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4762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论语父在观其志的理解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孩子侍奉父母,只能承受而不能擅自专断。父亲在世的时候,凡事都要依据父亲的话去做,不敢自己做主。因此,此时要看一个人怎么样,就要看他的志向如何,因为此时他的行事是父亲决定的,而志向是自己思想的体现。父亲去世之后,可以自己做主做事了,就可以通过做事来观察一个人了。然而,父亲去世之后,虽然可以自己做主了,但是其行为也犹如父亲在世时一样,三年不敢有所改变。思念之情,始终不曾改变,孝顺之心,贯穿亲人的生

2、前身后,这样才叫做孝。三年不改,是指符合天道的事情,如果是错的,劝谏而立改也是孝。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

3、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这样的孝顺在我们看来,实在太遥远,时代已经不允许这样的形式了。南师对此又有不同看法,无改于父道,南师认为是言行一致的意

4、思。在古时候,父亲是一家的领导,在父亲面前和背后一个样,不搞两变派,叫做孝。在领导面前说的和在领导背后做的一个样。 这样说来就比较活了,举父亲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信的重要,信做好了,在家就是孝,在国家、社会就是忠,在兄弟姐妹就是悌。人生其实很简单,用几个字就可以概括,然而一生守住一个字,又是太难的一件事了。 按照孔子讲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在他父亲生前和死后不一样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这样的猜想:即这个人在他父亲活着的时候,各个方面都比较向善,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出自他的本心。因为处处有他父亲的压力,他不向善也没有办法;而他父亲一死,这个人就立即改变了自己,说明这个人本来就很坏,只是

5、没有机会暴露而已;如果在他父亲死后的一段时间才改变自己,那说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之所以变坏确有诸多的无奈。而如果他永远都不改变自己,说明他父亲的教育是成功的。孔子把一个人父亲在世与不在世作为衡量其是否孝道的界限,我们姑且不管这是不是唯一的标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做人就应该始终如一,至于结果如何,若是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一语来判定的话,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例外。 有的朋友说了,屈原不是说要与世推移吗?是的,与世推移不是说推到别人都不认识的地步,凡事当有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固执与坚持,无以成大器。 结论说,孔子的这句话不仅仅是说孝的问题,而是说一个人是否在生活中确定了他的人生目标并且是否能够坚持的问题。这是值得每个老板反思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