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试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考试考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一下学期中国哲学史考试复习要点1)“元会运世”的宇宙演变律:邵雍将天地生成和变化的过程分为元、会、运、世,以此为宇宙历史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代表自然史的一次生灭,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皇帝王霸”的社会历史观:邵雍将人类历史按皇、帝、王、霸分为四个阶段:“三皇”之世,以道化民,故尚自然;“五帝”之世,以德教民,故尚让;“三王”之世,以功劝民,故尚政;“五霸”之世,以力率民,故尚争,历史的发展表现为一个退化过程。3)张载气学:以“气”为最高范畴的哲学。张载的气学,与理学、心学一起构成了宋明理学(道学)的主要学术流派。气一元论的
2、本体观:“太虚即气”理论前提:对佛道两家的批判张载正面提出了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太虚即气”。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春在的实体“气”。气是绝对的、永恒的,它有聚散而无生灭,聚则成万物,散而为太虚,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聚散正是一切具体事物生灭的内在根源。“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于“气”,无形的“太虚”也是“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张载为了对气的属性有深入认识和规定,还引进了几个概念:“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1、“神” :阴阳又相互结合,变动微妙不测“神”;2、“气”:气有阴阳的对立,相互推
3、动,逐渐转移“化”。“一物两体”的辨证观宋代封建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斗争。张载比较注重实际情况的观察,因而对于事物现象中矛盾对立有认识,在反对佛老的理论活动中,发展了易传的辩证的宇宙观。“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地所以参也。”气是一个统一体神妙不测、变化运动的根源。物质世界是自己运动,又包含两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变化无穷。“参”,自己变化的。(一)张载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作用。1、物质世界的本性就存在于其对立面,因其是两方面的对立,故相互作用,对立本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相互结合。“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无非是阴阳两个对立面
4、相互作用的结果。“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阴阳,物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矣。”2、对立面互相作用的内容。“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永恒性。对立面的学说反对了佛教把世界的本性归之为绝对静止的思想。(二)对立面与统一体的关系。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如果对立面不在统一体中,则对立的两方面也就不会相互作用了。“两不立,则一不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对立面尚未分化和相互融合的
5、状态,因此,又把阴阳二气的统一体称为“太和”。(三)变化的两种形式:变:“变言其著”和化:“化言其渐”。 “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四)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这是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肯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五)对立的两方有一个斗争的过程。“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总的来看,张载的辩证观看到了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源泉,但没有认识到“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是绝对的”这一面。他看到对立双方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但
6、是他并不认为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把融合的统一看成最高理想。唯理论的认识论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形质万殊,都源于“气化”,而事物万殊又是造成人的认识不同的根源。“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一)认识与外物的关系。肯定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 “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外物是感觉的源泉。 “人本无心,因物为心”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以外侮为根据的。“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人的认识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必须穷究万物之理,“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驳斥了佛老唯心主义认识论上从
7、感觉出发“因缘天地”,不懂穷理的错误。(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作用问题。1、感性认识是耳目等感官从外在世界得来的,“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意识到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2、仅仅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不足以认识真理:“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已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即是说,无限的客观事物和个人的有限的感觉能力之间是有矛盾的,若局限于感性认识,就谈不上“穷理”、“尽性”以至于认识整个世界。3、“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则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所谓“大心”,即指发挥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8、(三)两种知识。1、见闻之知感性认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2、德性之知以理性为基础超经验的知识:“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特点有三:第一,不依靠感性认识;第二,德性所知,就是关于天道的认识,即天德良知;第三,这种认识不依靠感觉经验,主要依靠道德修养。“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尔。”第四,虽然不依见闻,但还是依托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评价:反对了佛教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不靠感觉经验就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倒向了唯理论神秘主义;在认识论方面,他肯定认识来源于外界,又认为“穷神知化”的认
9、识不依靠感官,其原因在于不能解决比感性高一级的理性认识的来源问题。“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见下个考点)4)张载“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一)人性二元论与气一元论。1、天地之性万物都是气凝聚而成的,人也是气凝聚而成的,气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善的来源。2、气质之性人生成以后,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的不同,身体条件彼此不同,每个人又有其特殊形体和本性。“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仅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认识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没说明人的本性与社会关系之间联系。)(二)天赋道德论与变化气质的提出。1、天赋道德论。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
10、,凝释虽异,为物一也。”。2、变化气质的提出。人的不善来自于“气质之性”,人的气质有好有坏。气质不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为学日益,自求变化气质。”(三)泛爱。1、人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是与一切人与物相同的,就会泛爱一切与物。“性者万物一源也,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具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就是说人只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与他人相同,便能够超越自己的有限状态而进入一种“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人生境界。2、这种境界,张载在西铭中概括为“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宇宙万物皆由一“气”而成,那么人与万物就是一体的,天地就可以视为我的父母,则民众就是我的同胞,而万物则是我的朋友
11、。从这个立场出发,敬养老人、抚育幼小、帮助弱者等事情,都与自己有着直接关系,为自己的分内之事情。至于,自己的存亡祸福,则不过是大化流行,应泰然处之,无须为之忧虑。(从形而上学的层面论证了人的存在价值,提出了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理念,可以看做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新发展,对后世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5)“理一分殊”:朱熹与前人不同的特点是提出了“理一分殊”(理一元论)。其意思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理摄万理,即理是一个,是本源,但它可以贯彻到一切领域,如月亮是一,它可以散而为江湖河海之万月,分开来,每一物之理就彼此殊异,即各有特殊的质。但每一方面,万理又归于一理,犹散在江湖河海的万月其本乃是
12、天上的一月。(月印万川)(理物关系)理一分殊”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但“理一分殊”还有特定的社会内容。他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成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这里“理一”实际说的是封建伦理原则要贯彻到一切领域;“分殊”就是说封建社会存在等级,每个人“所居之位不同”,就应该遵循不同的理,君为仁,臣须敬,子须孝,父须慈,安分守己,这里体现了朱熹将“理一分殊”的政治根源。(理事关系)6)知先行后(从格物致知上发展而来)朱熹的三个论点:1、知先行后;2、知轻行重;3、知行互相依赖、影
13、响。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和行如眼与脚的关系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追问:知与行谁先谁后,孰轻孰重?朱熹则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先知得,方行得”。对“行为重”,朱熹解释道:“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尚知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知而不行是知得不深,只有亲身履历之后,才知得清楚真实。他的知指义理,即封建道德方面的认识,不是今天解说的科学。而行指封建道德标准所做事,即“道德践履”,不是今天所说的科学实践。关于朱熹理学的补充:人性论(“天命之性”道心和“气质之性”人心、心统性情),修养论(主敬说
14、)7)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学者吕祖谦希望通过学术讨论的方式辨别朱陆之间的异同,调和朱陆之间分歧邀请南宋二人来鹅湖寺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我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但这场学术交流盛会,因双方分歧太大,难以沟通而告终,不过事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尊德性与道问学“简易”与“支离”1.“血脉”与“章句” 2.“减担”与“增担”3.“顿悟”与“渐
15、修”4.“乐学”与“苦学” “知”与“行”8)王守仁思想演变的“前三变”和“后三变”:以“龙场悟道”为界线,分为前、后“三变”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始由“泛滥词章”,再到“遍读考亭之书”,转而“出入于佛、老”,是为前三变;第二阶段始由“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以默坐澄心为学的”,到专门倡导“致良知”之教,再到居越讲学,“所操益熟”,是为后三变。泛滥词章 遍读考亭之书 出入佛老(步入心学) 龙场大悟:王守仁顿悟之“道”,即吾心之道,意谓圣人之道先天地固存于吾心,不必外求,所以吾心即道。这便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了“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从此王
16、守仁开始发明“心即理”的心学命题,为其“知行合一”说的创立准备了理论基础。龙场悟道,正是王守仁由否定朱程理学而飞跃到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之关键。倡“知行合一”:成功地迈出了独创心学思想体系的第一步。专主“致良知” 创立姚江学派 9)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1、何谓“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意念显发。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和思想意念和意念显发的关系。2、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论的目的:一是除恶,二是扬善,即必须知善而行善,知善体现、落实在行善的过程中,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是看他掌握多少道德知识,而是要根据他的
17、实际所为。3、知行工夫,生知安行(圣人)、学知利行(贤人)、困知勉行(常人)。10)王守仁的“致良知”:何谓良知?即天赋道德意识,王阳明解释为理学中的“道心”,认为它是人心固有的“本然之知”,是善恶、是非的终极标准,为人心所固有。既然人人都有良知,若将其实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圣贤了。圣贤并不难为,若良知发行处,“满街都是圣人”。而一般人之所以无法成贤成圣,则在于其私欲太重,蒙蔽了自己的良知。因此,要想成为圣贤,就必须保持和贯彻先天固有的良知,不断“改过迁善”、“胜私复理”,从而使良知充分显露,这就叫做“致良知”。“致”有两层含义:一是去蔽;二是推致,就是将发于良知之是非好恶推
18、致于事事物物之间。致良知的途径:一是静处体悟,二是事上磨砺。11)泰州学派:明代中后期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的一个学派,因该派的创始人王艮为江苏泰州人,故得名。代表人物有王艮、罗汝芳、李贽等人。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学派的思想旨趣:平民阶层的思想代表;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理欲之防的松动 (一)、“百姓日用即是道”(二) “安身立本”。从“安身立本”的理论出发,王艮强调维护人的尊严,把身和道都视为“至尊者”,实际上是维护和满足个人的自然本能。人性论方面,王艮认为人心本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快乐。1
19、2)李贽的“童心说”与异端思想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满足天下之民的物质生活欲求,“使其各遂其生,各获其所愿有”,才是真正的善。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批判因循守旧、偶像崇拜、盲目尊孔的文化迷信和缺乏独立思的弊病。“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即真心。当李贽否定孔子的是非标准的时候必然也会引进一个新的是非标准,这个童心就是新的是非标准。所谓“童心”在这里正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其归结为“一念之本心”,但不同于王阳明的道德本心,而只是表达个体
20、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李贽思想的反封建性质,最主要表现在对这种私心的成人上。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檄文。童心是真心,纯朴真率,天然椎拙,未经雕饰,未经习染,未经毒害。因而,文化与制度都应该深刻反思,先怀疑与审判,对照当下现实,实事求是,摒弃虚假,重拾自信,以童心出真见真知,以真心证道,以真心印天心。13)方以智“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方以智把古今中外的学问知识概括地分为三大类别:“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政治学)和“通几”(哲学)。“通几”:指哲学。“几”:指细微的变化,亦即事物运动的内在源泉。“通几”: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质测”:指自然科学。
21、1、“质”指实物;2、“测”指考察。“质测”即对于实际事物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宰理”:指社会政治学。“问宰理,曰:仁义。问物理,曰:阴阳刚柔。问至理,曰:所以为宰,所以为物者也。质测研究物理宰理研究“治教”通几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即根本原理“通几”、“质测”、“宰理”之间的关系。1、他批评理学家自然科学精神的薄弱。2、“质测即藏通几”,在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中即已包含哲学的观念,哲学离不开自然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基础。3、“通几护质测之穷”,哲学反过来可以帮助克服各门实验科学的片面和局限,指导自然科学研究。4、质测与通几不可偏废,而应协调发展。14)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22、气者理之依”的宇宙观1、理与气2、“天下惟器”(一)器即具体的东西。“天下惟器”即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东本是实际存在的。(二)道:规律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事物的发生而表现的。世界上惟有具体的事物是实际存在的。1、实在性,表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2、规律性,表示这客观实在的世界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地之变化日新”的变化发展观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命题(一)运动是永恒的,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二)广大的自然是充满了运动的2、变化日新“能必副其所”的认识论1、“能”与“所”(一)外在环境等待认识作用去认识的叫做所(二)认识作用加于外在环境之上
23、而有一定功效的叫做能译(三)能所的分别是本来就有的(四)等待认识作用的是所知,所知有其实体;(五)作用于客观对象上而有功效的是能知,能知有其所能(六)结论:所知本来是引起能知的;能知就必须符合于所知。这是能所的本来关系2、知觉的发生的条件及三因素的关系(一)产生知觉的三个条件:“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感觉器官,精神作用,客观对象,三者相遇,然后发生知觉,前两者为主观对象;后者为客观条件(二)心和感官的密切联系:心固然重要,但心的精神作用依赖于五脏和五官。3、知行问题:行先知后(一)批判程朱的知先行后,批判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二)行在先而知在后(三)知依靠行,行却不必依靠知;由行可
24、以得到知的效果,由知却未必得到行的效果。行可以包括知,知却不能包括行,知是不能脱离行的“习与性成”的人性论1、王夫之肯定古语“习与性成”,习染养成人性。2、自然变化日新,人的身心也“日非其故”,人性也是“日生而日成”的,人的感觉和思想都是变化日新的3、“性日生日成”中,保存了道德先验论的因素。承认人初生时接受了天赋的性的,如果不是日生日成,那初生的天赋是不起作用的。“理势合一”的社会历史观(与自然方面的“理在气中是一致的”,物质世界有客观规律)1、历史进化论:历史是发展的过程,后来胜于往古,上古时代并不是理想的境界,秦汉以后的情况事实上比夏商周三代更好些。eg:三代贵族世袭秦汉郡县制度2、历史
25、发展的理与势(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其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发展趋势中有其内在的规律。(二)“理”与“势”相互统一他讨论了“理”与“势”的问题,提出理势统一的观点。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当作两件事。(三)理势统一的表现方式:势的必然就是理的当然,“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已”。3、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性(由天使然,“天理寓于人欲”)评价: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主观上追求私利,客观上规律与必然趋势在那里起作用。15)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式的学术流派。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证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
26、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出现原因:一是笼络人心。二是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乾嘉学派的奠基人,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璩、胡渭和毛奇龄等人。乾嘉学派,一般说来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皖派则重视三礼中名物制度的考证。16)戴震的哲学倾向(代表作:原善孟子私淑录孟子字义疏证答彭进士允初书)“气化即道”的宇宙论1、气与道:所谓“道”即是其气化,也就是物质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乃是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过程,阴
27、阳五行就是道的实际内容。这样,道就是物质世界的变化过程。2、形上与形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气化的不同阶段,在气之上没有独存的道,“道”“器”都存在于物质性的“气”中。“察分理”与“去蔽”的认识论:1、“理”是每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规律,事物之间的细微区别就是理。2、戴震反对“万物一理”(结合分理)3、“求理”、“明理”就必须求于不同的具体事物“是故明理者,明其分也”,这就叫做“察分理”。4、为什么能认识“理”?(一)客观世界是人的感觉经验的来源,人的感觉器官的形成是以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为根据。(二)“神明”的作用。其为学习的结果。5、“去蔽”(人会犯错)。*私是欲望方面的问
28、题,蔽是认识方面的问题。“蔽”,固执己见,不顾事实。6、理与意见。(一)理是客观真理,对事物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到。(二)不分析事物就有所主张,那只是主观的意见。把主观的意见认作客观的真理,是错误的。(三)理是分析客观事物后得到的,所以是人们共同承认的;意见,则是少数人的主观臆断。(四)他指出程朱的理只是意见而已。(五)评价:分别了客观真理与主观意见;“心之所同然”作为真理的标准是不恰当的。“理存于欲”的理欲观:1、人性包含三方面,即欲、情、知。2.人性本善。人的知觉高出于其他动物之上,所以人性可以说是善的。3.戴震猛烈地批判了宋明道学所谓“理欲之辨”,提出了“理存于欲”。 感情欲望的适当满足就
29、是理,理即在欲中,不是与欲对立的。4.体情遂欲。道德就在于欲望感情得到适当地满足,推而广之,使人人的感情欲望都得到适当的满足,这就是理想境界。17)孙中山的哲学思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社会背景:庚子国变;清末新政;革命与保皇之争。宇宙演化论:1、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2、物质世界进化三阶段:物质进化期(以太电子元素物质地球) 物种进化期(遵“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原则)人类进化期(互助原则)3、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洪荒年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大同世界“知难行易”观:1、反对“知易行难”旧说。肯定行对知的决定作用,以及知的指导性能动作用。2、知、行关系的历史演变:“先行后知”与“知而后行”。3、
30、“知难行易”的内涵:“不知亦能行”与“能知必能行”。4、评价:(一)对知行关系的深入阐发,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知行范畴。(二)局限性:(1)把知行关系机械的划分为三个阶段(不知而行,行而后之,知而后行),对知行作了强制割裂。(2)“知难行易”说有夸大理论的作用,轻视了实践意义。民生史观:1、阐释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社会进化又是历史的重心,归结到历史的重心是民生,而不是物质。”2、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一)政治上,谋求主权独立(二)经济上,“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历史影响: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一方面,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歪曲孙中山的哲
31、学思想,抛起其重科学实践的唯物主义精神和爱人民反封建的民主精华,而对其缺陷加以发挥,建立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愚民哲学;另一方面,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了孙中山哲学中科学实践的唯物主义和爱人民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建立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认识论,并取得民主革命胜利。18)新文化运动中的哲学论争背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没有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没有完成思想文化领域中战胜封建主义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健将:李大钊、钱玄同、陈独秀、蔡元培与胡适等民主与科学文化革命(思想启蒙):锋芒直指中国封建伦理纲常,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主题:“中国何去何从?” 东西文
32、化问题论战1、问题与主义的交锋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李大钊:研究主义与解决问题交相为用,且并行不悖2、科玄论战: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张君劢(玄学派) 丁文江(科学派) 瞿秋白(唯物史观派)3、全盘西化之争陈序经:全盘西化 吴景超:折中派 十教授宣言(王新命、陶希圣等):复古派(中国文化本位论)冯友兰:中西问题实质是古今问题 19)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家指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全盘西化思潮盛行的背景下,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进而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方东美、唐君毅、牟
33、宗三、徐复观等。它与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并称为中国现代三大思潮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思想代表。 20)周敦颐以“诚”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代表作:太极图说)主要思想:其高极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其实不离乎日用之间,其幽探乎阴阳五行之赜,而其实不离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其体用一源,显微之无间,秦汉以下,诚未有臻斯理者,而其实不外乎六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之所传也。宇宙发生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1、提出了关于宇宙形成过程的理论。2、主要
34、思想认为,有象有形的二气五行和万物,都出于原始统一体“太极”,而“太极”亦即无象无形的“无极”。3、太极即气。4、动静观。以“诚”为核心范畴的人性论: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1、这“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2、“诚”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是一切德行的根源3、人们如能体现“诚”的本性,其行为就自然而然合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只是诚表现而已4、周敦颐继承了古代儒家的“中庸”道家“清静”佛家“寂静”的思想,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周敦颐自己解释“主静”说:“无
35、欲故静。”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以天道喻人道的政治论1、利用他的阴阳学说论证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合理性。2、以阴阳学说为根据,设法论证刑罚也是合理的,必要的。21)冯友兰“新理学”的基本点: “新理学”的基本结构:理、气、道体、大全人生境界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中西文化观:中西问题实质是古今问题“真际”与“实际”(哲学与科学的划界)22)特立独行、一代直声的梁漱溟主张用“乡村建设”即发展教育、革新乡俗等方法改良中国社会,是一种文化哲学,其根源为
36、陆王心学及其分化出来的泰州学派、伯格森哲学思想和佛教唯识哲学思想,主要内容为通过中西方哲学、文化比较来论证生命、生活、人心、宇宙的同一,提倡生命本体论和直觉认识论。哲学体系(以“意欲”为特征的哲学体系)1、 宇宙就是生命、生活的天人合一论(一)宇宙为一大生命,生物与社会进化就是宇宙生命(“宇宙之生”)的开展。(二)这种大生命从本质上来看是通过人的生活开展的,也就是说宇宙既是生命的不断延续与生活的永恒运动,两者不可分离。(三)生命与生活是体用关系,生命是体,生活是用。2、宇宙生命核心就是人心的心物合一论:既然生命与人的生活不可分,那么宇宙核心就是人心,也就是主体意识。宇宙的大生命也就是一种没尽的
37、意欲,这种“意欲”是新的自由活动,是生命本能的冲动。(陷入唯意志主一)从唯意志主义出发,梁漱溟最后认为只有“我”才是宇宙唯一真实的存在。一个为“前此的我”“已成的我”,也就是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现在的我”也就是“现在的意欲”。宇宙的发展就是通过“现在的我”对“前此的我”的奋斗实现的。根据这种天人合一论和心物合一论,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对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3、直觉认识论:对宇宙本体的自我认识,不能依靠感觉和理智,而必须靠直觉。直觉是与生俱来的不待旦角和理智而把握善与美的本能,只有直觉才能体悟“宇宙之生”,才能把握“无尽的意欲”。文化问题按照“意欲”的不同将人类文化分为三种:“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西方文化;“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对生活态度不同:西方“向前要求”,中国“回想的随遇而安”,印度“转身向后去要求”。思维结构的不同:西方用其理智研究外界物质,中国用直觉研究内界生命,用感觉研究无生本体。“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第一步西洋文化,第二步中国文化,第三步印度文化PS:内容有点多,嫌多的话自己看着删就行了,错字自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