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3735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计学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 第一节全球化内涵 一、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世界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二、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国家或地区层面上,全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它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三、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产业层面上,全球化是指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或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全球化产业的市场往往有若干个全球化公司所主导。 四、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在公司层面上,全球化是指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分而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

2、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第二节全球化与管理者 一、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1、政治与法律环境 2、经济与技术环境 3、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1、供应商 2、销售商 3、顾客 4、竞争对手 5、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二、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 文化适应能力 视角转换能力 创新能力 一位管理者如何才能培养全球化的关键能力呢? 其一,从经历中学习。 其二,从工作任务中学习。 其三,从关系中学习。 第三节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一、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出口 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

3、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 优点:1、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 2、资源投入较少,风险相对较小。 3、不需要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 非股权安排 非股权安排又被称为合同安排,不以股权控制为目标,财务风险较小。 主要包括特许、合同制造、管理合同等。 相对于出口,投入及风险在增大。 可以绕开贸易壁垒,可以通过技术渗透实施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 但控制是有效的,极易造成技术泄密。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以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主要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购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1、合资进入 合资进入方式是指企

4、业通过与东道国投资者共同投资,依照东道国法律在其境内设立实体的经营方式。 优点:合资进入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共同投资,二是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能够享受比较好的优惠待遇,减少政治风险,提高适应能力。 缺点:在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策略等方面难以协调统一.在整体经营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等方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合资经营经常受到跨文化冲突的困扰。 2、独资进入 独资进入方式是指企业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全部资本为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优点: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整体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技术资产不易扩散。 缺点:采用独资进入

5、的方式难度较大,许多国家对独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区别对待。 对当地的适应能力差。资本投入大,风险也大。 3、新建进入 新建是指国际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行为。 优点:有利于与跨国企业整体战略更紧密地协调配合。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 缺点:形成生产能力所需的投入大、周期长。易导致竞争对手的剧烈反应。 4、购并进入 购并是指国际企业通过收购投资所在国的企业的股份或购买企业产权以达到控制被收购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目的。 优点: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市场。有利于节省企业的资金投入。 有利于充分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现有资源。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障碍。 缺点:对目

6、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较大。国际企业与被并购企业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磨合。 这是一个缓慢而充满风险的过程。 二、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全球化的压力 当地化的压力 全球化组织模式的选择 有四种可供选择的全球化组织模式,即国际组织模式、多国组织模式、全球组织模式和跨国组织模式。 高 全球化的压力 全球组织模式: 将全球视为单一的市场,公司总部统一经营。 国际组织模式: 利用现有能力向国际市场拓展。 跨国组织模式: 专业化工厂符合本地化的要求,通过复杂的协调机制进行全球一体化。 多国组织模式: 设在多个国家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业务单位来运营。 低 当地化的压力 高 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1、 多国组织模式

7、多国组织模式中母公司虽然也行使最终控制权,但他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各子公司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 多国模式的优点:允许子公司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很少需要公司总部来进行协调和指导。同时,由于子公司是自治单位,产品和服务很少在子公司之间相互转移。 多国组织模式的主要缺点:较高的制造成本和重复工作。无法实现规模经济。难以向竞争对手发起协调一致的全球性的进攻。 2、国际组织模式 国际组织模式是一种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 在国际组织模式下,母公司向世界各地的子公司转移技术和知识。 缺点:子公司的自由度有限。不能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 3、全球组织模式

8、 全球模式的特点是:有母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 公司通常在成本最低和技术最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将标准化的产品向全球市场销售。这些公司把全球作为一个单一的市场,认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优点:采用全球组织模式的公司为了寻求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 缺点: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还必须为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进行的产品转移确定价格。 4、跨国组织模式 跨国组织模式的特点: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它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地适应当地的情况,并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某些职能特别是研发倾向于集中在本国进行,其它一些职能也集中,但不一定在本国。 跨国组织模式需要子公司之间的大量和广泛的沟通。 不同组织模式的全球化公司的组织特征 组织特征 多国型公司 全球型公司 国际型公司 跨国型公司 资产和能力配置 海外业务的角色 知识的开发 分散,各国自足 寻找和利用各地机会 单位自己开集中,全球规模 贯彻母公司的战略 母公司开发核心能力的来源集中,其它的分散 调整并利用母公司的能力 细分,相互依存,专业化 各子公司对全球经营的贡献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