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4019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08年2020年)为全面实现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加速我院本科专业发展建设,特制定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围绕学院的发展定位规划报告提出的功能目标“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成为上海政法系统乃至全国的法律外语人才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所需的法律外语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建设为抓手,通过12年左右

2、的建设,形成完善的符合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使英语(法律英语)方向称为学院特色专业。(二)专业定位英语专业的基本定位是:以培养英语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翻译和服务相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英语人才为目标。(三)专业建设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内,我院英语专业在科研上要加倍努力,在法律翻译方向形成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扩大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在教学上,把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成上海市示范性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提供优秀的课程资源,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力争成为上海市应用型法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基

3、地。二、专业建设现状和水平(一)专业结构与布局目前,我院从事英语专业方向教学和科研的人员中,有6人主要从事英语专业技能的教学和研究,6人主要从事“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和研究,3人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和研究,2人主要从事“英美和文学”教学研究,2人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教学和研究。这些教学和研究活动覆盖了英语专业的所有领域,布局合理。(二)专业特色与优势英语专业依托上海市的“四个中心”建设,着力培养精通英语、粗通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建立了14个与英语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三)教学基本建设水平目前,我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还有待加强。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稳定在93%,英语专业八

4、级通过率一般在45%左右,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1、教学成果:发表了各类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与编写出版了教材8部(套),获得了校级教学成果奖,建设了6门校级重点课程和一门上海市重点课程。2.科研成果: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出版了译著8种,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10多项。、教师的人数与职称结构: 现有专职人员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学生规模:在校生422人。、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55万(横向和纵向)三、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英语专业发展的侧重点定位在法律英语翻译方向,主要涉及法律法规文件的翻译与研究、法律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一)2008-2012专

5、业建设发展规划2012年之前本科生400 人以上。(二)2012-2016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年之前,英语专业本科生400人以上,争取申报专业翻译硕士点(MTI)。(三)2016-2020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20年之前,本科生400人以上,翻译专业硕士生50人以上。四、专业建设内容与举措(一)明确专业定位、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服务上海,面向全国”的专业法学院校,英语专业建设将紧紧围绕上海市“四个中心”建设的目标,以培养建设现代服务业和上海各项产业升级转型所需的英语专业专业人才作为目标。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政府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基于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的本

6、科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复合型、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之外,应设置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并在课程设置中安排一定时间的实地实习时间,帮助其形成和提升实务应用能力。(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强大的实践教学作为支持。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拓展英语专业的实践基地,以外语服务机构、相关法律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为辅的英语专业实践基地。最终形成15家左右的固定社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对校内带队老师加强管理,做到实践教学有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有质量监控,教学效果有评估

7、。在实践基地中聘请指导教师,建立起带队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提高实习效果。实践教学的安排也要改革以往一刀切的方式,要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给学生实现职业规划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为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我院英语专业人才队伍在教学上的能力突出,每年均有人获得学校“教学示范岗”,但科研能力一般,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整合。现有的12名英语专业专职人员中,1人具有教授职称,4人具有副教授职称,8人具有讲师职称。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副教授申报教授职称,并从国内外名校吸纳2-3名英语专业博士毕业生,以充实青年教师队伍;定期选送2-3名优秀学

8、科苗子作国内外访问学者,开阔学术眼界,提高学术水平。此外,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选送2-3名青年教师到实践单位或行政部门挂职,为青年教师接触社会实际提供机会,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人才基础。最终形成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名左右副教授,7名左右的青年博士的人才梯队。(四)加强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材建设1、课程内容建设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课。在进一步加强英语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专业选修课模块。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英语专业和法学知识融合渗透的特点。重视学科基础课中英语基本技能课的教学,配齐配强教师

9、,提高教学效果。专业选修的课程以课程包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英语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由英美文学课程包、法律英语课程包和商务英语课程包构成。在跨专业选修课方面,加大对法学等知识的学习。2、教学方法改革与教材建设对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展案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模式。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案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模式的采用要求改革课程

10、考核方式,改变单纯的闭卷书面考试的形式,构建以授课中案例分析作业、课堂案例讨论、期末书面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形式。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两结合原则为指导,组织教师编写能够反映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立法成果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辅助书籍,最终形成法律英语案例教程、法律英语阅读、英汉法律翻译研究、汉译法律翻译研究等四本特色教材和特色教辅。3、精品课程建设建设34门的精品课程。英语语法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基础英语等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已经完成,2012年基础英语已被上海市教委定为市级重点课程,目前,英语专业市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已经启动。(五)加强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根据专业办学和发展实际需要,有针对性

11、的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深入研究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规划,不断探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之更加符合上海市大学生源和办学实际,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六)专业建设措施1. 加强组织和领导通过加强组织和领导,强化我院英语专业在教学、科研和实践方面的优势,让英语专业的特色优势更加突出。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通过建立院领导及教研室成员相互听课及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的方式,动态监控英语专业教学活动;通过讲课竞赛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有突出表现的教师进行奖励,以此推动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3. 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英语专业的经费投入,保证英语专业教学设施的改善、教学科研活动的持续开展。4.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还可以通过建立以下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建设:()建立与上海市及国内著名法学院校间外国语学院的教学、科研互动关系,实现校级资源、信息共享;()定期参加国内外英语专业学术会议,随时跟踪理论研究的前沿性成果;()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专业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和学科实际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