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4131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家庭教育的障碍:父母缺乏和孩子有效地沟通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交往时时处处都有,难道与“贴心小夹袄”的沟通还会有问题?事实上相当多的家庭缺少沟通而不自觉。被自己的孩子徐力杀死的母亲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在母亲的眼里,徐力是一个乖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母亲到死都不知道孩子心中隐藏着极大痛苦,因为母子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心灵沟通。在中国的国度里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怎么可能产生真正的心灵沟

2、通呢?许多家长自己就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长大的,没有意识到家长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亲子间沟通的重要性至少有三点: 首先,家长与孩子如果不能沟通,实际上会完全丧失教育权力。例如在校园暴力中受侮的学生反而自杀的事件,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这些孩子受到欺负不敢向家长述说,非要选择自杀这条路呢?其实就是因为亲子间平日缺少沟通,孩子们误认为如果告诉家长,家长不会相信,自己反而会挨打。可见,亲子间如果不能沟通,孩子远离家长,实际上等于家长完全丧失教育权力。 其次,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现在不少家庭所谓的家庭教育也只能在表面进行。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无的放矢”,家

3、长对孩子的需要不了解,只是家长一厢情愿地向孩子唠叨;二是“误解孩子”,家长主观地判定孩子的问题,然后进行教育;三是“空洞说教”,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水平不了解,想用成人熟悉的有分量的概念去打动、启发孩子。 再有,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当今的时代是晚辈文化时代,也就是说现在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时成长的一代,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这样,两代人的互相学习,积极的健康的沟通,才能带来两代人的共同进步。这里重要的是家长要习惯于主动向孩子学习。有一位家长向班主任问道:

4、“我的孩子都快初中毕业了,还看闲书,怎么办?”这位班主任问:“什么书?”回答:“读者、世界博览”班主任说:“这些杂志很好呀!说明你的孩子有自学能力了,你不必担心”她答:“是啊,孩子也说我不爱学习,跟不上时代,还给我开了个书单让我学习。”班主任关切地问:“那你读了吗?”她不好意思地回答:“没怎么看,孩子还经常检查我,督促我”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啊!可惜家长没有积极地和孩子沟通,没有完全懂得如何向孩子学习。现今,网络已成为父母和孩子交流的一大障碍。千名妈妈问卷调查中显示,25.4%的妈妈表示她们的孩子“经常上网”,“偶尔上网”的占51.8%,而“从不上网”的只占22.8%。那么妈妈们有没有想过通过

5、网络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调查结果显示,在49.1%的会上网妈妈中,有20.38%已开始尝试“在网上和孩子交流”,但54.23%和25.38%的妈妈则表示“没想到要这样做”和“不会做”。 儿童教育专家钟祖荣教授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往往有自己的世界、“语言”系统和价值观,父母如果固守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做事方式等就容易和孩子产生代沟与隔膜。有代沟再缺乏有效沟通,时间一长,“心理”距离远了,孩子就更难管教。 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所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在对孩子整个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是一块海绵,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

6、养分,但是他不会过滤,成长的过程只是不断吸收、膨胀、长大。”曾锦华说,家长的职责就是为帮孩子过滤掉不良的养分,让他们健康成长,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告诉他们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那么,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有时候我们家长连自己小孩心里想什么都不知道,更何况他们的行踪;孩子有事了,居然是从别人那里得知的,而不是先从孩子口中听到;开家长会时,才知道老师和同学对孩子的评价和我们自己的有落差 对很多家长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熟悉?越来越多的家长反映,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很难与孩子沟通。 “现在的孩子搞不懂” “现在的孩子不

7、知都在想什么。”有位母亲很苦恼地说,她上高一的儿子在家里越来越少言寡语,总是一个人钻进书房,半天不出来。每次她主动找儿子谈,他总是简单地“嗯”一声,或淡淡地说声“知道了”,有时甚至把书房锁上不让她进,弄得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像这位母亲这样因教育孩子而发愁的家长越来越多。日前,由全国妇联儿童部等单位组织的“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妈妈问卷调查显示,在与孩子沟通中,妈妈们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的占32.35%,“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占21.47%。 今年上初二的李小强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每天只要在电脑前一坐,就觉得浑身有劲,要是一天没上网,好像总有事没干似的。期末考试前的某一天,他说要去

8、和同学探讨一下考试的范围,都半夜10点多了还没有回家,小强妈妈急坏了,去他同学家找也没找到。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挨家网吧一个一个找,结果真在一家网吧把小强给找到了。”小强妈说:“看见他在那上网,我就一直站在他身后,都10多分钟了,他连头都没回一下!” 回家后,小强对妈妈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你干吗跟踪我啊!你要这样对我,我还不如死了呢!”小强说着还委屈地哭了起来。小强妈更生气了,“我还不是为你好!”最后,小强妈也哭了,说这孩子太不懂事,一点也不理解当妈的心。 小强和妈妈陷入了冷战在这里小强妈妈错就源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的教育方法让儿子不再信任她,她的做法让孩子觉得没面子。后来小强妈妈听

9、从专家的话向儿子认了错。“小强,是妈妈错了,妈妈只是为你的考试着急,妈妈应该多想一点你的感受,请你原谅。妈妈以后不会再跟踪你了,我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 “妈,你怎么了?妈,是我不对,我以后改!我不会再让你操心了!”小强听完妈妈眼含泪花的一席话,“哇”的一声扑到了妈妈的怀里。 *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尊重自己的孩子 大多数父母与孩子之间虽有沟通,但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父母居高临下,把自己摆在高孩子一等的地位,说是沟通,其实多是“压通”或“训通”。孩子大多没有经过艰苦的生活年代,很难做到像他们的父母那样:既能体贴父辈的生活艰辛,又能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所以现在做父母的要想达到与孩子沟通的预

10、期效果,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以消除和缩小代沟。二父母应该以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子女的人格,给予子女自主权,让子女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有对夫妇有一双儿女,女儿学习刻苦,儿子学习轻松,女儿今年如愿考上大学,儿子读高三,在班里学习成绩属中上游。女儿自读高二起每晚都学习到深夜,可儿子到了高三都不熬夜。对他俩,夫妇一开始都担心,既担心女儿身体吃不消,又担心儿子成绩差考不上大学。但是,担心归担心,最终也没采取什么高压手段。事实上,女儿身体没有垮,儿子成绩也稳步上升。女儿高兴,儿子开心。由此可见,作为家长,对孩子不要指手划脚,只要其不走邪路,就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尤其在学习上,

11、不能采取高压手段。 动力压不来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总爱板着脸孔,甚至大声斥责,总想通过施加压力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甚至改变他们的性格。其实,这完全是揠苗助长。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彼此的情感交流。教育孩子,父母应以关怀的笑容、信任的眼光、理解的心态去靠近。 *纠正孩子错误时要多给予孩子一些理解,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时机。有位父亲回忆女儿初中毕业时说:“有一天她和同学聚会话别,到了半夜还没回家。我急得骑自行车去找,很远就听见了女儿和同学讲话的声音,我没有上去兴师问罪,回到家也没有责备。第二天,女儿郑重其事地找我谈心:“爸爸,你为什么不骂我?我们很多同学都被家长骂了一顿。”我说:“

12、爸爸也当过中学生,和同学共同生活了几年,现在要分手,彼此都珍视这份感情,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不过,假如事先打个电话,不让家长着急,就更好了。”女儿眼圈红了,她说:“我真幸运,有您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老爸。” 他女儿现在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每当说起这件事还激动不已。所以在与子女沟通问题上,家长要多给他们一点空间,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责怪。 *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初三学生彭鑫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里的中下游,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但当妈妈去开家长

13、会的时候,她仍然感到紧张,连最喜欢看的电视都看不进去。她总感觉老师又会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告诉妈妈,使妈妈不高兴,回来后又免不了骂她一顿。家长会后的结果与彭鑫的想象一样,妈妈对她的进步只表扬了两句,而后又开始数落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课堂纪律问题,而且态度照旧极为恶劣。彭鑫无奈地说:“我已经努力了,但家长会没有让我得到应有的表扬,而是更多的批评,我真不知道开家长会有什么好,老师和家长见面只会让我很痛苦。”这种教育的结果只会让孩子适得其反。 令人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意识到:不能完全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或者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去处理问题了,而是广泛地去寻求办法,和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的意识也增强了。但家长们还是很缺乏从更专业的角度获得解决方案的意识。不过我相信: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重视,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个更加幸福和健康的明天。 静安区 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 陈建斌 2004 12 联系电话: 62582660*3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