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3627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实验四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PSPICE 仿真软件中绘制电路图,初步掌握符号参数、分析类型的设置。 学习Probe窗口的简单设置。 加深对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的理解。 二、原理与说明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压源的电压US等于原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阻Req。原网络如图4-1,其等效变换如图4-1。 诺顿定理指出,任一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支路来代替,该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原

2、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电导GO等于原网络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后的输入电导Geq ( Geq=1Req )。其等效变换如图4-1。等效内阻的测量图如图4-2所示。 图4-1 实验原理与说明 图4-2 等效内阻的测量 三、实验设备 个人计算机、OrCAD/PSpice9.2软件。 四、实验内容 测量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入端电阻Req和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其中U1= 5V,R1= 100,U2= 4V,R2= 50,R3=150。 根据中测出的开路电压UOC、输入电阻Req,组成图4-1(b) 的等效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根据中测出的短路电流ISC、输入电阻Req,组成图4-1(

3、c) 的等效有源一端口网络,测量其对外电路的伏安特性。 图4-3 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R1100R250R3150RLvarR01kV3RLd1kIsRLnG01k1kV15vV24v0PARAMETERS:var = 1K00图4-4 绘制的电路图 在Capture环境下绘制图4-4电路原理图,包括取元件、连线、输入参数和设置节点等。分别编辑原电路、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检查无误后存盘。 为测量原网络的伏安特性,图4-4 中的RL是电阻值需改变。为此,RL 的阻值要在“PARAM”中定义一个全局变量var为测电路的开路电压UOC及短路电流ISC,设定分析类型为“DC Sweep”,

4、扫描变量为全局变量var,并具体设置线性扫描的起点、终点和步长。因需要测短路电流,故扫描的起点电阻要尽量小,但不能是0。而欲测开路电压,扫描的终点电阻要尽量大。所以线性扫描的起点可设为1P,终点设为1G,步长设为1MEG,如图4-5。此时不需要中间数据,为了缩短分析时间,步长还可以设置大一些。 图4-5 DC Sweep设置 启动分析后,系统自动进入Probe 窗口。 启动分析后,系统自动进入Probe窗口。选择Plot=Add Plot to Window增加一坐标轴,选择Trace=Add Trace分别在两轴上加I(RL) 和V(RL:2) 变量,显示如图4-6。然后执行Trace=Cu

5、rsor=Display 启动光标测量功能,从而读取电流的最大值和电压的最大值。通过读取波形测得I(RL)最大值即短路电流ISC=130mA,V(RL:2)最大值即UOC为3.5455V,则输入端电阻Req=3.5455/0.13=27.273。 图4-6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波形图 回到绘图界面,按测得的等效参数修改电路参数值,如图4-7所示。 R1100R250R3150RLvarR027.273V33.5455RLd130mAvarIsG027.273RLnvarV15vV24v0PARAMETERS:var = 1K00图4-7 修改参数后的电路图 重新设定扫描参数,扫描变量仍为全局变量

6、var,线性扫描的起点为1P,终点为10K,步长为10K。重新启动分析,进入Probe窗口。选择Plot=Add Plot to window增加两个波形显示区, 选择Plot= Axis Settings =Axis Variable ,设置横轴为V(RL:2) , 选择Trace=Add Trace分别在三个轴上加I(RL)、I(RLd)和I(RLn)变量。显示结果如图4-8。 图4-8 原电路及等效电路外特性的显示结果 选择Trace=Cursor=Display显示坐标值列表,点击I(RL)、I(RLd)和I(RLn)前面的小方块,数值列表中将显示相应坐标中的坐标值。用鼠标拖动十字交叉线,可显示不同电压时的相应电流值。 六、思考与讨论 1、比较三条伏安特性曲线,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七、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有关内容。 2、熟悉Pspice有关直流扫描的设置和分析方法以及Probe波形的查看。 八、实验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