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5630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期该做些什么小升初的衔接期我们该做些什么 读中小学衔接研究与解决对策心得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常常遇到家长带着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新”生前来咨询如何改变他们的学习境况。在阅读了中小学衔接研究与解决对策这本书之后,回头想想。书上的很多方法是可以借鉴的。下面我们先看看:小学升初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对于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同学,入学适应不良最为普遍。这些初一的新生大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他们在小学学习了五六年,早已熟悉了小学的环境、学校的老师,来到中学这个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中,不仅环境变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也不同了,而且老师也从小学生为对象的未成年人语言

2、,改变成速度、频率都快速的成年人语言。所有这些改变都会造成初一新生在心理上、学习上的不适应。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表现出以下明显的差异: 学习的课程门类增加,内容加深,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进入中学以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时,物理、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1 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3、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课程的增加,尤其是数、理、化等学科的增加,强化了学生对抽象逻辑思维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要求水准,因此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一些学生感到苦恼的是,越想弄懂的越是听不懂或听得一知半解,越想记牢的越是忘得快,这就出现了对这么多的课程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这种分化与学习内容的深度、难度的加

4、大有直接关系。 学习成绩波动很大,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经过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到了初二,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变得很突出,学习好与差的差距会越拉越大。随着各学科课程的深入,对于学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和爱好,偏科现象逐渐明显。 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小学时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死记硬背,进入中学后就不能适应了。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

5、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2 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逐渐减少,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小学阶段的学习,在学校里,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6、 怎样才能使这些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 如果说,大人对于要从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们不放心,怕他们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不少家长要送他们去上小学学前班。其实,相对于要升入初中的小学生来说,同样也应该有一个初中的“学前教育”。这个学前教育应该使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达成三个目标: 第一是知识目标:使学生对初中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任务有基本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能力。 第三情感目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3 新的学

7、习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学习兴趣,不断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当今社会上已经有了这类的培训班,不妨可以考察一下,他们是不是能让参加培训的孩子们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如果真的是不错的,不妨可以送孩子去参加。即便不去参加这样的培训班,我们自己也应该对这些孩子们进行一些小学升初中的衔接期准备: 引导和帮助孩子们逐渐对自己有一个了解,总结小学时的生活和学习,看看自己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学习上有什么特点,甚至可以让他们做一篇作文:写一篇“我想象中的中学”或“我就要成为一个中学生了”的作文。 领着孩子到初中老师那里,或者到有初中生的朋友、邻居家里串串门,请他们

8、介绍一下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联系学生们做的那篇作文做一下对比,初步了解一下中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和自己想象的有什么不同。 对孩子进行学习的社会动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还是以直接动机和天然动机为主的。尽管学校也会以“大目标”对他们进行教育,但是这些“大目标”对他们说来毕竟还是朦胧的,往往还难以同他们直接的学习动机挂勾。这种情况,对于他们接受初中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是不能适应的。因此,对于初一新生进行间接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培养十分重要。可以考虑让他们接触比较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目标。比如可以读、看、讲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一些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和故事,4 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教育,最好能有一些学校、社区等“周围的形象”。再有,利用一些机会开展参观和访问活动,也可考虑参与一些科技馆或活动中心的社会活动或科技制作活动,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加学生们对现代科技信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社会动机。 新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绝不是单靠学校教师就可以完全做好的,要全面完成这方面的任务,还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紧密配合,只要各方协调一致,最终总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所以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是很必要的。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