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3007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81031编制人熊子龙审定人开设学期1学期计划学时/学分32/2编制时间2011.1审定时间适用对象全院三年制高职学生授课系部全院所有系部已开课程平行课程课程类型理论课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大学人文基础 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2、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有足够的认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精神的追求有充分的了解;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新兴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正确敏锐的审辨能力;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修养;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二、课程目标认识

2、目标: 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人文精神,注重体现人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造就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之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具有一定适应性与灵活性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和运用语文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具有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信

3、息交流等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表1 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理论教学与课时实践性教学与课时第一模块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 百家争鸣2第二讲 史海回眸2第三讲 幼学拾零2第四讲 文学咀华第一节 神话与传说2第二节 诗歌与散文2诗歌、美文诵读2第三节 戏剧与小说2第二模块人与世界第一讲 人与社会2第二境 人与家庭2第三讲 人与环境2第四讲 人际交往第一节 介绍与应答2介绍自己与同学2第二节 求职与应聘2撰写求职信2第三节 演讲与辩论2举行班级演讲或辩论会

4、2第三模块人文与建筑第一讲 民俗与建筑2参观特色建筑2第二讲 宗教与建筑2第三讲 文学与建筑2第四讲 艺术与建筑2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与学情需要选择模块章节进行组合和课时安排。如建筑工程、建筑学、装饰专业重点学习人与世界、人文与建筑等相关知识,可以2+3组合;工程造价、房地产专业突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口语能力的提高,可以1+2组合。四、教学组织设计和教学要求表2 教学组织设计和教学要求学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教学内 容实践性教学设 计中国传统文化101、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能够恰当引用古文阐释自己观点;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古人观点并翻译成现代文;2、利用所学的

5、史学知识,以史为鉴,洞悉事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史学名家,提高阅读史籍的能力;3、明了现代人重温幼学的现实意义;具备人性关怀和人格培养的意识;自觉形成对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先贤的崇敬感。4、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1、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基本观点;2、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脉胳,掌握史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古代幼学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其教育的特点;4、了解上古神话与传说的主要内容和思维原则;了解中国诗歌和散文的总体面貌、表现方式、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掌握小说与戏剧的基本

6、特征,了解小说与戏剧的发展过程。1、百家争鸣2、史海回眸3、幼学拾零4、文学咀华组织学生朗读诗歌与美文,培养学生灵敏的语感人与世界121、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献计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身体力行;2、保持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树立科学正确的幸福观;3、能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关于“绿色建筑”的设想;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4、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能够大胆推介自己,掌握演讲与辩论的基本技巧;能较好地运用这些技巧参加实际的演讲和辩论。1、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个道理;懂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建立现代和谐文化,必须以“诚信”作

7、为道德基础;2、学习古今中外关于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对于建立幸福家庭的重要意义;3、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4、了解介绍与应答、求职和应聘、演讲与辩论的相关知识与技巧。1、人与社会2、人与家庭3、人与环境4、人际交往1、设立具体的语言情境,组织学生简单、准确地介绍自己和他人;2、组织班级演讲会或辩论会,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3、撰写求职与应聘信,为走向职场进行模拟。学时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教学内 容实践性教学设 计人文与建筑1、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继承“崇尚节简”、“因地制宜”的优良

8、传统,使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得以继承和发场光大;2、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影响;3、从小说、散文与楹联中获得文学审美与建筑审美;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透过文学作品再现建筑与社会、人生的画卷;4、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能从雕塑、绘画、音乐、书法中获得建筑设计的启示。1、了解什么是建筑民俗及其在建筑、居住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居建筑的特色并能够理解建筑民俗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2、了解世界宗教的有关知识;了解宗教与建筑的关系;3、明确文学与建筑融合的特点;赏析描写建筑的古典诗词,领悟建筑设计理念;4、了解雕塑、绘画、音乐、书法和建

9、筑设计的关系。1、民俗与建筑2、宗教与建筑3、文学与建筑4、艺术与建筑组织学生参观有特色的建筑,从中发现其中民俗的或宗教的特点,发现它与文学、艺术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人文与建筑的紧密关系,从而担当起建筑者传承文明的重要责任。五、教学基本原则1、人文素质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辩证统一的原则。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2、人文知识的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紧密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要求精要、好懂、有用,着眼于提高综合素质。技能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务实、得法、有效。3、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要重视社会交际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获得和传递信息能力的培养

10、;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着重培养创造性思维。4、阅读、写作和普通话口语训练协调进行的原则。既要提高读写能力,也要提高普通话口语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阅读、写作和普通话口语能力训练要各具特点,相互配合,共同提高。5、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扎实抓好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综合能力。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互促进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文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博览群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要热心育人,苦心钻研,精心设计,悉心施教,努力提高教学

11、质量。7、服务专业教学的原则。大学人文教学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方便,所选内容在学习工作中实用、能用。六、教法与学法1、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首先将每个模块制成多媒体课件,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份讲稿的现象。其次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在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情景中进入领悟人文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最后,形成一套有特色的“人文选讲”教学课件。2、采用模块式教学,减少教师在备课中搜集资料的难度,以便有时间和精力集中深入的研究一些问题,制作课件等。采用专题和讲座的形式授课。3、教师要进行研究型教学,学生要进行研究型学习,变多讲多练为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提

12、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牢固树立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观念。4、重视与其它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与衔接。“大学人文选讲”课程对 “应用写作”和“书法”等课程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照顾到这几门课程的学习需要。要具体、细致、系统地研究它们之间的结合点与衔接点,以带动这些课程的建设。5、以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主,文字资料与视频资料相结合,力求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多样化,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通,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相融通,课堂班级教学与系列专题讲座相结合,打造立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七、考核与评价(一)总体原则采用公正、公平、公开的注重过程的方式正确评价学

13、生,改革考试方法。1、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把他们自觉、热情参与学习的程度,讨论分析问题的准确度,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度等作为评价的具体内容。2、评价模式从注重考试分数转向能力的分析与把握;评价目标从注重概念的掌握转向实际的应用写作;评价主体从单项性转向多元化、交互性;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3、以考核学生基本能力为主,改变一张试卷定结果的状况,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专题调研汇报材料、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情况。考核形式由纸质考试逐步过渡到无纸化考试,实现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阅卷、考核。(二)考核评价方法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从以下两个方面(表1)

14、进行考核,汇总后得出课程整体成绩(满分100分)表1 课程整体成绩表考核类型成绩权重课程整体成绩平时考核1000.5100期末考核1000.51、平时考核平时成绩从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提交作业成果情况、项目考核(专题调研汇报材料、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情况)进行打分,累计得平时考核成绩,见表2。表2 平时考核成绩表考核项目成绩权重(%)考核项目成绩权重(%)平时成绩平时学习表现素质表现(如考勤等)1002070100课堂学习10030作业成果10020项目考核知识100530能力10010态度100152、期末考核表3 期末考核成绩表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权重(%)期末考核成绩知识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0100能力考核学生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70八、与相关课程及教学环节的联系1、在完成好“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与人文综合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形成以大学人文基础为主,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职业汉语等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 2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搭建大学语文教学的网上平台。九、主要教学资源教材:校本教材大学人文基础教程。根据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需要反复筛选精美文章,总体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学院精品课程网站 学院图书馆社科书库 学院图书馆电子书库 教学PPT 网络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