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209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位置与方向 整理和复习设计 共8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

2、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打开书看212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七个方向。 根据线路图,简单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完成P112页第1题。 看图,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 说一说从她家到健身园怎么走? 生汇报交流。 2、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

3、、能谈谈你在在这40分钟里的一些收获吗? 乘法、除法 整理和复习设计 共8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

4、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

5、科书第112页第24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P116117页第14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统计和年、月、日 复习设计 共8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

6、、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4、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复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先想一想各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各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

7、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各单元知识结构图分别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各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113页第56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最后反馈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P117118页第57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面 积 整理和复

8、习设计 共8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面积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打开书看7

9、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00 100 100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呢? 你能举例说说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判断对错,并

10、说明理由。 5平方千米500公顷 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不知不觉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40分钟,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2、师总结。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整理和复习设计 共8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

11、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复习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 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2、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小数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 请大家打开书看8898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 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读、写小数?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小数的加减要注意什么?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生独立完成P115页第910题。 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2、生完成P118119页第1012题。 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全班汇报交流,讲解订正。 四、回顾小结,寄托心语。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