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45408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战略思考摘要:教育信息化在择校、推动教育方式变革、推进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促进意义。本文首先对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列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典型项目和案例。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在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战略管理的视角,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如创新发展战略,区域持续均衡共建战略,顶层设计与观念先行战略,教育信息化应用评估战略,高校介入与社会参与战略,分层培训战略等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以期促进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战略管

2、理;可持续一、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1。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城镇地区扩散,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北京市正在致力于利用教育信息化途径解决当前义务教育面临的“择校热”问题,推进均衡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有力促进教育系统的重新组合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配备信息化装备,在教学、科研、教学教务管理、

3、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教育改革与转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深入了解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项目组从2013年9月开始了对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调查,选取了市内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开展了抽样调查活动,设计了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问卷,进行了面向区县信息中心主任的访谈,对数字校园第一批实验校进行了实地走访。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本次问卷调查采取网上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按照学校办学类型、学校所在地域,每个区县抽取30%的中小学进行网上调查,共抽样调查学校494所。回收有效问卷457份,回收率92.5 %。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编委会

4、对各区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的通知,要求被调查学校如实填写问卷,并将加盖学校公章的问卷纸质版汇总后统一报送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中小学校园网络的管理者,包括网管教师、主管主任以及校长。为了更有效的获得数据,调查对象重点选取了学校信息化负责人进行调查,有助于全面、客观的了解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从2013年9月开始设计,2013年12月3日关闭调查网站,历时3个月。17个区县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调查的回收有效问卷比例如表1所示。表1区县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区县回收有效问卷(份)被抽样学校数(

5、所)问卷回收率(%)东城区313585.7西城区334082.5朝阳区5959100海淀区325360.4昌平区343597.1丰台区3636100石景山1515100通州区3333100顺义区2323100大兴区353892.1房山区4242100门头沟1212100怀柔区1414100密云县181994.7平谷县1919100延庆县1818100燕山区33100(一)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从对信息中心的访谈以及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已基本完成了校园网的基础建设,建设完成了近千公里的覆盖全市的北京教育信息网高速光纤骨干网络,并通过各区县中心联通全市2000多所教育教学单位。在全国

6、率先实现了三层网络结构、主干万兆、覆盖全市教育单位的教育专用网络, 网络地址资源位于全国前列,具有比较完善的内部局域网(Intranet)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服务,已经能满足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信息化的需求,全市91.08%的中小学已完成校园网的基础建设,4.25%的学校校园网正在建设中,98.73%的中小学已经接入互联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成了不同规模的校园网络;宽带网络进入全部教室;师生人机比、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现代化发展的硬件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各区县中小学学生计算机平均拥有率如图1所示。图1 学生计算机平均拥有率各区县中

7、小学各类课室拥有率如表2所示,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率较高,平均每周使用时间高达30小时以上,普通计算机教室的平均每周使用时间为10小时左右。表2 学校各类课室拥有率(%)区县普通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东城区10086.2189.6635.71西城区10096.6790.0028.57朝阳区91.3495.3591.1153.85海淀区93.7593.3386.6777.42昌平区94.1290.9172.736.67丰台区85.2997.0661.7611.11石景山81.2578.5787.5021.43通州区96.8693.7565.6315

8、.63顺义区10095.4571.4321.05大兴区10096.7770.9710.71房山区95.3510045.000门头沟92.3183.3345.458.33怀柔区91.6785.7178.578.33密云县94.4494.4488.2412.50平谷区95.2480.9542.115.56延庆县10093.7557.146.67燕山区75.0075.0010025.00全市94.7492.9773.1023.98据统计,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拥有情况较好,被调查的全部学校都至少有一种教学设备。在学校无线网建设方面,20.43%的被调查学校已经建立了无线网络,32.77%的中小学计划建立无

9、线网络,46.81%的学校目前没有建立无线网络的计划。对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的要求,宽带网络校校通方面,2013年我市依托市级万兆骨干网络,推进区(县)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的升级改造工作,实现了市、区(县)、校三级网络的高速稳定互联。优质资源班班通方面,2013年我市试点建设了67所“优质资源班班通”市级试点学校,依据“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标准,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建设若干所“优质资源班班通”试点校。整合现有资源平台,探索“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优质资源融通模式,推动优质资源在全市快速共享。网络空间人人通方面,2013年我市在已完成全体130万中小学生和10万教师的实名网络空间的基础上,依据

10、“网络空间人人通”应用和管理标准,制定网络教与学新模式,指导师生有效利用。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空间内容建设,指导学生有效利用个人空间,帮助学生运用空间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实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重点推动中小学教师网络教研空间建设,保证教师先用会用,实现教与教的全面互动。(二)从重“建”向重“用”的转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基础教育信息化也从最初的偏重硬件建设逐步向重视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方面过渡。学校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如何能使信息化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是现在中小学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各区县都建设了大量的网络资源、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等,形成了一批

11、优质资源的共享系统。教育资源工作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北京教育资源网采用“教师先选择,财政后付费”的政府采购优化模式,以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对课程改革进行有力支撑。截止到2013年12月,网站共有:条目类资源69万余条,其中包括免费资源31万条,计费资源38万条;资源服务频道18个,包括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高校特色资源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龙源期刊、读秀知识库、人大附中网校等;提供支撑的服务器数量64台;资源下载日访问量约5000人,月均下载量1.5TB;实名访问的教师人数13万余名。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作为北京教育资源网的服务频道之一,拥有图书12万种,104万册,其中艺术博

12、物馆包含艺术类图片10万张,视频资料库包含科普类教育短片400余段。全市中小学电子资源的来源如图2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学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科课例、课件、教学设计等电子资源,18.5%的学校拥有500个以上的电子资源。通过问卷可以发现,学校提供的一系列信息资源对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图2 中小学电子资源的来源(%)(三)应用初见成效信息化应用包括信息设备的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的革新等等。技术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外在表现,教育信息化的真正贯彻和理解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内在变革是不好测量的,只有通过对外在表现形式的调查来反映内在的情况。2

13、012年北京市提出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名师同步课程”暨“北京数字学校”政府实事工程,将中小学全部科目的课程以视频的形式提供给每个学生,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的无缝衔接,构建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具有北京市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名师同步课程在网络和电视双平台播出。选拔全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000余人参与课程开发,培训500余名电教老师高标准录制课程。制定“3+1”审查模式,聘请近百名专家参与课程技审、政审,确保授课、录课和播出质量。2014年2月已制作完成成品课14000多节,并按照学校教学进度上线播出。“北京数字学校”自2012年9月1日开学以来,网络和电视双平台的使用用

14、户数已经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学生、老师,访问量达到千万级。“十二五”期间,全市范围内计划建成100所数字校园示范校。数字校园示范校项目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的原则,实行市、区、校三级管理体制。市教委负责制定相应的政策、技术标准、评估规范,对实验校进行审批。各区县教委具体负责本区县数字示范校项目推进,做好本区示范校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各示范学校负责本校的数字校园示范项目的管理、实施及后期应用工作。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而构建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环境。目前,第一批29所学校已处于验收评估阶段,第二批38所学校正在组织

15、专家指导各个实验校完善建设任务书,准备进入实施阶段, 9-10月完成了第三批33所实验校的认定工作。调查发现,教师采用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有98.47%的学校采用媒体教学,说明教师的思想观念中还是认可利用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的。计算机用于教学推广得也较好,有27.23%的学校几乎没有采用传统媒体,只有1.53%的学校没有采用过多媒体计算机,而且每周平均使用课时为20小时以上的学校占68.2%,可见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通过走访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小学基本都已经建成了校园门户网站,部分学校建设了一系列学校常用的公共管理系统。例如: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远程教育信息接收

16、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71.61%的学校建成了门户网站,其他数据详见表3。这些管理系统的建成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表3 公共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比例情况(%)学校网站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OA)数字图书馆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已经建立71.6134.1323.2850.21正在建设7.3112.1017.679.44正在规划2.5811.8810.346.22尚未建立18.4941.9048.7134.12(四)科研引领作用逐步增强由课程中心负责的基于电子教材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应用项目是北京市深入教学核心地带,构建立体全方位的数字化教学系统的探索。目前项目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确立了数

17、字教材纸质版PDF数字化、富媒体数字化、强交互数字化三种开发模式,建立了多开发主体、多平台支持、云服务推送、教材开发与标准研制并行、开发与实验互馈、开放硬件及课堂教学互动软件系统的开发机制。完成了纸质版PDF数字化教材的布置和开发,完成了数学、英语、美术等分册的基于KNO模式的分册开发,完成了音乐、数学、科学等强交互电子教材分册的开发,并安排了白家庄小校(3个校区)、瀛海一小、黑芝麻胡同小学等实验校进行较常态化的实验。同时,中心建立了基于移动终端、即时学习分析、碎片式学习、微课程开发及云学习等6个实验区和69所实验校,全面建立了数字学习方式实验模式。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

18、验室承担了直接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项目3个,间接涉及2个,试点学校29所。基于同步课程实现了多终端的多种版本的跨平台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方案。整合国内外资源协同研发电子教材,实现了电子教材的批量化生产,建立了电子教材质量监测与教学应用评估系统,为华夏女子中学、和平里第九小学、东四九条小学、北房镇中心小学、燕山前进第二小学等10余所学校提供电子教材开发及应用支持服务,进行相关教师培训50余次。通过对学科教师iPad培训、电子教材使用培训、教学组织与管理技巧培训,使得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原有的教学设计整合起来,变革教学方式,实现新型数字资源的学科教学、教研模式;同时通过对学生的iPad基本认识与操

19、作培训、电子教材学习技巧、纪律要求的培训来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目前,在燕山前进二小、怀柔北房镇中心小学、大兴黄村一小、东城区和平里九小、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等学校均实现了常态课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案例,其中优秀课堂应用案例百余个(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视频等),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经切实在发生。(五)师资培训有待增强据统计,2012年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已达到26330万人。北京市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反思教学、经验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设计能

20、力。此外,北京市教委还展开了一些尝试,通过实名认证、信息过滤、IP地址规划、建设网络宣传平台等工作的开展,在清除网络的负面效应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开通的教师研修网向全市中小学及教研机构提供新课程数字化资源,设立专家和名师博客上千个,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的个性化交流服务平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管理教师培训项目,搭建网管教师网上学习平台,通过软件考核、硬件考核和上机考试,有3000余人获得了市教委认证的网管教师资格,提升了网管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调查发现,29.93%的学校全部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有65.29%的学校大部

21、分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在问卷的开放题中,提到较多的目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问题。调查发现,目前所有中小学校对教师都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且有74.26%的学校对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另外,信息中心主任对培训的要求很强烈,在访谈过程中,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导力培训,认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学校拥有信息技术(或计算机)专职教师的人数比例如图3。图3 学校有信息技术(或计算机)专职教师的人数比例(%)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缺乏顶层设计是对发展战略在时间、空间的展现形态和发展路线的整体设计,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

22、理念,是战略意图和建设实践之间的蓝图,应该具有总体明确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等特征。因为缺乏顶层设计,信息中心未能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技术规格,面临越建越乱的风险。另外,有些系统存在时间、建设部门、开发环境上的不同,使得这些系统采取了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重复建设问题突显,这也是顶层设计在技术层面上缺乏的表现。(二)信息化观念有待加强通过访谈信息中心主任了解到,制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简单的认为是网络建设、多媒体设备的建设,而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生态工程。另外,从目前基础教

23、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建和用的关系还存在片面模糊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布线等硬件建设,但却对一线教学改革没有起到多大实质性作用,建好的信息化设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无疑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大失败。(三)信息化培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中小学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及常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方面,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对于如何将技术有效地用于支持教学,即教育技术素养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对信息化工作人员以及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可以更好的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四)资金投入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在选择“当前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最缺乏”的选项中,选择资金投入缺

24、乏的中小学校比例最高,达到70.47%,有62.67%的学校选择“相关的知识、能力”,有49.3%的学校选择“教学资源”,有20.61%的学校选择“领导认可和重视程度”。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市级拨款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方式,难以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要求。(五)网管教师职称无编制,流失严重职称往往和教师在学校的地位、收入和对学校的贡献多少挂钩。大部分网管教师为了职评,除了网管的工作外还必须兼课。多数教师感到在网管领域评职称很困难,他们所涉及的领域在学校也处于二线地位。另外,经过了系统培训的资深网管教师往往流失到了别的学科或收入更高的IT企业。(六)统筹能力不足,缺

25、乏特色项目基础共性的平台各校都在重复建设,或在以往的系统上重复建设,区域之间没有进行整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市、区、校三级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和研讨,导致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弱。各校普遍采取建设内容大而全的思路,并没有突出建设亮点以及特色项目,创新性没有体现,各类的管理系统比较集中,这些在数字校园推进过程中问题更为突显。三、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首都北京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任务、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北京数字学校等建设的带动之下,从整体上位于全国的发展前列。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来看,信息化建设确实走入了“深水区”,因为所

26、有的问题呈现都是“系统性”问题,不是由单一元素所引发的。如何能够在首都智力资源丰富、国内外教育教学思想融合交汇的条件下,率先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走出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战略性问题。(一)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框框,敢想敢闯敢干,大胆地想、大胆地探索、大胆地实践,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迷信书本和权威。遵循创新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尝试鼓励各学校网络管理教师在职进行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和软件工程硕士方向学习,重点培养其教育信息化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系统研究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信息化方法,有助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于教育软件和教育资源的采购也

27、是如此,要针对区县或学校特色购买教育软件和资源,要在符合国家教育信息化规范的前提下,自主开发教育软件和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再如,可以以教育研修网为主要平台,建立完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拓展学习空间。鼓励技术、师资条件好的学校创办网络学校,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到国外设置网络远程教学点。向社区开放教育,建立城区市民终身学习网络平台,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在如何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机制方面,可以采取积极宣传分享全市范围内的有效的数字校园建设案例、有效的信息化领导力实践案例、有效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成功实践、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办法。(二)区域持续均

28、衡共建战略实践表明,以学校为单位封闭、孤立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桎梏,基础教育信息化立足点应由学校向区域提升4。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动态性、基础性的力量,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稳态点,这就注定了这件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进程。所以,区域持续均衡共建策略实施的关键是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规划与管理,提高整体绩效。实现区域持续均衡共建战略的举措很多,例如,在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与教还是服务于学方面,需要二者兼顾,融合发展,教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主要形式,学将会呈现出增长性的发展态势,教学相长发展是今后主要的可行途径;在技术部门和教研部门的联

29、动方面,教研的力量要成为积极接纳、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的主导性力量,而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推动;在商业化服务和教育系统协同机制的建构方面,让信息技术部门和商业部门联动,让商业服务部门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联动,为教师提供最终的精细化服务。(三)顶层设计与观念先行战略顶层设计战略是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信息化建设。在乡镇和农村的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入,缺乏重视,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也只是走过场,应付区县的检查,这需要职能部门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宣传培训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充分扭转这部分领导的认识。顶层设计应该是“行动

30、中生成”的顶层设计,而不会是“专家规划的”顶层设计,需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是需要从“无序”的实践逐步“有序”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的建构和区域化顶层实施机制的形成。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一种理念,如果各级领导认识到它的价值,那么它的作用就会明显起来。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问题,要至少明确以下方面:第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既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第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更应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方面;第三,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务

31、求实效,应用优先,将建设与使用紧密结合,以适用、够用、用好为原则;第四,破除教育信息化高不可攀的思想观念,树立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另外,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首先应该是“人的信息化”,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教师的信息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有效而又持续的教师培训计划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四)应用评估战略我市部分区县已经有了中小学信息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形成性评估标准,并坚持发挥形成性评估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改变现有的只重硬件建设指标的评估体制,建立发展性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制。将评估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对信息

32、化资源的利用上,评估的内容要看学校是否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要使用真实情境进行技能自动测评。同时,每隔一定时期,再使用作品评价作为技能测评的一个补充,检查学生的综合操作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五)高校介入与社会参与战略高校介入战略是充分发挥高校在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而言,其基本形态如新课程教育改革一样,需要有高校专家的参与,以引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传播创新性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但同时,更需要有高校专家和一线校长、学科教师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实践共建,是平等对话基础之上实践关系的生成。当前,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创新实践方面需要有一批高校专

33、家的指导、参与、实践知识生成,以使得高校的介入具有实践价值意义。社会参与战略是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于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既要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政策优惠、扶持,又要注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北京市政府应积极协调各个部门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优惠条件和便利,鼓励企业和厂商参与我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学校与企业运用硬件设备预先交付使用逐步偿还资金的方式,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缺口。吸引社会、个人和企业等力量增加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同时吸引国际社会中企业、基金会、团体等的参与合作。(六)分层培训战略对管理干部的培训,要强化现代信息意识,较熟练地掌

34、握信息技术,学会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提高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应鼓励和支持市信息中心前期开展的区县信息中心主任顶层设计培训班,多进行区县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熟练使用与学习相关的工具软件,掌握远程教育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知识。对学科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会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备课和进行课堂教学。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网络维护、排除一般故障、保证网络正常运转的能力。四、结束语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

35、统工程。我们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深化应用促发展,把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教育督导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以应对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挑战,并以信息化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 20131115/11093995_0.shtml.2教育部副部长 杜占元.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 中国教育报,2014-03-19009.3李景浩.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J.现代教学,2013,(03):67-69. 4张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问题调研与分析来自72位教育局长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5-28.5桑新民,郑丈勉,钟浩梁.区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3):8-11.6王建莉.中小学网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