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考研经验总分4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考研经验总分416.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的考研经验总分416政治篇因为我是工科的学生,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喜欢没事的时候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也就是大纲解释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书本就是大纲解释,因为我觉得辅导班再好,吹的名堂再响,出的书也不会有官方出版的那么全面、权威,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的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我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纯粹看别人画出的东西,那都是代表别人的思想,纵使它是对的,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第一遍看大纲解释的时候就
2、是单纯的看,不动笔,大概花三个星期的时间把大纲解释翻阅完,让自己在脑海里对政治这门课各章节有个大体的了解,构建最初的框架,然后就是花几天时间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带有“首先”、“其次”、“最重要”、“关键是”等等这类的关键字所在的句子和小标题还有每个会议、老毛的著作背景等都画出来,这些工作做完后再翻阅大纲解释的时候就会发现所谓的重点就这样浮现出来了,其实考到的东西也差不多在里面了,如果怕自己画的不够全面,可以拿上辅导班的同学的书来参考一下,对比来画画也是不错的补充。然后接下来每天分配两个小时的整段时间去看政治,重点看自己画的内容,不用背诵,关键是理解,每天除了这两个小时以外,一有空余的零散时间都拿
3、大纲解释来翻翻,争取熟悉每一个知识点,这一轮的复习紧慢结合,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过一遍。这个时候各大辅导班的习题集就差不多都出了,我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都纠结于买谁谁谁的习题比较好,纠结来纠结去最后买了,做题的兴致反倒没了,因为他们把热情都花在选什么书上了。习题这种东西就是为了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点,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就行了,不需要多大的量,因为多了也做不过来,课本才是根本。我选的是肖老的习题,题量适中,题目出的比较合理,而且有详细的答案,一边做题,一边把做错的和自己没看到的盲点都在大纲解释上画了出来,以后翻书的时候着重看这些部分。做完习题以后已经是11月的中下旬了,这时候大纲解释也看了有差不多3遍了,
4、知识体系也建立起来了,接着就是做真题,研究真题,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和主观题的答题思路,这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到最后冲刺的半个月买一些口碑比较好的押题卷来做做,找找感觉就差不多了,不管在哪个复习阶段都是不能丢下课本的,有空余时间就多翻翻,多熟悉知识点,到考试前我大概看大纲解析有5-6遍,没有怎么背诵过,不过知识点都很熟,最后客观40分,总分79分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了。英语篇我的英语一向都不怎么好,大学四级刚过线,没过六级,就没什么特别的经验了,都是扎扎实实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复习,我英语最薄弱的部分就是单词,初期复习做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单词,一些别人说高中就背过的单词我都不会
5、,甚至完全看不懂文章说啥,不过我做过试验,只要我认识一篇文章80%以上的单词,不管文章有多难5个题都能对3-4个,所以我暑假期间专攻单词,之后的时间也每天背单词,反复背,后面在室友的推荐下使用了迈西背单词软件,就轻松了许多,我一直背单词,直到考试,到考试前我发现大纲要求的5500单词基本看到都能想起含义了。英语的辅导书我就是随大流买的张剑的真题,一直都只研究真题没有做过其它练习,因为之前有经验说明,针对考研,真题以外的题目做了都没有意义。这个观点证实是正确的,做真题以外的题目能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却不能有效地提高考研英语成绩!我翻阅过其他同学的英语辅导书(非真题),看到辅导书设置的题目和选项和真
6、题真的差别蛮大的,考研考的是深度,研究真题是研究出题人的思路,因为一篇真题你即使看懂了也不一定能把题目作对了,老外也没办法做全对,看看真题以外的书是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的,但是解题方面还是以真题为主好。关于如何研究真题有一个经验贴对我的帮助和启发很大,现在没找到,不过之前我做成文本了,稍后以附件形式发给大家。作文我是从12月份开始背诵和练习的,先是背诵10年优秀样文,再选一些好的文章来背诵,最后半个月每天都自己写一篇,不过最后考试的时候因为前面拖的时间有点长,导致作文时间不是很充足,精神上就有些紧张,感觉作文没发挥好,主观部分拿了22分,虽然我的英语成绩不是很高,但是我总结:背诵任何
7、一本包含大纲词汇的单词书+英语历年真题+背诵文章,分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也绝对会过线。数学篇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也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自然也不少。 数学我是从课本开始复习的,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把每本课本每个章节都详细复习,每个定理都力争自己能独立证明出来,课本上的课后题也都是认认真真一道一道做出来的,前两个多月的时间都花在课本上面了,期间什么辅导书都没有看过,就这样自己整理、总结的笔记和练习都满满5本笔记本,可以说这两个月把基础打得非常扎实,这也为日后复习数学打下很好的基础。 刚开始看课本的时候是有点烦躁的,因为总是觉得课本上的东西很简单,以前都看过了,没什么好看的,而且别的同
8、学开始复习都是拿着一本本的大部头,各种辅导班的厚厚的书开始做,心里自然觉得没有底,容易产生毛躁情绪。不过后来证实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看课本比较详细,基本都是自己参透各种问题,容易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解题思路,自成体系,数学我是越复习越轻松,做题也越发得心应手,而一些上来就看大本大本书的同学反映,一本书看了两三遍,做题水平都没怎么提高。其实上来就这样拿一些名师出的书复习,容易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的情况下,被牵着鼻子走,因为书上的内容、编排都是按照这些辅导名师的思路来进行的,要让自己去跟着别人的思路跑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详细复习完课本以后,我才开始看名师出的辅导书,用的是二李的全书,这时候
9、别人都第二第三轮看这本书了,不过复习那么久的课本心里非常有底,信心也满满的,所以也不感觉很别人差很远,每个人的复习情况不一样么,不用在意别人看了多少,了解自己掌握多少才是关键。看辅导书我也不是一字不落的每道题都做,我是选择性的挑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来看看,做做,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没必要每道题都看,因为我发现其实辅导书上的东西基本上在课本上都能找到原型,里面的一些看似很复杂很独到的解法课本上习题里都有,所以里面的题目看似新鲜其实之前都认真做过、理解过。不过辅导书有一个好处就是把知识点、题目都很有条理地归类起来,让我们很方便地去理解记忆和巩固。9月中旬-11月中旬基本上我就是课本+二李的书+6
10、60题交替研读,不懂的不记得的地方都回到课本上找答案,以课本为中心来复习,相对其他同学来说做题目是比较少的,但是感觉自己每天都是向前进的,那种感觉非常好,完全不在意别人复习如何,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和书本。之后就是拿套题来练手,用来练习做题速度,初步模拟考试。进入12月份以后就开始认真做往年真题了,每天都是认真掐时间来做,尽量最真实地模拟考试,当做是1月份上考场那样,然后再总结真题规律。最后剩下20多天的时候就很少花时间在数学上了,每天只是翻翻过去做过的错题,做几道题目找找感觉,最后几天做了两套题目找找考试的感觉就上考场了,可能是那20多天时间有点太松懈了,后面那道重积分愣是没开窍没做出来,前面的题目做的很顺利也很快,这道题花了整整1个小时都没找到感觉,最后只好放弃,没想到还给了3分墨水分,最后总分142,也是带有些许遗憾了。部分文档在网络上收集,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传播,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