在当地农家乐业主的提议下,3名村官助理正在筹划开发一个名为
39、“光明碟谷”农家乐网站,以利用互联网推介光明村农家乐项目。同时,3名村官助理还将自己对长沙市岳麓区农家乐的有关经营情况及经验,介绍给当地农家乐经营业主,同时建议当地成立农家乐协会,努力实现规模经营和特色营销,以赢取更大的市场,我们实践团提出的建议受到当地百姓和领导和好评。通过与当地农民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大学课堂难以学到得知识,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农民交流,明白了什么是当地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挂职锻炼,更让自己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很多地方有待加强。在调研的过程中,调研队员们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克服一切困难,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走访,耐心的跟村民解释疑惑,博得了村民一致好评。村民的热情也让
40、调研队员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也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光明村村委会何先为主任对实践团给予了好评。他指出,通过社会实践团的调查,让他深感当代大学生有知识、有头脑,而且能吃苦,确实能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思维、新思路,光明村需要这样的人才,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到光明村传经送宝,把光明村建设成雷锋故里的新名片。E、活动总结(即调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虽然光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是人民向更美好生活的憧憬依然没被完全满足,从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高达64.5%的村民还不够满意。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医疗卫生保障,文教设施,体育设施等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一
41、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有的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新村建设,平房变楼房,分散变集中,村民改社民;有的把农村社区建设简单地当作一项任务被动应付,在领导精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投入不足,缺乏主动性;有的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效存有顾虑和猜疑,片面强调稳妥,甚至等待观望,推进工作力度不大。二是农村社区建设缺乏详细性规划,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农村社区建设详细性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意见,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和补助标准规定不明确,与城乡统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各类规划衔接不到位。同时,还涉及到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繁琐、收费高等问题,致使乡镇和村级
42、压力加大。三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普遍缺乏。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乡镇,由于乡镇财政比较紧张,导致农村社区建设对开发商的吸引力不大。尽管有的县市区出台了有关政策,提高了土地挂钩增减用地补助标准,减免了县内各类建设规费(包括农村社区建设各类规划行政事业性和基金类收费)的项目,但这一补助资金仍然不能弥补公共设施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的缺口,制约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四是部分农村社区服务效能不高。农村社区服务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设置的服务项目除民政、计生、社区卫生和警务等业务量较大以外,个别项目长期没有业务,形同虚设;服务方式、手段单一,基本上是坐等上门,网络化、巡回式服务、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等方
43、式没有得到较好运用,社区整体运行服务效能不高。五是社区管理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多数农村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乡镇撤并后的机关富余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能力和工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导致社区人员对所承担的任务、职责等不清晰,服务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六是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社区管理服务与村委会、管区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农村社区与乡镇、村、工作片、业务部门之间,以及驻地村与其他村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在人员管理、业务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出现扯皮现象。有的工作人员既有镇上工作,又有工作片的任务,还要兼职社区岗位,很难做到三者兼顾。社区化后土地有序流转、社区居民
44、就业、社区居民农机具存放、社区垃圾处理、社区管理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F、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查阅资料给出的建议(一)切实提高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和根本利益,涉及农村基层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各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整村迁建、合村并点建设农村社区,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诸多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与集约利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通过配套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服务中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集约化、一体化的统一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有
45、序流转和规模经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为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盘活农村存量土地,有效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制约。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引路、现身说法,使广大群众认识社区、感知社区、认同社区,形成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踊跃支持的农村社区建设浓厚氛围。(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加快研究制定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详细规划,制定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办法。要把农村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本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农村地域特点、资源配置、
46、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注重为群众多留绿地和活动空间。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村情和群众的愿望,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达标评比,不搞“倒计时”,不搞形式主义。(三)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破解资金瓶颈。一是设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各级每年度都要安排一部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用于农村社区建设,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开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整合市级各项资金。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将市级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土地整理、农村“五化”建设和社区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扶持资金,集中整
47、合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补助资金由市财政统一拨付,建成验收合格一个,补助一个。三是充分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逐步扩大挂钩范围和规模,对腾空土地复垦后腾出的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市统一控制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归项目所在县使用或由市调剂使用,并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四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兴办为社区产业发展配套的各种项目,鼓励村集体利用留用地发展物业经济,利用集体所有土地、农业生态等资源,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农产品开发、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项目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变“输血”为“造血”。五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可以采用补助、贴息、奖励、收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各级财政资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