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第四、五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学第四、五章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 毒 学,第四章 理化因子对病毒的作用,适度的理化因子作用:有助于保持病毒的感染性在“质”和“量”上控制理化因子:可导致病毒发生变异,获得病毒的突变体剧烈的理化因子作用:病毒失去感染力,被灭活不同病毒因其结构和组成不同,对理化因子的作用可呈现不同的反应(敏感或有抗性)病毒的特征性表现,是病毒鉴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对选择有效消毒方法、病毒材料或毒种的保存、筛选疫苗、病毒提纯均有意义。,1.温度(T),(1)病毒耐冷怕热 大多数病毒55-60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灭活;0 下可保持稳定,特别是干冰温度和液氮温度下能长期保持感染性。不同温度下,病毒感染的半衰期不同:60 以秒计,37 以分计,20 以小时计
2、,4 以天计,-70 以月计,-196 以年计 不同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同,甚至有明显差别,有包膜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裸露的二十面体病毒差。,(2)热对病毒的作用机理,主要使病毒蛋白质,特别是病毒的表面蛋白质变性,结果导致病毒体不能吸附于细胞受体,或病毒不能脱壳,或病毒体中所携带的酶失活,从而影响核酸的正常逸出,失去感染性。包膜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降解。,一般来说,蛋白质比核酸容易因热变性。核酸位于病毒体内部,热的作用已被蛋白质外壳缓冲;但在70以上温度可使双链核酸发生链性分离,随后在核酸的糖-磷酸骨架的某处断裂。轻度加热(40-50):蛋白质的完整性发生破坏,丧失感染性,但常继续保持免疫原性。更
3、高温加热(60 以上):蛋白质发生凝固,感染性和免疫原性均丧失。,(3)温度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蛋白质、Ca2+、Mg2+存在可提高某些病毒的热稳定性;它们在1M浓度的盐类溶液中,甚至50加热1h也不灭活。蛋白酶和核酸酶存在可提高热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冻融,特别是反复冻融,常可使许多病毒发生较大程度的灭活。,(4)病毒的保存方法,快速低温冷冻病毒悬液中+灭活的正常动物血清或其它蛋白保护剂,迅速冷冻到-70或-196。含病毒的组织材料(病料)直接低温冷冻+50%甘油缓冲盐水,迅速冷冻到-70或-196。含病毒的细菌材料+30%甘油缓冲盐水,迅速冷冻到-70或-196。,真空冷冻干燥 在
4、真空条件下,使冰冻的病毒悬液脱水。通常是用低温脱水法,并以干燥剂或冷凝法除去冷凝器内尚未凝结的多余水汽。常用干燥剂:P2O5、CaSO4、CaCl2、硅胶病毒冷冻保护剂:脱脂牛乳(最常用)、灭活正常动物血清、饱和蔗糖溶液等。,(1)一般病毒耐pH以5-9为标准,5以下9以上大多迅速灭活;大多数在pH6-8保持稳定。(2)不同种类病毒对pH变化稳定性不同(保持感染性的pH值不同)病毒鉴定指标 有的病毒耐酸,是否耐酸以pH3为标准。(3)应用实践中,用酸、碱溶液作消毒剂。病毒保存中,以中性或稍偏碱为宜。,2.pH,3.辐射,(1)种类 电离辐射 X射线 射线 很易灭活病毒 非电离辐射,(2)机理电
5、离辐射病毒核酸链共价键发生断裂 单链核酸对电离辐射的作用更为敏感对病毒蛋白质也有破坏作用引起液体介质电离所产生的H+、OH-和过氧化物等,起间接灭活作用。紫外线 使核酸发生多种结构形式的变化,其中以形成嘧啶二聚体为主。,4.干燥,干燥效果与使用方法和病毒种类有关系。有包膜病毒对干燥抵抗力更弱。,5.染料的光动力作用,(1)概念:某些病毒在可见光存在的条件下,经中性红、美蓝、台酚蓝和甲苯胺蓝等染料处理就可能迅速失去感染性。(2)机理 由于这些染料易于渗透病毒体的蛋白质外壳而与核酸结合,造成核酸结构的破坏,丧失感染性;而对蛋白质无严重损害,一般能保持免疫原性。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应置于暗处培养
6、。,6.化学物质,(1)脂溶剂:乙醚、氯仿和丙酮以及其它可以脱脂的化学剂有包膜病毒因包膜上含较多脂类物质,表现对脂溶剂敏感,但对不同脂溶剂敏感程度不同无包膜病毒(包括少数含脂质成分的无包膜病毒)对脂溶剂不敏感 乙醚灭活试验鉴别病毒有无包膜,(2)蛋白变性剂种类:石炭酸、阴离子去污剂、非离子去污剂及尿素、胍等蛋白变性剂机理:SDS:解离壳体蛋白,释放出核酸,并使病毒蛋白质降解为多肽,还能溶解包膜。吐温、脱氧胆酸钠:破坏包膜结构,保存蛋白结构和抗原性高浓度的尿素和盐酸胍:破坏氢键和氨基酸残基的非极性侧链之间的疏水键,使病毒蛋白质变性,甚至降解为多肽。,(3)酶不同的酶作用于病毒的方式不同蛋白酶可降
7、解包膜的糖蛋白突起及壳体蛋白磷脂酶能降解包膜中的磷脂而破坏病毒的包膜结构如壳体或包膜受到损伤,核酸易被核酸酶所降解不同病毒对酶的敏感性亦有区别大多数病毒因有壳体或/和包膜的保护,使核酸可不被核酸酶降解病毒感染方式与病毒对酶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联系。,(4)甲醛机理:对核酸和蛋白质都有破坏,主要是使核酸灭活能与A、G、C等含有胺基的碱基结合,使核酸变性。较高浓度的甲醛对病毒体进行较长时间的处理,可与蛋白质的胺基结合,导致蛋白质硬变,同时也防碍了核酸的逸出。应用:制备灭活疫苗,(5)羟胺、-丙内酯、乙基乙烯亚胺和乙酰乙烯亚胺其高稀释液可使病毒核酸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发生改变,从而破坏核酸,但一般不会损伤
8、蛋白质。用于制备灭活疫苗不同病毒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也不同,(6)氧化乙烯(气体消毒剂)一般 有包膜病毒对消毒剂抵抗力弱 无包膜病毒对消毒剂抵抗力更强应用10%氧化乙烯:消毒不耐热的橡胶和塑料制品3-5%氧化乙烯:消毒实验室,处理一夜或一昼夜,(7)抗菌素通常各种抗菌素和抗菌药物对病毒无作用,但有一些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利福霉素、放射菌素b中草药对病毒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8)甘油 病毒保护剂;但少数病毒(如牛瘟病毒)不能在甘油盐水中长期存活。,第五章 病毒的血清学性质,完整病毒体及其各种蛋白质组分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非结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有效抗原,1.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类型
9、,(1)不同类型病毒诱生不同种类抗体用不能在宿主体内繁殖的病毒体抗病毒体表面抗原的抗体用能在宿主体内繁殖的病毒体抗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内部抗原抗体、抗非病毒体抗原抗体用纯化的病毒体内部蛋白组分抗这些内部抗原的抗体,(2)中和作用和中和抗体,中和作用:有的特异性抗体与病毒体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繁殖,使其失去感染性,这一现象称做中和作用。中和抗体:能够中和病毒感染性的特异性抗体非中和抗体:指那些不能引起中和作用的抗体,中和作用机理,中和抗体与病毒表面的抗体结合部位(或抗原决定簇)结合,可以抑制病毒的吸附、侵入、脱壳或转录等某一感染步骤,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性。不同病毒的抗体的中和机理可能不同,同一病毒的不同类型抗体也可有不同的中和机理。抗体间可呈现协同作用,增强中和效应,并且补体亦能增进特异性抗体所致的病毒中和作用。但中和抗体有时可使病毒的感染持续或加重。,2.病毒的抗原分类,病毒体蛋白质的抗原决定簇具有特殊的一级结构和立体构型,从而决定了病毒体的抗原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