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2010年7月3日至5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时3天的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我对这3天培训的总体感受是享受了一场“盛宴”这是一次知识与信息的饕餮大餐,也是一次学术的豪门聚会。在其后的一周时间里,我尝试慢慢的咀嚼和品味这些美味佳肴,试图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一、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思考 中华人
2、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如下规定: “第五条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换言之:硕士研究生应该在两者具备之一: 1)科学研究能力 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规划能力;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资料收集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结果总结、归纳及论文写作能力;研究成果发表、应用、推广能力;学术交流能力。 2)专业技术能力 包括:掌握必需的职业技能。独立完成工作
3、任务的能力:硕士生能够理清思路,自己找到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承担某项工作任务。 二、对研究生培养具体方法的思考 )事要多磨加强过程管理和关键环节控制 人才的培养同优质产品的生产有相通之处,就是都要经过繁复的“工序”,大约需要10-20道工序,心得体会培养合格优秀的硕士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硕士生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的心得体会。在这些工序中有3-4处关键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几个重要控制点。抓住“关键工序”及“重要控制点”,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这一关一定要把握住,至少改好几遍;很多事是大器晚成,好事多磨;干得时间长一点,干得就会好一点。 有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建立“学生工作状态表”,学生每周填
4、写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交予老师监督管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 2)处理好几对关系放养VS圈养、学VS干、砸VS捧 放养VS圈养:本科生总体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的圈养方式,比较强调训练和养成,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自立的一面容易被抹杀掉,容易屈服于权威,缺乏独立性精神;我主张在研究生阶段,在注重过程管理的同时,适当采用放养方式,要让研究生独立面对和解决一些难题,甚至鼓励其干点出格的事,如挑战权威、常规及成见,鼓励其多犯错误,从错误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学VS干:关于学与干有三种关系,一是先学后干,二是边学边干,三是先干后学。过去基本是先学后干,或者是学了不干,没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
5、会;在研究生阶段主张先干后学或边干边学,一定要鼓励同学自己动手尝试寻找与解决问题,尝试不成功之后,再由导师给予指导。 砸VS捧:引导同学做事的策略有砸与捧两种。本科教育习惯于使用“砸”的方式,更多的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培养细致、严谨的作风是好的,但对同学的自信不利;研究生阶段应综合运用两者,在创新精神方面多用“捧”,在具体做事方法上可适当运用“砸”的方法。 三、关于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的思考 创新性培养是对我国贯彻“创新型国家”策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一种落实。就我理解创新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独立、独特、独创,分别对应于高等教育的三个台阶:学士(独立)、硕士(独特)、博士。 “独立性”是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但可能是别人已经提出过的,或对前人智慧的一种再阐释或完善; “独特性”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至少有1-2创新点,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通常也可称为“改进型创新”或者“渐进性创新”; “独创性”要求同学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应该是系统性的创新,即针对某个全新的领域、或者某个理论体系、或者某个方法体系、具有源头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是前人没有涉及的,通常也可称为“源头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 创新的核心是立题,找出合适的命题就完成了创新的一半工作。 总之,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深入思考为培养一名合格优秀的研究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