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中的石雕佛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寺庙中的石雕佛像.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寺庙中的石雕佛像寺庙中的石雕佛像 山门殿的哼哈二将 石雕哼哈二将 首先是庙门,学名山门,也叫三门。 为了省点劲我就能不解释尽量不解释哈。山门好理解,为嘛叫三门呢?俗解:寺庙一般有仨门,所以叫三门。高雅解:入我门来,乃入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得解脱道,故谓三门。 山门一般为庑殿式的,山门是一个隐形的小殿堂,俗呼山门殿。有殿自然有神,这里塑两尊像叫“密迹金刚”,二金刚身穿铠甲,持金刚杵,金刚怒目,给道场把着门。又传左边金刚张嘴发“啊”音,右边金刚闭唇呼“吽”音,后来这事儿传着传着就成了一个发“哼”音,一个发“哈”音,下边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当然,山门前一般还会有引路,建牌坊,个别的还会立块碑,这里
2、不表。 石雕牌坊 进了山门头层殿,是天王殿,正对山门,在寺院的中轴线上。 虽然叫天王殿,但天王不是主角,天王殿里一般有六位。 正对山门是弥勒佛,也可以叫弥勒菩萨,因为怹已经被授记了,现在是菩萨职称,预备役佛。天王殿里的弥勒佛基本是僧像,也就是大肚布袋和尚。 跟弥勒佛背对着的是韦陀菩萨,说kappa也不准确,虽然背靠背但弥勒一般是坐着,韦陀是站着。 韦陀也是铠甲武士造型,pose一般有三种:A、双手合十,金刚杵横放胳膊肘上。B:右手叉腰,左手按着金刚杵戳地上。C:右手问讯,左手托着金刚杵。经常看到有人科普说A种造型的就是允许挂单,B种造型的就是不许挂单,甚至连允许挂单几天都说的倍儿精确,这个你听
3、完呵呵一下就成,现在没这规矩了,而且现在挂单这词似乎谁都能用了。 这两位为嘛这个造型呢?这倒有个说法。弥勒笑迎八方客,您来您来。韦陀黑脸盯道场,我看你们这帮和尚瞎闹。 弥勒、韦陀居中,四大天王,一边两位站墙根。分别是东方持国南增长,西方广目北多闻。 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白色,拿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红色,持蛇,或绳;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绿色,持伞。 这里边细说话就太多了,包括四大天王与托塔天王的关系等,不提了。说点闲的,剑动风生,或者说剑有锋,所以增长天王落一“feng ,琵琶可调,所以持国天王落一”调“ ,多闻持伞,落一”雨“,无论是蛇还是绳,都为柔顺
4、,落一”顺“,所以凑一块,风调雨顺”多吉利!后天被编排成佳梦关魔家四将,不提。 石雕弥勒佛 石雕韦陀 石雕四大天王 过了前院进中院,中院的核心建筑就是大雄宝殿了。所谓大雄乃称赞释迦之威德。大雄殿里的主像可就复杂了。 以前瞅谁顺眼就往里边塞。释迦、弥勒、阿弥陀、普贤、文殊、观音都有。直到明后渐渐统一,一般来说一尊、三尊、五尊、七尊等形制。 一尊的情况比较少,一般为释迦牟尼佛,或报身佛,或接引佛。 三尊的时候为三身佛或横三世佛。 石雕三世佛三宝佛 三身:中,法身佛毗卢遮那;左,报身佛卢舍那;右,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 或为横三世佛,三世佛按空间分横三世,按时间分竖三世。竖三世为过去燃灯,现在释迦
5、,未来弥勒。因为弥勒在前边天王殿里已经有地了,而且此时弥勒为菩萨身、准佛,所以一般不让他进大雄殿。也有再专门给他建一个弥勒殿的。横三世,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净琉璃世界药师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中释,左药,右阿。 五尊的时候为五方佛。 从左到右,南方宝生佛,东方阿閦佛,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七尊的时候为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一般尊数少的时候,比如一尊、三尊的时候,往往还会在佛像两旁配以肋侍菩萨,所谓肋侍即贴身秘书,一般修行次第比较高,佛有肋侍,菩萨也有肋侍,左右肋侍中,一般以左为上。 常见的: 石雕华严三圣:普贤,毗卢遮那,文殊。 石雕西方三圣:大势至,阿弥陀,观世音。 石雕东方三圣:月光遍照,药师,日光遍照。 娑婆三圣:地藏王,释迦牟尼,观世音 还有:石雕阿难,石雕释迦牟尼,石雕迦叶 石雕龙女,石雕观世音,石雕善财。 闵公,石雕地藏王,道明。 最高级的叫全堂佛,就是把这老几位都叫一块来一全家福 十八罗汉一般寺院的大殿两侧多奉有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在涅盘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不要涅盘,常住世间为众生培福德。 三大士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观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