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训讲座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培训讲座内容.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长培训讲座内容家长培训讲座内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下面,我就从5个方面来讲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含义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四、当前家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的误区 五、走出误区,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什么是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二、
2、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首先,幼儿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学前期是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他们对于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动,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形成动力定型即行为习惯。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时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会有很大的惯性力量。孩子能与同伴一起愉快、友好地玩,不争夺玩具,不打人骂人,能关心帮助同伴,就有助于形成“友爱、爱集体”的道德品质;幼儿从小听从成人的教育,能独立自我服务并帮助成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就为将来守纪律、爱劳动奠
3、定了基础。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习惯并不感到困难,然而到成年已经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想要更正就变得十分困难。事实告诉我们:家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抓与不抓、抓早与抓晚,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及早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其中: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文明礼貌具体是爱长辈、老师,听他们的话;见人有礼貌地称呼,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成人谈话,不随便要与翻弄别人的东西,经同意才可接受他人的物品
4、,并致谢。友爱同伴具体是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谦让他人,会合作,乐意分享与帮助别人。爱集体主要表现在遵守集体规则。爱劳动具体是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四、当前家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上存在的误区 1、重智育轻
5、德育。家长对孩子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较重视,而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意志力、坚持性、良好个性与性格的培养较为轻视。特别是象我们的孩子现在大班,我们急于让孩子掌握一些小学低幼年级的知识,双眼盯在孩子的学习成果上,而对在学习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孩子的对学习的兴趣,一种意志力的培养、坚持性的培养,对后续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培养,没能受到重视。但这样也不等于说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是非常容易的,毫无困难的。而是象人们所说的“跳一跳把果子摘到”,也就是说孩子要完成任务,是需要跳一跳的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促使孩子的发展。 2、缺乏理智的爱。有的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一定要让
6、孩子过的比自己好,而对孩子倍加疼爱,一些本该孩子自己做的如穿脱衣裤、整理小被褥等自我服务劳动和简单的家务劳动都让家长包办代替了,养成孩子独立性差和害怕困难等不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现在的家庭条件好了,有的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要啥给啥,造成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 3、教育方法不当。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必当真,遇事哄哄孩子就可以了。一旦孩子有所感觉,就埋怨父母,养成孩子不能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使孩子对家长不信任,丧失了家长的威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另外有些家长则不适当的干涉、限制甚至惩罚孩子。当孩子做错事后,一味禁止甚至惩罚,但
7、都不对孩子说明原由。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边是家长禁止,一边是孩子依旧去做,不但使孩子不能改正反而慢慢养成恶习。还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教育意识淡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事都是小事,不管也没啥。“我们小时侯没人管我们,长大了不也什么都会了?”以为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要学习还要工作,没有时间管孩子,对孩子放任无要求,缺乏教育意识。 五、走出误区,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8、方法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在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主要对学习用品、玩具、图书的数量及家庭活动角的创设展开,而精神环境的创设则表现为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玩具、共同阅读、聊天游戏、学习专门技能、外出娱乐等,另外我们家长还应努力创造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幼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从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开始学着关心体贴他人。相反,如果家庭中冲突不断、气愤紧张动荡,孩子就会感到心神不安,有精神压力,造成心灵创伤,往往会变得胆小孤僻,对人冷漠,性格暴躁,表现出各种行为失常。 2、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时期的思维具体
9、形象,好模仿。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榜样是具体形象的,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儿歌、歌曲等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所塑造的榜样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幼儿最爱模仿。 幼儿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是最具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父母的榜样表率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自身做起,事事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3、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孩子可能不习惯,有
10、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例如,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明天为了赶时间上班又急忙帮孩子穿衣,后天又批评孩子不肯自己动手穿衣。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自己穿衣的习惯是断然养不成的。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时一定要教会幼儿正确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可以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现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更要注意祖父辈之间对孩子要求的一致。如果家庭成员对
11、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吃晚饭了妈妈要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奶奶宝贝孙子,说孩子小整理起来费劲,就包办代替,自己收拾掉了。吃晚饭了,孩子见一点点肥肉就吐掉,奶奶教育孩子样样菜都要吃才能保障营养,妈妈则怕儿子会发胖,就说算了算了,吐就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又怎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4、科学训练,提高幼儿练习兴趣 培养幼儿品德行为习惯时,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许多孩子嘴上说的头头是道,行动上却
12、难以做到,“知”和“行”严重脱节。所以,父母必须加强对孩子行为训练,创设家庭中训练的机会,反复练习,知道最后形成自动化的行为,养成习惯。 在品德行为训练中要讲究科学,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生性好动,游戏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应积极采用游戏的方法来练习。如为孩子准备一些箱子、盒子、挂壁式布袋,整理玩具时让孩子玩“玩具、图书回家”的游戏,孩子便会乐意整理物品,长期坚持会养成爱清洁、有序安放物品的好习惯。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在游戏式的亲子活动中,让孩子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我来当爸爸”角色的交换,让孩子充分的体验到做父母的辛苦以及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另外还可开展如“小超市”中的礼貌对话比如“请你帮我拿”、“谢谢你”、“欢迎光临”等;“办家家”中孩子烧饭、做菜,给娃娃喂饭,给客人倒茶等等。孩子在游戏中对自己的任务会认真负责,而我们家长则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加游戏,指导、评价孩子的行为,游戏结束还可评选“最佳服务员”,“好家长”等称号作为奖励。 有教育家曾说过,“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相信我们今天的付出,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花儿因为有了阳光更鲜艳,草儿因为有了雨露才更生机勃勃,我们的孩子有了幼儿园和我们家庭的共同关爱,会成长得更加健康茁壮。 谢谢大家! 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