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3625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实验六 加压溶气气浮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气浮实验系统及设备,学习该系统的运行方法; 2. 通过气浮法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及COD的实验,加深了解气浮净水的原理; 3. 求出不同表面负荷(反应及分离停留时间)时的处理效率并进行比较和评价。 二、实验原理 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固液分离是一种很重要的水质净化单元过程。气浮法是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它常被用来分离密度小于或接近于“1”,难以用重力自然沉降法去除的悬浮颗粒例如,从天然水中去除藻类和细小的胶体杂质,从工业污水中分离短纤维、石油微滴等。有时还用以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如表面活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气浮净水就是使空气以微小的

2、气泡的形式出现于水中,并且自下而上地向水面移动,在上升过程当中,这些微小气泡与水中的污染物接触,把污染物质附于气泡上(或者气泡附于污染物上)从而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气水结合物浮升到水面,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气浮法按照水中气泡产生的方法可以分为:布气气浮、溶气气浮和电气气浮几种,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加压溶气气浮法。加压溶气气浮法就是使空气在一定的压力下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然后使加压水的表面减到常压状态,此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以微小气泡的形式从水中逸出,这样就提供了气浮法必需的微小气泡。加压溶气气浮法又可分为:全部加压溶气气浮,部分加压溶气气浮和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气浮三种,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部分

3、回流加压溶气气浮。 影响加压溶气气浮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水在空气中的溶解度,气泡直径的大小,气浮时间,水质,药剂种类,加药量,表面活性物质的种类、数量等等。因此,采用气浮法进行水处理时,经常需要通过实验确定一些设计、运行参数。 气固比计算公式, A1.3Sa(fP-1)Qr= (6-1) SQSi式中 A/S 气固比 ; Si 入流中的固体悬浮物浓度,mg/L; Qr 加压水流量; Q 污水流量; Sa 空气的溶解度; f 溶解度系数,通常取0.5; P=p 表压,KPa; p+101.325101325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平流式气浮池; 2加气设备:空压机(压力自动控制),过滤器、截止阀及流

4、量计、压力表等; 3水源系统:包括水泵、配水箱、流量计、定量投药瓶及截止阀等; 4溶气水系统:包括集水箱、加压泵、流量计、溶气瓶、压力表、截止阀及减压释放器等; 5排水管及排渣槽等; 6测定悬浮物、pH、COD等所用仪器设备; 75个1000mL量筒。 四、实验耗材 自来水;混凝剂(1%的硫酸铝溶液);含油废水或自配水样。 五、实验步骤 1在原水箱6中加浓污水,用自来水配成所需水样, 同时在投药瓶中配好混凝剂。 2将气浮池及溶气水箱中充满自来水待用。 3开启空压机使压力达到0.35MPa(即3.5kg/cm2)以上(可自动停启)时,打开阀门,然后开启溶水气泵,使压力水(压力不超过0.3MPa(

5、即3kg/cm2)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溶气罐,按一定的回流比例调节流量,并控制溶气罐水位在罐中4/5以上。待溶气罐压力达0.26MPa (即2.6kg/cm2)时,打开释放器前面的阀门放溶气水,然后调节流量及气压,使溶气管内气压稳定,气浮池进出水平衡。 2静态气浮实验确定最佳投药量。 3取5个1000mL量筒,加750mL原水样,按药量20、40、60、80、100mg/L加入混凝剂(1.0%Al2 (SO4)3),快搅1分钟,慢搅3分钟,快速通过溶气水至1000mL,静置10分钟,观察现象,确定最佳投药量。 4调节投药量和原水量用泵混合后通入气浮池,用调节排水量来控制池中水位或溢流排渣。 5根据

6、气浮池体积及进水流量估算出水时间,待稳定后取进水样测定悬浮物、COD及pH值。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实验记录表:见表6-1。 时 表 回间 面流原污 溶投药量 气 空 气 溶气 罐压 溶气 悬浮物/ (mg/L) COD/(mg/L) pH值 备注 负荷 比 水流 量 (L/h) 水流 量 (L/h) 量 (L/h) 力 (MPa) 罐原 水 水 位 (cm) 去出 除 水 率 (%) 去原水 出除水 率 (%) 原水 出水 mg/L mL/分 表6-1 气浮池运行记录用表 2计算: (1) 池体积、上浮速度、停留时间及表面负荷的计算。 反应段; 分离段; (2) 处理效率计算 COD、悬浮物去除率 E=3结论分析与探讨 C0-C(%) 100C0七、思考题 1. 水处理技术中常用的气浮技术有哪几类?各自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2. 试分析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分类及对运行结果的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