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378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课后答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后练习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又与非社会主义因素存在斗争,但是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作用。由于社会主义的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就决定了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社会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第一,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中包括: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第二,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

2、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和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同时也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第三,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及其领导地位的日益强化,不仅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且充分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

3、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第二,资本制以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3)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这一历史过程的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有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了

4、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社会变革,不仅避免了生产力的下降,而且使生产力有了提高。1953年到1956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9.6%,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8%,原私营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多,原私营商业的销售额增长20%。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也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绝对优势,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经济由1.5

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零。这表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公私合营经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绝大多数。(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剥削者的资本家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个革命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专政,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社会成功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并为今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社会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第二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部分文档在网络上收集,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传播,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