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2995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一、中国哲学史命题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伯阳父的观点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

2、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 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 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注: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晏婴对齐景公的解释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3、,矛盾双方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4、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

4、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注:老子的这一命题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因而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5、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孔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的生灭。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因而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这一命题认为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

5、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6、墨翟:“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在墨子的观点中,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因而仍然属于唯物主义。 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6、注:本命题的观点揭示了阴和阳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8、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耳目获得的认识不可靠,只有通过思维所获得的认识才是可靠的,因而是一种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的错误。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能够获得知识,显然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的错误。 9、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庄子的这种观点认为有限之中包含

7、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注:在这一命题中,庄子的观点并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是唯物主义。因为他认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可见这种观点只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应当明白:哲学家的观点有时是存在矛盾的;在这几本书中可能是唯物主义,在那几本书中,可能就是唯心主义;在青年时期是唯心主义,在中年时期可能就变成唯物主义了,因此,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

8、体分析,而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10、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11、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认识和实践

9、都很重要,但实践具有更高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12、董仲舒:“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注: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天是有意志、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有欲望的,因

10、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董仲舒认为:“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认为帝王的兴亡都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决定论。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 之答(反应),春秋冬夏之类也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纯属主观的随意比附,实际上是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封建道德属性强加于自然界,把自然拟人化,又反过来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人合一

11、,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3、王充认为“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昌衰兴废,皆天时也”。注:王充的这种观点夸大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性,否认了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因而属于机械决定论的历史观。 “夫天不能故生人,则其生万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 “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 注:王充的上述观点虽然认为人的发展最终是气运动的结果,但他却认为,气有富贵之气和贫贱之气的区别,而一个人富贵之命最终取决于富贵之气,因而这种观点是从唯物论划向唯心论。 14、王弼:“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12、注:王弼的这种观点夸大了静止的作用,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因此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15、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注:范缜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对肉体的关系就象刀的锋利与刀刃的关系一样,没有刀刃,就没有刀的锋利;没有人的肉体,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6、张载:“一物两体,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己”注:张载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1

13、7、东晋时代哲学家慧远论道:“请为论考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注:慧远的这种观点认为薪经过燃烧,化为灰烬,但是,火却由此薪传到彼薪,永不熄灭。同样,人的形体消灭了,“神”也就从这一形体传到另一形体,永恒不灭,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18、程颐:“理也者,实也,本也”。注:程颐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真正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因此把理看成是脱离事物并且创造事物的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程颐:“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虽然承认了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又认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理,因而属于古代朴

14、素唯心主义的观点。 程颐:“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肯定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因而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9、南宋朱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属于辩证法。 朱熹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0、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

15、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陆九渊的这种观点认为万物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内,不需要接触客观对象去获得认识,而只要反省内求就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1、罗钦顺:“理果何物也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己,积微而著,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注:罗钦顺的上述命题认为理就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理,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中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它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2、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

16、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注:王守仁(即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之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本质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3、王廷相:“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 注:王廷相的上述观点把气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最终也是气变化的规律,道和气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4、方

17、以智:“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注:方以智的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 他的观点坚持气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不可能离开气来承认理,因而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 25、王夫之:“体俟用则因所发能,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注:王夫之的观点认为客观实体能引发主观认识的作用,主观认识能作用于客观实体,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样“能”符合“所”,体用一致,名实也相称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王夫之:“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18、。”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王夫之:“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26、中国清代哲学家李恭:“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离事物何所为理乎? ” 注:李恭的这种观点认为有事有物才有理,无事无物便无所谓理,理即在事物之中,理不能离开天事、人事和物事的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离开了事

19、物而独立存在并衍生事物的那种先天的神秘的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7、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注:天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可能长期保持均衡,必有主次之分;主次双方又必然互相“争功”,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28、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二、西方哲

20、学史命题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2、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3、存在三个世界,世界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是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道德等等。4、我思故我在5、世界统一与存在6、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7、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内在根据和现实存在,实践是客观概念自身发展的一个环节。 8、理论把握到了必然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实践观念是从认识观念转化而来的,是认识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和理论一样也具有普遍性。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命题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1、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他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6、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就是他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辩证法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保守性是指它承认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7、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8、无限性是一个矛盾,整个宇宙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有时是有限的

22、,有限是无限个部分的组合,有限事物形态的转化也是无限的。 9、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1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3、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14、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5、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

23、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16、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恩格斯) 17、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有: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18、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

24、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19、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20、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 21、辩证的转化和非辩证的转化,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飞跃,是否承认渐进过程的终断和内在矛盾内在否定性。 22、一切都互为中介24、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5、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26、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

25、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27、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认识也必然是辩证的而也可以从认识中发现辩证法的规律。 28、感性世界又称人类世界、现实世界,原是指能够被感觉到的实际存在,马恩认为实践在感性世界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感性世界的基础29、直观的唯物主义是指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主张直观是生活的原则提供本质、真理、现实在认识论上缺泛能动性原则只是从感性真观的形势去理解课题,没有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30、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泉源,一切知道来自

26、经验、感觉、知觉(列宁)31、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列宁)32、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3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3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35、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

27、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列宁)36、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37、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普遍性的品格是指,实践必须以规律性的认识为指导,科学就是一种自身旋绕的圆圈,而哲学体系则是圆圈的圆圈。38、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39、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 4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4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42、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43、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类的第一个

28、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44、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是一个螺旋式大圆圈,每一种思想则是它上面的一种小圆圈。45、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4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关系,相互转化的,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表现在人的认识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但不是指客观真理是否存在人能否认识客观真理。47、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48、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

29、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这表明1、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由生产力决定。3、生产力体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49、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这表明:1、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2、科学社会主义从未具体描述过未来社会的源景。50、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51、马克思恩格斯遇见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52、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

30、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53、马克思针对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指出:“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他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必竟充当了历史不自然的工具。”这一论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印度社会的发展。54、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有:“(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55、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

31、的条件下创造。 56、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那一个是重点则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5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58、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59、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60、历史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不是群众要去符合思想满足思想,而是思想要符合满足群众的利益和要求。61、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自由则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