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140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基石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说父母也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一生的老师。当父母的哪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爱与爱的方式不一样,造成了孩子成长的差异,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优良品德的培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习明确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一个人的成长到成功不是偶然,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榜样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的做人与做事。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父母都是传统正直的农民,信奉“严是爱、宠是害”的教子格言,对子女严格要求, 还教育他们要尊老爱幼、不要打架、不要骂人、勤劳正直。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深深

2、影响了正值人之初岁的习仲勋,他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严格自律的好孩子,还是一个乐于助人、善良自立的好孩子,更是一个意志坚定、勇敢坚强的好孩子,他懂道理,有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带领众多革命先辈在硝烟与战火中实现了自己“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的中国梦,为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才带给我们这一代代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大都表现出衣食住行的优越性,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缺乏对别人的关注与合作意识,所以表现得不合群、自私自利,凡事以自己的需要为中心,对弱势群体视而不见,内心冷漠。这不是某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它代表着一大批甚至一代人的生活状态,的确让我们做父母的很忧虑

3、、很不安。在家里父母和家人可以迁就你的一言一行,而在班级里、宿舍里、学校里就不可能人人以你为标准,势必造成许多孩子在心理上的偏差,严重的还会产生对同学、对老师、对家人、对社会的怨恨,最终走入歧途。所以,我们要从孩子出生就要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更是成才的基石,家庭教育为知识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

4、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他说: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作为家长,我认为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远大的目标、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勤俭的习惯和感恩的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在家庭教育中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以形成孩子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人生理想,培养高度责任感。 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生活条件普遍优越,无论父母怎样,都要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孩

5、子对未来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和想法,只想着张嘴伸手,却没有思考过父母是否有这个能力,没有想着自己将来的生活之路在哪里,父母不可能一辈子罩着孩子,所以培养孩子自己的自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简单地说,他们应该懂得:一个人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还要为父母和家人而活着,他就是父母的将来,他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这就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二、做事有恒心,培养自主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也许在大人眼中不是什么“事”?而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天塌下来了,受到的夸奖和表扬居多,在困难面前大多数孩子会退缩,一而再、再而三的退缩会给孩子形成一种不好的心理,他会对成

6、长路上的每一个障碍都绕道走,偏离自己的人生方向;有的孩子没有任何主见,父母的意见代表一切,只是一味地服从,这样的孩子虽然让人省心,但是不会有任何创新,这些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给予帮助和鼓励,告诉他们没有什么时候事是容易完成的,引导他们正视困难,发现自己的优势,不管结果如何,你首先要尽力去做每一件事,家长不要轻易包办代替。我们要及时与孩子的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正确思想。 三、培养阳光的心态,正确面对成败。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学习成绩,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与老师的相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的孩子对一切事无所谓,什么都不会影响他的心态;有的孩子

7、太在乎,以至于钻牛角尖,好长时间出不来,情绪低落。我觉得,孩子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就需要父母的细致引导,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何去把握这个分寸。我们不但要让孩子培养积极竞争的意识,树立充分的自信,同时又要让孩子能坦然面对结果,成功了不要骄傲,这是自己努力应得的收获;失败了也要看到对手身上的过人之处,积累经验下次再来,不要一蹶不振、唉声叹气。良好的心态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人的一生。 四、学会团结协作,虚心学习他人长处。 一个人再有本事,不可能脱离单位、脱离社会去做事情,合作非常重要,孩子学会团结协作更是尤为重要,这也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必需要具备的能力。因为大都是独生子女,所是

8、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这就需要父母在家庭里给他们随时灌输合作的理念,形成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与合作的方法。一个人只有对他人能够欣赏,才能进一步接受他,对于孩子更是这样。父母要引导孩子发现身边每个人的优点,也许他学习不好,但他爱劳动;也许她爱骂人,但她乒乓球打得非常棒我们无法去改变身边每个人,但我们可以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去适应,去进行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习团队成员身上的闪光点,去丰富自己,那你就更全面了。 五、厉行勤俭节约,发扬传统美德。 物质条件的优越造成了孩子们消费的无节制,在他们的眼中1元钱根本算不了什么,抽纸一拉一大摞,作业本写一两张就下放去当验草本了,牛奶喝一口就放那

9、了,饭吃不完就倒掉,鞋子稍一夹脚就再不穿了,什么都选择新的,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他们应该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品德,珍惜父母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 六、弘扬孝亲敬老,善良拥有爱心。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顺,那他还能对谁好呢?在成长的阶段,孩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在家庭中我们当父母的首先要做好表率,努力形成孩子孝亲敬老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容易,真正从内心里体谅父母的辛苦;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老师的教育,体谅老师的辛苦付出;教导他们关爱身边的同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曾看网上报道说为了应对中考,教师便加班加点给学生复习讲题一下到十一点多,第二天便有学生在网上数落老师的不是,可是谁曾想老师一下讲四五个小时,他们不累吗?是不是闲得无事?只能说他们太不懂事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但是孩子们的成长缺失却多了。教育是一个大课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不可能批量系统制造优秀人才,但是从一大批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改进,同时借鉴一些父母的成功经验,让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为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拥有一个良好心智、阳光心态的前提下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成长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