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4933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教育的科学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尊重教育的科学性尊重教育的科学性 1.确立“一个思想认识” 爱国主义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全社会形成最大思想共识的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要贯彻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对此,要做到“三个必须”: 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一代靳人的奠基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必须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校学生。现在的青少年是新世纪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了解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祖国的前途未来为己任,才能在将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必

2、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全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统一考核,统一评价。 .建立健全两个教育网络 一是校内爱国主义教育网络;二是校外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要充分发挥网络机构的综合功能和聚焦作用,使校内校外两个教育网络都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综合育人工程,形成内外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格局。 .注意教育的“三性” 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连续性。以历史的风雨,现实的国情,使学生明理动情。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热爱中国

3、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两者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征。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必须注意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时代延续性。 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疏导性。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以今日的成就,明日的辉煌,使学生坚定信念。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正面疏导,才能更好地替他们解疑释惑,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要通过刻苦的磨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融汇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中,使学生把爱亲人、爱乡土的感情,逐步扩大到对

4、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将爱集体的观念升华为对民族和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抓好“四个基本建设” 教材建设。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小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发建设具有乡士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对现行小学生思品课以必要的补充,使之更加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基地建设。要在现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要通过编篡校史,办荣誉室和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参观军营,实地考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等形式,进一步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基地建设,努力拓宽教育内容,着力体现时代特征,使教育活动与爱家乡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在加强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重视净化校园环境

5、,自觉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袭。要规范悬挂校旗、校徽、校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画像、爱国名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制度规范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制度规范建设,如升降国旗制度、重大纪念日活动制度、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细则、团队、班主任教育管理常规制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系列考评细则,评优树模制度、规定等,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进而实现教育的多层面、多渠道、全方位。 .抓好“五个方面的基本教育” 即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两史一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宣

6、传教育。要以“两史一情”教育为依托,统筹规划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科学地确定不同阶段的主要目标、要求、重点,深入探索中小学教育的内在联系,整体设计教育内容,体现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育内容上要不断推陈出新,小学阶段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爱国情感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具体划分出低、中、高年级段的教育序列,突出“形象性”。中学阶段要依据中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划分出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层次,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统一。 .在教育方法途径上做到“六个结合” 与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相结合。如结合元旦、春节、三 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对学生进

7、行革命传统、“五四精神”、“两史一情”、爱党、爱国以及国防教育,使每个重大节日、纪念日都能鲜明地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与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深钻教材,潜心挖掘疑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德育个性,找准切入点,寻准结合点,抓准疑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有机、适度、自然、和谐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各级各类教学评优中,应把是否渗透爱国主义作为一项必备的评价因素。 与落实规范、礼仪常规相结合。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规范。要使学生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效国之行,必须抓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的贯彻落实。在知情、明理、动情、养成四个环节上

8、狠下功夫。要重视学生的品质、人格教育,重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德、智、体、美、劳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等活动,使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与学校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学校要精心设计各项教育活动,既要体现鲜明的教育专题,又要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举行读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会、影评大赛等,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 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就必须实现由封闭、单一的线条型向开放、多项的网状型转变。学校要主动利用家长会、家长接待日、教育开放日以及家访、参观、社会调查等渠道,形成与家庭、关工委等社区教育及其它相关单位、部门互相联系,互相沟通,有机协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 与树榜样学典型相结合。要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特别要注意学生身边、生活中的活生生的先进典型,引导他们学英模,使抽象说教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导,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