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4229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 口埠初中家长委员会建设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约740人。近年来,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围绕“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提高素质,促进协作”这一工作思路,以家长课堂为中心,以家庭活动为辐射,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家长委员会产生办法及组织建设情况 每学年秋季学期一开学,学校就筹备召开家长代表大会。为确保家长代表大会圆满顺利,学校下发了告家长书。 首先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家长发表自荐演说。由于家访工作细致到位,家

2、长热情高涨,准备充分,场面热烈。 其次是投票选举家长代表。家长自荐演说完毕,在班主任协助下,现场发票、监票、唱票,民主选举家长代表,组成每班级4-5人的家长代表大会,共同参与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的竞选。 然后是产生家长委员会。家长代表产生后,各年级的家长代表团分别民主推选、决定本年级部的家长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然后由家长代表组织召开会议,差额选举出由12名代表组成的学校家长委员会。然后,再按上述程序差额选举出由7名家长委员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民主选举常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秘书长1名。 最后是召开家长委员会大会。家长委员会成立后,组织召开了家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及部分

3、教师代表列席参加。学校向家长委员会汇报了上一学年的工作情况和本学年的工作打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向家长委员会作了解释和说明,对交通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向家长委员征求意见和建议。会议集中讨论制定了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家长委员会管理办法、家长委员会组织活动方案等规章制度。 三、家长委员会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家长和学校、家长与班级的纽带。家长委员会作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家长有效行使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而且有利于取得“家校携

4、手、联合育人”的良好局面,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践证明,家长委员会不仅对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完善了学校的管理结构,拓展了学校科学决策、依法治校的思路和实践。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的粗浅做法: 解放思想,消除顾虑,提高对家长委员会的认识 1.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开展之初,很多老师是抵触的,大家不愿意有“第三双眼睛”的监督。学校召开了两次全体教职工大会,多次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讨论家长委员会成立的意义,从根本上扭转了广大教职工的错误思想。通过学习和对家长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的逐渐了解,教师们逐渐认识到:家长委员的

5、参与是协助而不是妨碍,是督促而不是干涉,是献计献策而不是指手画脚,是智囊团而不是看守员。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教师们积极响应的态度和认真配合的行动,我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效果有目共睹。 2.家长委员会成立之初,家长们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很多家长认为这不过是形式主义那一套,搞个噱头,做给别人看看而已,打着“民主”的旗号,其实自己不过就是个“摆设”,学校的工作尤其是大事不可能让自己做主再说了,自己万一提了意见让老师知道了,学校或老师可能会迁怒到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也许就快被穿“小鞋”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校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卸下思想的包袱,拿出了我校书面承诺家长委员会的权力,明确家

6、长参与评价的有效范围。很快,家长们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家长和老师是合作伙伴而非敌人,是协作者而非雇佣者;面对问题,大家责任共负而不是互相推诿。家长委员不是“托儿”,是学校管理的监督者、参与者;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建议是帮学校谋发展,更是在帮孩子铺路。 落实活动,保障权利 1.通过升旗仪式、随堂听课、值日护导等活动,家委会参与了学校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家委会每学期两次召开例会,既有学校领导向家委会汇报工作及有关学生收费及安全方面的意见征询,也有家委会成员对发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并提交学校领导小组。 2. 参与问卷评议。每学期,我们都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工作。问卷的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及时掌握家长

7、对学校的综合评价。在一年一度的学校中层干部述职评议活动中,我们都邀请家委会代表参加。通过述职评议活动,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参与评优推荐。在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学校邀请部分家长来参与我校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他们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校管理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通过汇总统计,我们把家长的满意度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上课老师,家长意见建议反馈给校长室,促进了家长对教学的监督权。 4. 设立校长信箱。让家长支持学校工作,我们必须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校长信箱的设立,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合理

8、化建议向校方反映。比如,有家长提出:放学时,校门口拥堵,停驻车辆太多,存在不安全因素。学校立即召开行政会议,加强行政值班力度,进行彻底整改。 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扎实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 1.我校认为,家庭教育现代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观念的现代化,而要让家长树立现代化的育子观念,家长学校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使家长学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管理,做到了“六有”、“四落实”。“六有”即:有教室,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组织网络;有专兼职教师队伍;有计划;有总结;有教材。 “四落实”即:授课教师落实,学校聘选本校和家长委员中热衷于家庭教育并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家长学校的

9、主讲教师,聘请离退休的对家庭教育有研究的老教师做顾问,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不同的授课任务;授课时间落实,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一至两期培训班,每个年级的家长每学期至少接受1次培训,每次不少于1小时,上课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授课内容落实,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做到了系统性、科学性、连贯性,让家长能够学以致用;学员落实,家长学校建立了学员登记簿、上课点名签到簿、培训记录簿,实行考勤考核制度,确保学员参训率在98%以上。 2.在我校网站上建立了网上家长课堂,定期上传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和家长委员的家教文章;设立了家教指导专栏,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立了网上家教论坛,家长委员、家长和教师们可以在这里

10、把自己对家庭教育的一些见解,一些好的做法,或者是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论坛上发布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家长可以随时登录学校网站进行点击查看,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克服了家长学校的局限性,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 零距离参与,真正凸显家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生力军”作用 1.我校对所有家长委员会成员实行“课堂开放日”制度,让家长们进入课堂,感受新课改内容,了解教师教的情况和孩子学的情况。通过“课堂开放日”的实行,不仅增加了家长们对课程改革的感性认识,还促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开放周”和“家长评教”活动中,来校参加活动的家长听课后认真填写了听课意见反馈表和

11、家长评教表。这样的办法,既发挥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积极作用,又增进了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的交流。 2.邀请家委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每逢我校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我们都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通过参与,让家长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现状,从而达到宣传学校、理解学校的目的。 3. 完善“换位倾听”制度,创新家长会召开模式,增强了教育的亲和力。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校重视了家长会这个教育阵地的开发利用,改变了传统家长会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配合学校组织家长会,在家长委员会的建议下不断创新家长会模式,让教师和家长互动、家长和学生互动,教师谈教育理念,学生谈在校表现,家长谈工作辛劳

12、和对学生的期望。心与心的交流,唤醒了亲情的深爱,激励了学生自我奋进的斗志。 四、关于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家长委员会及全体家长是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但是,如何真正发挥家委会的作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索: 1.如何建立家校联手的法律机制。现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主要还是由学校来承担,家庭教育的作用还处在被动从属地位。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有机结合教育机制,以法的形式界定家庭、学校的教育范畴还有待研究。 2.如何建立校外教育体系。双休日实施后,学生的校外教育还处于散放状态,家长素质的千差万别也导致家庭教育水平不一,家庭教育的短板逐渐显现。这样,建立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遥相呼应,成为素质教育应当思考的问题。 加强以家长委员会建设为主的家校携手、共同育人工作,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与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更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愿与各兄弟学校一起,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机制,为学生开拓出更宽阔的成长空间,创设出更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涂抹上更加亮丽的人生底色,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