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413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长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策略家校联手育新人 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子女的方法措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个性鲜明的主体,是一个独特的人,有着无限的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可能性。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既然如此,那又有谁能轻易地预言、断言孩子的未来?要知道,即便是丑陋的毛毛虫,也能变成美丽的蝴蝶!这就需要每一个做父母的、每一个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人都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孩子寄予着家庭的希望,许多父母没有实现

2、的愿望需要在孩子身上实现,因此,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苛刻。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理应生活在一个多梦的季节,色彩斑斓的梦点缀在童年的星空,熠熠生辉。只要家校联手,正确引导,孩子就会撒开脚丫一路飞奔。越走啊,那梦越近。终于有一天,他们会摘取自己向往以久的星辰。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一个让孩子孕育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如果孩子还没有梦,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将希望和爱洒向他的心田,没能催生梦的幼芽,让他们长出属于自己的七彩的梦。孩子一旦有了梦,就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吧。呵护宝贵的热情,珍视稚嫩的创造,放飞翱翔的胆量,分享成长的愉悦这一切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 那么,一个家庭究竟应该

3、任何与学校携手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呢? 俗话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在父母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却是千差万别的。有鼓励的,有强硬的,有放任的,有溺爱的,有缺乏耐心的,也有委曲求全的 教育孩子,我们不妨循序渐进地行动。 构建学习型家庭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培育感情就像织毛衣:编织的时候,一针一线,烦琐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一座“城堡”眨眼之间就变成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堆线。 同样,教育子女也像编织毛衣,方法正确了,理顺了,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反之,就是一件无绪而又令人心烦的事情。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需要家

4、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孩子在人生的轨道上健康成长。 家庭对孩子的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各个方面。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首先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注重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学习型家庭的构建,可以如下进行: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家庭文化氛围 首先是和谐的民主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贴,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形成民主、科学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优秀的个性品质。 其次是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家庭可以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活动,如演讲会、读书交流会、旅游等,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生活情趣。 再次是开放的交际方式。通过与亲戚、朋友、自然界的交流,有助于

5、家庭成员产生新的自我意识,培养道德规范和意识,适应整个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二、父母带头学习,成为学习型家庭的主导 家长的任务在于,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智力生活的气氛,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这种气氛应该是自然、一贯的,并且对于家庭所有成员来说又是必需的。如果父母的自身素养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就能自觉地培养以自身为榜样,有意识地培养与维持子女良好学习动机的确立和发展。 身教重于言传,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学习型家庭的父母应该带头,成为家庭的主导。为了使自己与社会同步发展,学习应该贯穿每个人的一生。这种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要我学”,而是自主的“我要学”。在自主的背后,是学习的动机,或是

6、为了重新上岗,或是为了提高能力,或是为了创造等。但最终都是为了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三、学习型家庭重在引导孩子全面提高素质,引导孩子成人成才 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构建学习型家庭,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出合理的教育期望,帮助孩子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家长的教育期望是帮助子女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同时还是一种持久的教育力量。 2.引导孩子在健康成长中学习。学习型家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特别要注意孩子在健康成长中学习,主要包括认识方面的进步,指孩子除了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增长智力外,还要从学习中得到快乐 3.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7、实践证明,家长是否重视对孩子进取精神和独立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孩子能否在学业上有所长进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孩子品德形成和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好多家庭对孩子的品行教育严重忽视。不少孩子表现出进取心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追求物质享受,生活上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等不良品质。事实上品行教育对培养孩子对社会的奉献精神、认识活动的客观性、行为的自控性、坚持性、责任感、荣誉感、利他精神和真诚品质具有积极意义。 在聆听中走进孩子心灵 现在的社会节奏快,人人压力大。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以训人的口气说:“你给我听着。”如果换一种口气说:“我正在听,你慢慢说”,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8、聆听孩子的话要有正确的态度 了解孩子要从聆听开始,而且必须安静地听,不批评地听。由聆听中知悉孩子言行的动机及观念,洞察孩子“话中有话”的真正心声。 1.心无旁骛地专心聆听 孩子小,家长往往忽视他说话的权利,有时一边做事一边听孩子说话,这样做会出现两个恶劣后果:一是不尊重孩子,孩子注意力转移,不再专心反省自我,使问题的解决时间延长;二是家长一心二用,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做出错误判断。 当孩子诉说时,家长要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地听,心无旁骛地听。通过眼神、手势、姿势以及恰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孩子沟通,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尊重,鼓励孩子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更用心聆听孩子“默默的信息”

9、,寻找进入其内心世界的多种途径。 2.衷心接纳地聆听 大家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象只有一只,然而那些盲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这只象,因而他们所认识的象有着显著的不同。通常,我们看事物的观点,都会受到我们的经验、背景、需要的影响。作为家长,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该设身处地地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同一件上,才能了解孩子的感受,并且要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聆听,务必明白并衷心接纳孩子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愿意与家长倾诉并接受家长的帮助。 有效聆听的技巧 1.保持沉默 如果在听孩子谈话时,没有耐心,不投入,急于提出成人的见解及忠告,不但剥夺了孩子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会失去孩子的信任。所以,在孩子向

10、家长诉说时,家长保持沉默更能表现出对孩子分析、评价能力的信赖。 2.点头、微笑 在聆听孩子倾诉时,家长使用非语言交流,如身体语言中的点头、微笑,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会让孩子继续表达他的思想。微笑代表一种和睦关系,是增进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营养剂。可使孩子放松,将自己的想说的话一股脑地说出来。 3.体贴、鼓励 用简洁的话语表示对孩子苦处的体贴,如:“你一定很累!”“一定很生气!”“你被冤枉了”等表达出家长的关怀后,再引导孩子探讨问题的核心,鼓励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开放性、无固定答案的问题激发孩子进行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你想想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你想出了什么办法了?

11、”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摘到了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认为是靠自己的力量找出了正确的办法,他会对此格外重视,并自觉地按此去做。这比教育者强行要求、命令要强上百倍。 家庭惩罚的艺术 现在,以赏识、鼓励为主要形式的表扬性教育成为倍受人们青睐的教育方式。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批评性教育渐渐成为教师和家长遗忘的角落。这样做是要不得的,因为“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批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人生道路坎坎坷坷,不总是阳光一片,不总是春风习习,不总有灿烂微笑,它有电闪雷鸣,有狂风暴雨,有艰难险阻,所以,孩子不仅要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喜悦,而且要能正确地对

12、待失败与痛苦。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惩罚与奖赏一样,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目的是制止被教育者与群体目标不一致的行为。在教育行为中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家长将惩罚行为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无可非议。但是在实行这种手段时要讲究科学、合理、明确,不可莽然行事。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都有受惩罚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与父母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下面的这几条原则值得家长借鉴与参考。 1.对于可预见的错误要在警告之后再进行惩罚 惩罚不是目的,是为了预防犯错。必要的警

13、告可以减少惩罚的次数,还能让被惩罚者心服口服。 2.不可不教而罚 惩罚不能代替教育,惩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是下策,应该先教而后罚、以罚促教。 3.犯错就要惩罚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做错了事情都应惩罚,因为结果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承担错误的勇气。久而久之,孩子的社会责任心也就形成了。 4.惩罚不可没完没了 凡事都应该适可而止。惩罚的开始和结果都要明确,不要让家里长时间都充满怨愤气息,惩罚完毕,孩子明白错了,雨过天晴,一切便算过去了。 5.要及时惩罚 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当机立断,切忌延时惩罚、秋后算账。那样,只会让孩子认为家长心胸狭窄,容易产生怨

14、恨心理,对改正其错误也没有帮助。 6.惩罚原因要讲清楚 孩子年龄小,有时间做错了事情,自己也意识不到。这样做,是避免受罚者不懂遭罚的原因。因为家长很清楚的事情,孩子不一定清楚。讲清楚原因,会增加家长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度。 7.惩罚要言出必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无信,以后便难以再下达命令,从而惩罚也就失去了警示和惩戒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失去威信。 8.避免讽刺、嘲讽 “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讽刺、嘲讽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并产生逆反情绪,并用继续犯错误的行动来反抗。 9.避免滥用惩罚 滥用惩罚,孩子会变得胆小、拘束,或进行反抗、耍两面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或行为障碍。 10.避免惩罚太轻或累进式惩罚 这样做,孩子要么是无动于衷,要么是破罐破摔,使惩罚失去了它的可行性。 进行惩罚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在主观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客观制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个做父母的把握好“度”,让表扬与惩罚相得益彰,会铸造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会变成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