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661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乘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会看整时) 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和直观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

2、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3、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69的乘法和表内除法。 除法的初步认识。69的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乘法、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2)万和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3)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用凑十的方法计算竖式连加。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4)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

4、法。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式题。 (6)珠算加法和减法 认识算盘。在算盘上记数和读数。珠算加法,减法。 (注:这部分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其他年级。)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分米、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知道除法的

5、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或整百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乘、除法笔算法则,能够比较

6、熟练地计算。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5.认识算盘,掌握拨珠方法。会珠算加、减法。 6.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7.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 8.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公斤)、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9.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10.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

7、角。 11.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2.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书写答案。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三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除数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 乘数是两、三

8、位数的乘法。积的变化。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除计算的简单估算。 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四则混合运算。 三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 (5)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和吨的认识。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 面积单位。 (

9、三)几何初步知识 面积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笔算多位数加、减法。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3.掌握乘、除法的笔算法则

10、,比较熟练地笔算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会笔算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交换被乘数、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知道商不变的性质。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或整百的乘、除法。会口算两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4.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熟练地计算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 5.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6.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

11、0千克。 7.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8.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口述解题思路。 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学习习惯,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四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

12、)数与计算 (1)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2)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四则计算。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积和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注: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4)数的整除。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100以内质数表。分解质因数。约

13、数和倍数。公约数和公倍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 (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眀=c,ax眀x=c)。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量与计量 角的度量。 单名数和复名数。(计算面积或体积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四)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

14、面积。*组合图形。 (五)应用题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相遇问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四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使用中括号。 3.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 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15、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5.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7.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 8.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 9.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

16、积计算公式。 10.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数的整除。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100以内质数表。分解质因数。约数和倍数。公约数和公倍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 (2)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乘法和除法。积和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

17、和小数的互化。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简单的带分数加、减法。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眀=c,ax眀x=c)。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量与计量 体积单位。 单名数和复名数。(计算面积或体积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四)几何初步知识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含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五)统计初步知识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 (六)应用

18、题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相遇问题。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四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 2.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3.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正确地

19、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5.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6.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知道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8.初步学会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

20、教育。 9.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 年 级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认识

21、。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息的计算)。 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整理和复习 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2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认识圆柱和圆锥。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 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基本的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会有

23、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比较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附录 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知道: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表述词还有“认识”等。 理解: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能说明一些道理。 应用:是指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表述词还有“运用”。 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会:是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测量、画图、制作和正确的计算等数学活动。 比较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的程度。 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迅速的程度。有时还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计算,从而形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