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5146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荥阳市第六小学 课程名称: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总课时数:60课时 课程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

3、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 本册内容主要包括: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单元 单元 学习 教学内容 课时 序号 专题 重点 会用“上、下”、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安排 1 位置 “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体会平面图形 4 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平面图形的拼组、转换; 立体图形的拼组 3 12

4、 2 20以内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立体图形的特征, 会数10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数的顺序、大小;整十数加减一位数 8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及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单位元、角、分, 知道1元=105 认识人民币 角,1角=10分。 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会口算100以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内整十数加、减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100以内的整十数和两位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6 加法和减法数加、减一位数多几的应用题 和整十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5 3 会认、读、写

5、认识时间; 7 认识时间 几时几分。知道 1时60分。 通过观察、实找规律 验、猜测、推理找规律 8 找规律 等活动发现图 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1.会用简单的统计 方法收集、整理整理与复习 数据。2认识 条形统计图和 9 统计 简单的统计表, 能提出问题并回答。 20以内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10 总复习 巩固知识,提高元、角、分、时、分的认能力 识 位置与图形、统计 综合课 课程实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6、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 5 3 4 3 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

7、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8、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课程评价: 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预习情况课堂学习状态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课堂上老师对孩子发言的评价:你回答的真好、你真棒、再想想。 2、作业情况构成:是否上交是否独立完成是否及时纠错是否定期小结。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95分以上为优秀;8094为良好;7060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