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3600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实验一 简单结构局域网组建与配置 了解一个局域网的基本组成,掌握一个局域网设备互通所需的基本配置,掌握报文的基本传输过程。 1、根据所认识的设备设计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在仿真环境中画出其逻辑拓扑。 2、配置拓扑中的各设备连通所需的参数。 3、在模拟模式下进行包传输路径跟踪测试。 建议实验学时:2学时。 简单的局域网主要由交换机、HUB、PC等设备组建。他们的连接和配置比较简单,本实验构建的简单局域网对应在一个办公室或几个办公室的PC的组网。 实验的参考拓扑图和参考配置参数如图所示。 图3.1 参考拓扑图 表3.1 配置参数表 PC信息 (子网掩码均为255.255

2、.255.0) 主机名 PC0 PC1 PC2 PC3 IP地址 192.168.1.2 192.168.1.3 192.168.1.4 192.168.1.5 缺省网关 192.168.1.1 192.168.1.1 192.168.1.1 192.168.1.1 所属网段 192.168.1.0 192.168.1.0 192.168.1.0 192.168.1.0 根据你所设计的局域网需要选择实验设备。在示例的拓扑中,使用了2950交换机1台, PC机2台。 步骤1 设计一个局域网,并按照所设计的拓扑图进行连接。注意接口的选择以及连线所使用的线缆类型。 步骤2 按照表3.1参数配置表完成

3、局域网中各主机,接口等的配置。 步骤2.1 主机的配置。主机的IP址和网关根据配置参数表分配好的地址进行设计即可。 步骤2.1.1 主机PC1的配置。 主机IP址和网关的配置在模拟环境下有两种方式。 单击拓扑图中的PC1图标。在弹出的配置界面中,选择Config标签,点击左侧GLOBAL下的Settings便可以配置网关。点击左侧INTERFACE下的FastEthernet便可以配置IP址和掩码。 单击拓扑图中的PC1图标。在弹出的配置界面中,选择Desktop标签,在选择IP Configuration ,便可配置主机IP址和网关。 图3.2 PC配置界面 图3.3 Config标签界面

4、图3.4 Desktop标签界面 步骤2.1.2 按例给出其它主机的配置。 步骤2.1.3 实际Windows环境的IP配置。 在实际Windows环境中的“开始”中选择“设置”中的“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窗口中选择“网络连接”。 鼠标右键选择“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在“属性”窗口中选择“TCP/IP协议”, 就可配置相应的参数。这里注意一点:若是静态IP址,则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若需DHCP动态分配,则选择“自动获得IP地址”。 图3.5 TCP/IP属性窗口 步骤2.2 这里交换机具有2层交换功能,不需要配置。 步骤3.连通性测试和包传输路径跟踪测试。 步骤3.1 以P

5、C0到PC1的连通性测试为例。单击拓扑图中的PC0图标。在弹出的配置界面中,选择Desktop标签,选择Command Prompt,键入ping 命令。 PCping 192.168.1.3 注意:模拟环境与实际环境不同。Ping命令的结果不能自动生成。模拟环境下使用Ping命令时,ICMP数据报的传输路径可以在仿真环境中Simulation 模式下察看到,点击右下角Simulation 模式图标,在Event List中便可看到Ping事件,在工作区便会看到传输的包,然后点击Auto Capture 按钮,可以看到包在设备间传输,同时便可看到Ping 的结果。如图3.6。 图3.6 Pin

6、g 命令在模拟模式下的界面 查看结果,如果Ping通则网络正常,Ping 不通,则就要进行故障排查。 步骤3.2 实际相邻的PC机间的连通性测试。实际环境中是192.168.134.0网段,测192.168.134.51到192.168.134.71的连通性。 图3.7 实际环境中Ping 命令视图 注意:这里第一次Ping时不通,是因为有防火墙的阻挡。第二次Ping时,禁用防火墙,则PC机之间连通。 步骤3.3 包传输路径跟踪测试。 交换机上数据报的二层分析。由PC0 发送的ICMP数据报传送到交换机Switch 1时,Switch 1的Fa0/1接口接收数据。然后查看数据中的源MAC地址和

7、目的MAC地址,如果交换机知道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在一个网段内,会将数据报丢弃,无需传送;如果数据报的目的MAC地址不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交换机不知道目的网段,就会将数据报传送到除源网段以外的所有网段;如果数据报的目的MAC地址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交换机就会将数据报传送到相应网段的出口。这是交换机的二层功能。在这里,Switch 1知道数据报的目的MAC地址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Switch 1就会将数据报转发到相应网段的出口Fa0/2。 步骤3.3.1 如上图3.6所示,当ICMP包传输到Switch 1时,可以单击Event List中右侧的Info框在弹出的PDU

8、 信息界面中就可以查看包在Switch 1上的处理过程,也可以直接单击工作区中处于Switch 1上的包进入PDU 信息界面。如图3.8所示: 图3.8 PDU 信息界面 从图3.8中,可以看到一些信息。在图中左侧的In Layers,layer1Fa0/1是接收包的端口。Layer2显示的是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在这一层Switch1查看数据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发现目的MAC地址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则在图中右侧的Out Layers的layer2 中决定将帧从FastEthernet0/2端口进行转发,layer1则在Fa0/2端口中发送数据报。 步骤3

9、.3. 2 在图3.8中选择Inbound PDU Details标签,便可查看进入Switch1数据报细节如图3.9所示。在Ethernet II中可以看到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00D0.BA92.EDA7和目的MAC地址0001.C9A2.2193;在IP中可以看到源IP地址192.168.1.2和目的IP地址192.168.1.3。ICMP显示了是一个ICMP数据帧。 同样在图3.8中选择Outbound PDU Details标签,便可查看出Switch1数据报细节如图3.10所示。在图中同样可查看MAC地址和IP地址等信息。因为交换机依据目的MAC址转发数据帧,图3.9与图3.10并没有什么区别。 图3.9 Inbound PDU Details标签界面 图3.10 Outbound PDU Details标签界面 1、注意接口的选择以及连线所使用的线缆类型。 2、路由器间串口的配置时,不要漏掉时钟的设计。 1、交换机的第一层功能是什么? 2、描述你在实验中的网络设备的规格和性能? 3、默认网关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拓扑图中PC机的默认网关是否可以不设置?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