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整理笔记+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整理笔记+复习提纲.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基整理笔记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2.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究竟谁是世界本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维能认识或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唯物论二.辩证法1.总特征:联系与发展(1)联
2、系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2)发展含义: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辩证法实质和核心,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属性:对立属性(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统一属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两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
3、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史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的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自有其特
4、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两者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第一, 是个性与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第二,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第三, 共性、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两者的统一。“一国两制”(2)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保持事物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
5、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两者的关系:辨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现实意义: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谷堆论证,马尾论证。(3)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辨证否定的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式事物发展的环节。 第三,否定式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
6、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现实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3.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4.辨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1. 含义: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 根本特点:客观性。二意识1.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
7、用,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一、 认识的本质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是能动反映过程(摹写性,创造性)(1)反映论(物 感觉思维,唯物主义)和先验论(思想 物,唯心主义)(2)能动反映论(辨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反映论(旧唯物主义)(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二、认识的过程(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1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含义: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8、。特点:直接的,形象的。(2)理性认识含义: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抽象性,间接性。(3)两者的辨证关系 首先,理想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
9、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1)原因 第一,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要改造世界。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2)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时间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发展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2)特点:反复性,无限性。(3)反复无限的原因第一,主观方面:人往往会周到认识能力的限制。
10、第二,客观方面: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也需要一个过程。三、认识的的结果(真理和谬误)和检验(实践)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 真理1.含义: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2.性质:客观性,绝对性(绝对真理),相对性(相对真理)(1)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教条主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和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
11、世界的靠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相对主义,虚无主义)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两者辨证统一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3. 真理与谬误(1)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2)两者对立统一 第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第二,真理和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 真理的检验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
12、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三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总括图决定反作用社会形态政治的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生产资料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作用生产关系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方式 反 作 决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手段)基本要素 用 定物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科学技术生活资料管理智能性要素教育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者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两种根
13、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我生产的社会主体人类的总和。生产方式:社会力量的决定力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主体划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 从层次划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4、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存在时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管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化和发展。(4)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
15、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主要是劳动资料)性质。 生产力状况:水平与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生产力的发展: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史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第一不是唯一,是最重要的意思。第二,间接起作用,附着在基本要素上。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子安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间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
16、明创造会引发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第三,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四,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生产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关系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17、本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2)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占统治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核心)国家: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国家市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国家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
18、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通就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
19、全局性的矛盾。(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1。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2。社会形态更替的特性: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历史选择性,前进行,曲折性,渐进性,跨越性(1)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相统一(2)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必然性: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20、。选择性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3)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4)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
21、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麽哦顿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啦。(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3)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2.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
22、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3.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根源: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基础: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形式:经济,政治,思想。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标志: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条件:客
23、观,主观。2.革命史历史的火车头。3.革命一定意味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不一定意味着革命。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的主体、客体
24、、方式)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唯物史观: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这些活动。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室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1)劳动是人类本质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2)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含义:从质上说是指一定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
25、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主体部分:人民群众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其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杰出人物历史人物反面人物1.个人 普通人物2.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2.途径:一
26、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自然经济: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下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经济保守型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经济交换经济开放经济开拓型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2.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
27、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任何有用物品都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式对立统一的关系。3.劳动的二因素劳动 具体劳动 个性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 共性 价值4.价值量和价值规律(1)社会必要劳动: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
28、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一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价值发展形式:简单价值形式,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2)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2.意义:第一,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
30、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3.货币转化为资本: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31、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氛围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4)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变资
32、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3.资本积累(1)含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2)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
33、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决定有机构成=价值构成=不变资本生产资料=技术构成 反映可变资本劳动力*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3)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的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
34、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2.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4.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数以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二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者收购外国已有的企业等。三是商品资本的输出。5.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资本主义
35、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6.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入、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反胃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了解,P198)第六章 社会
36、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从空想到科学: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2. 从理论到实践: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驻步消灭剥夺,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
37、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法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大差别: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将归于消失。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
38、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二、“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两个必然”: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基复习提纲1啥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39、、母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这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为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学说?(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
40、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
41、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4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42、,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定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7物质概念及其理论的内容和意义是啥?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43、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8.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啥?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
44、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运动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相对状态.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或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其二,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
45、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10.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是啥?产生: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世界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内容:(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