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关系称呼.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231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族关系称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家族关系称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家族关系称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家族关系称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家族关系称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族关系称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关系称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族关系称呼引文1: 三字经: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说明:九族,由自己往上推四代,是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再由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连自己共为九代。 序:排列的先后次序。 宗亲:同一宗族的亲属。 幼学琼林卷二里对亲属关系有更详尽文雅的解释,在些略过。 表一、 对他人称其家族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 中人 称呼对象 称呼 对此自称 父亲的父母 祖父,祖母 父亲的伯伯祖父/孙儿,孙女 令祖父,令祖母 家祖父,家祖母 侄孙儿/女 令伯祖 父/家伯祖父/母 母 家父,家母 父/母 母 生(养)父/母 父亲的兄/嫂 父亲的弟,媳 兄,兄妻

2、 伯父的子女 弟,弟妻 父亲,母亲 男,令尊,令堂 女儿 伯父,伯母 侄儿,侄女 令伯父,令伯母 家伯父,家伯母 叔父,婶母 侄儿,侄女 令叔父,令婶母 家叔父,家婶母 兄、哥,嫂嫂 弟,妹 令兄,令嫂 家兄,家嫂 堂兄,堂姐 弟弟,弟妹 堂弟,堂妹 令堂兄,令堂姐 家堂兄,家堂姐 兄,姊、姐 令弟,令弟妹 弟,妹 令姊,令妹 舍弟,舍弟妹 家姊,舍妹 姊,姊、姐,妹 妹妹 夫子,妻,某某丈夫 某某 或字) 某先生, 外子 吾妻,夫,某某妻子 某某 子女 儿、吾儿 ,女、吾女 或字) 父,母 伯父,姑母 令郎,小儿,小女 令媛 令侄,令侄女 舍侄,舍侄女 尊夫人,嫂 内子 兄子/侄,女 儿子的

3、子/女 侄儿的子/女 丈夫的亲父母 丈夫的伯侄女 孙、儿孙,女、孙女 祖父,祖母 令孙,令孙女 小孙,小孙女 伯祖,贤侄孙,贤孙女 令侄孙,令孙女 舍侄孙,舍侄孙女 伯祖母 公,公婆 媳 令公,令婆 家公爹,家婆母 伯父, 伯母父/母 婶母) 表二、 称呼对象 父亲的姐/姐丈 母亲的父/母 家伯父令伯父, 家伯令伯母 母 称呼 对此自称 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 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 姑母,姑丈 侄,侄令姑母,令姑家姑母,家姑女 丈 丈 外祖父,外祖母 外孙,外孙女 令外祖父,令家外祖父,家外祖母 令舅父,令舅母 外祖母 家舅,家舅母 母亲的兄,舅父,舅母 兄嫂 母亲的姐,姨母,姨丈 姐丈 妻子的亲

4、父母 岳父,岳母 外甥,外甥女 姨甥,姨 甥女 子婿 侄婿 令姨父,令姨家姨父,家姨母 母 令岳,岳母 家岳,家岳母 令伯岳,家伯岳, 令伯岳母 令亲 家伯岳母 舍亲 妻子的伯伯岳父,父母 岳母 兄的岳父 姻伯姻侄,姻 侄女 母 父,姻伯母 儿子的岳父母 亲家翁,亲家母 姻愚弟,姻愚妹 姊丈,妹内弟, 姨丈 表兄,表嫂 内兄,内弟 襟兄 妹 表弟,表妹 妹婿 襟兄 令亲家翁,令敝亲家翁,敝亲家母 亲家母 姊、妹的丈夫 姑家的兄嫂 妻子的兄弟 妻子的姊丈 妻子娘家侄/侄女 女儿的儿女 姐妹的儿女 女儿的丈夫 表兄弟的儿女 家姊丈,舍妹令姊丈 丈 令表兄,令表家表兄,家表嫂 嫂 令内兄 敝内兄 令

5、僚婿 令内侄 令外孙 敝连襟 舍内侄 舍外孙,舍外孙女 贤内侄 姑丈 贤外孙,贤外孙女 外祖父,外祖母 贤甥 愚舅 贤婿 愚岳,愚岳母 令甥,令外甥 舍甥,舍甥女 令婿 小婿 侄 愚表伯,愚令表侄 表伯母 女) 注: 1、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尊辈,将“家”字换成“先”字,如先祖父、 先祖母、先父,先母、先兄、先姊; 2、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平辈或晚辈,将“舍”字换成“亡”字,如亡夫、亡妻、亡弟、亡妹等; 3、称他人时加贤、爱等词,自称时加愚;表格中的“某某”代字或号。 古代丧服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

6、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斩衰,丧服名。衷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衷。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女子服斩衰,并须以生麻束起头发,梳成丧髻。实际服期约两年余,多为二十五个月

7、除孝。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 齐衰,丧服名。齐,下衣的边。衰通“缞”。是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周代,父在父母服齐衰杖期,父卒服齐衰三年。唐代,为母,父在父卒皆齐衰三年;子妇为姑亦齐衷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

8、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清史稿礼十八:“曰齐衰杖期,嫡旁及下际缉,麻冠、致、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大功,亦称“大红”。丧服名。是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清代,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史记孝文帝本纪

9、:“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裴骃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清史搞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致如之,茧布缘屦。”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小功,亦称“上红”。丧服名。是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年月。清代,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牡麻致,即葛五月者。从

10、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为从兄弟姊妹长殇,为庶孙之长殇。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参阅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所附丧服各图。 缌麻,丧服名,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做功也较“小功”为细。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

11、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 其他: 父亲的舅舅舅妈:舅爷爷舅奶奶 父亲的姑父姑姑:姑爷爷姑奶奶 父亲的姨父姨:姨爷爷姨奶奶 父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叔表姑 母亲的舅舅舅妈:舅姥爷舅姥姥 母亲的姑父姑姑:姑姥爷姑姥姥 母亲的姨父姨:姨姥爷姨姥姥 母亲的表兄弟表姐妹:表舅表姨

12、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

13、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结婚纪念日的名称 一周年称纸婚,最初结合薄如纸。 二周年称杨婚,象杨树叶子一样飘动。 三周年称皮婚,象皮革一样有点韧性。 四周年称丝婚,紧紧地缠在一起。 五周年称木婚,已经如同木质样坚硬。 六周年称铁婚,夫妻感情牢固如铁。 七周年称铜婚,比铁坚韧而不易生锈。 八周年称陶婚,如陶瓷样坚硬美丽。 九周年称柳婚,如垂柳样摇摆不折。 十周年称锡婚,象锡器柔韧不易破碎。 十一周年称钢婚,象钢样坚硬不锈。 十二周年称链婚,象铁链样扣一起。 十三周年称花边婚,不但坚韧而且很美。 十四周年称象牙婚,时间越久越晶透美丽。 十五周年称水晶婚,透明晶澈而光彩夺目。 二十周年称搪

14、瓷婚,光滑无瑕但需防跌。 二十五周年称银婚,婚姻恒久第一大庆。 三十周年称珍珠婚,美丽珍贵使人艳羡。 三十五周年称珊瑚婚,嫣红而宝贵。 四十周年称红宝石婚,更名贵难得。 五十周年称金婚,婚姻恒久第二大庆。 五十五周年称翡翠婚,如同无价之宝。 六十周年称钻石婚,人生难得最隆重庆典。 民间崇拜的各业祖师 理发业祖师:吕洞宾 裁缝业祖师:轩辕氏 蚕丝业祖师:缧祖 织布业祖师:黄道婆 火腿业祖师:宗泽 木匠业祖师:鲁班 竹匠业祖师:泰山 酿酒业祖师:杜康 中医业祖师:华佗 茶叶行祖师:陆羽 染坊业祖师:葛洪 豆腐业祖师:乐毅 造纸业祖师:蔡伦 中药业祖师:李时珍 铁匠业祖师:李老君 梨园祖师:李隆基

15、评话祖师:李敬亭 制笔业祖师:蒙恬 制伞业祖师:鲁班 茶水业祖师:三官 屠宰业祖师:桓侯 文具业祖师:文昌 烹饪业祖师:詹王 米店业祖师:王爷 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师父、师傅:历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长、外傅: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西席、西宾、讲席:汉代对教师的称谓 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对传授经济教师的称谓。 博士:经常教师的称谓 老师:宋元时期对小学教师的称谓。 先生:古代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代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 讲师:古代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 助教:为“国子学

16、”教师的称谓,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教谕:宋代以后历代对京师所谓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的称谓。 教习:明清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的称谓。 训导: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队员绵称“训导”。 山长或院长:学院中讲学教师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 师保、师友:古时贵族子弟有师有保,弘统师保。晋代有师和友在诸王左右陪侍辅导,故称“师友”。 对死亡的不同称谓 英雄之死称牺牲;烈士之死称就义; 为国之死称捐躯;救人之列称献身; 师长之死称千古;长辈之死称见背; 病榻之死称断气;公务之死称殉职; 遇险之死称罹难;突然病死称暴亡; 帝王之死称驾崩;僧尼之死称圆寂; 教徒之死称

17、升天;道人之死称羽化; 亲人之死称永别;他乡老死称客死; 婴儿之死称夭折;短命之死称夭亡; 罪犯之死称毙命。 号 号也叫别号或别字。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

18、山居士-宋陈师道 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礼貌的称谓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高足-尊称对方的学生。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兄-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哥哥;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我国历史上的“十圣” 酒圣:杜康,夏朝帝王,传说为酒发明者。 文圣: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史圣:司马迁,字子长,夏

19、阳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 草圣:张旭,唐代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对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 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郡人,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武圣: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东汉末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尊其为“关圣”、“关帝”。 书圣:王羲之,字逸少,晋琅琊临沂人,是东晋时著名的书法家,主要伤口有黄庭经、兰亭序等。 画圣:吴道子,阳翟人,唐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有“吴带当风”之美誉。 茶圣:陆羽,唐朝人,以嗜茶著名,著有茶经三卷。 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0、著有杜工部集。 庙号 汉代时,有功有德的皇帝还有庙号。称祖称宗,每一朝或代的第一个帝王常称“太祖”“高祖”或“世祖”。唐以前,对殁世的帝王,多称谥号。唐以后,多称庙号。 名 按礼记所记古人取名应该是“幼名冠字”小孩子生下来三个月由父亲取“名“名是幼时由长辈所起,供君父等尊者和长辈呼唤的,上古时期的商代,往往以某生日给起名,当时最流行的风俗之一就是以干支命名,周取代殷商后,隶主贵族更把人的出生时神秘化。据说人命名时应遵守的礼仪有信象类假,所谓信就是如鲁公子出生时手里有纹类似友字于是名友。所谓象,如孔子出生时脑袋像土丘,于是名丘。所谓类,即生子与其生父有某处相类似,如齐桓公太子与桓公生日相同生子就

21、以同命名。所谓假,如孔子儿子出生时,鲁君派人送鲤鱼来贺于是名鲤。战国时期,人们用灼龟卜兆的方法命名。但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男取女名,详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荆轲刺秦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徐夫人即姓徐名夫人。此外还有在姓名之间加某个衬词,像教材中提到的烛之武,孟施舍,申不害。之施不都是姓与名之间加的衬词。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

22、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

23、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 氏 古代同一族中子孙繁衍多了,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一支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这种特殊的称号就是氏。旧的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季氏将伐颛臾中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大夫,鲁哀公的权臣,被称为季孙氏;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只有名“丁”而无氏庖者:厨师也;第五册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位名为孟的优伶。由贵族有氏,而贱者有名而无氏,可以看出古代贵族男子称氏,用来别贵贱。同时用氏可以封国封邑。例如第五册崤之战中的原轸,因受封于原,才改本氏“先”称原轸的;再如有屈原”楚之同姓”意思是说屈原本与楚王室同姓,后因祖上受封于”屈邑”,所以又以屈为”氏”;此外还有以官名为氏的,以所居地为氏的,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的页下注解中有”共工”传说为上古主百工事的官,其后人以官为姓,中有秦军统帅”百里孟明视”其姓百里”就是地名.以技为氏或以祖先的字,谥号为氏的, 也是有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