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890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课后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将相和课后练习题12、将相和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攻无不 战无不 理气壮 同心力 无之宝 负请罪 完归赵 宁死不 口不提 二、结合课文,填空。 “完璧归赵”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事情的结果是 。 “渑池会”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负荆请罪”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才能在“渑池会”上随行,所以,“完璧归赵”是因,“渑池会”是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中立功升官导致了将相失和,所以,“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是“负荆请罪”的 ,“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 。 课文第一自然段“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

2、别的国家”引发了“完璧归赵”“渑池会”两个故事,“负荆请罪”是因为将相知道要团结一致才能抵抗秦国进攻,因此第一自然段是全文三个故事的 ,三个故事是第一自然段的 。 、课文讲述了 、 和 三个小故事,这三个小故事成了 这个完整的故事。三个小故事反映了蔺相如是个 的人;廉颇是个 的人。 、课文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 和 ,当时有 、 、 、 、 、 、 七个强大的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是最强的一个。 三、.读下面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块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2.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

3、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3.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4. “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5.“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6.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

4、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7.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四、文段阅读 读第8段,按要求答题 1、 我会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称赞 情 商量 诺 2、我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称赞 诚意 隆重 3、蔺相如怎么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并写在下面。_ 4、写出蔺相如要撞璧的动作和语言。 动作:_ 语言:_ 5、根据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 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A、展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璧回国的时间。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秦国理屈被动。 D、祝贺秦国取

5、得宝璧。 下面对“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秦王喜欢和氏璧。 B、秦王不怕失信于天下。 C、蔺相如又机智又勇敢,秦王很怕他。 6、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其目的是什么? _ 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 读第12-13段,按要求答题 1按要求改写句子。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_ 2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_ 3“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_ 读第1718段,按要求答题 1、这两段文字选自 根据

6、改编,这部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 ,作者是 的 。 2、“将”是指_,“相”是指_“和”在这里是 的意思。将相不和是因为 。后来将相又和好是因为 。 3、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 进攻 同心协力 4.写出文段中的一句反问句并将它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 _ 陈述句: _ 5.从文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6.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7.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 8、想象写话。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 廉颇说: 蔺相如说 草船借箭 一、根据课文填空。 1.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7、 。 2.文章结尾的句子 照应了开头的句子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3、.诸葛亮具有“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的特点,下面句子分别表现他的那一种特点,在括号中天相应的序号: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士兵到江边来搬箭。 .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起船的事。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来。 .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驶出二十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6).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4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5、文章结尾周瑜说“我真比不上他”,你认为周瑜哪些方面比不上诸葛亮? 二、文段阅读 读第2

8、段,按要求答题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 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的一段改写的。 2 什么是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3、诸葛亮为什么要立下军令状? 4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6.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读第6-9段,按要求答题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划掉。 饮酒取乐 调(dio tio )来六千名弓弩手 2.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3、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4、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 5、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6、用简要的词语概括诸葛亮的借箭过程: 7.结合本文段,诸葛亮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8.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诸葛亮当时会笑些什么? 9“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当曹操听到这话后,可能会对诸葛亮说: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