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56805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9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吸收式热泵是一种以热能为动力,回收低温余热的热能将其转移到高温热源,使其可以用于工艺供热或采暖的一种设备。根据所需热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一类吸收式热泵和二类吸收式热泵。,一类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 一类吸收式热泵是以高品位热能(如蒸汽、高温热水、燃气等)为动力,回收低温热源(如废热水)的热量,制取较高温度的热水以供采暖或工艺等之需求的设备。蒸发器中的冷剂水吸取废热水的热量后(即余热回收过程),蒸发成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吸收器中溴化锂浓溶液吸收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同时放出吸收热,该吸收热加热热水,使热水温度升高得到制热效果。而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发生器,被工作蒸汽(热水)加热浓缩成浓溶

2、液返回到吸收器。浓缩过程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继续加热热水,使其温度进一步升高得到最终制热效果,此时冷剂蒸汽也凝结成冷剂水进入蒸发器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反复循环,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二类两段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二类吸收式热泵通常情况下以温度较低的余热(或废热)做为动力,通过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特有功能“吸收热”,制取比余热温度高的热水的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在没有其它热源(或动力)的情况下,制取的热水温度比余热(也是驱动热源)的温度要高。所以,二类吸收式热泵也称为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废热水以串连形式分别进入蒸发器2、蒸发器1和发生器1和发生器2。在蒸发器1与蒸发器2中冷剂

3、水吸取废热水的热量后(即余热回收过程),蒸发成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1与吸收器2,吸收器中溴化锂浓溶液吸收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同时放出吸收热,该吸收热加热热水,使热水温度升高得到制热效果。而稀溶液流经换热器与浓溶液换热,温度降低后分别回到发生器1和发生器2。在压力较低的发生器内被废热水加,热浓缩成浓溶液后,再由溶液泵分别送往吸收器1和吸收器2。产生的冷剂蒸汽则分别进入冷凝器1和冷凝器2。冷剂蒸汽在冷凝器被低温冷却水凝结成冷剂水,由冷剂泵送到蒸发器1和蒸发器2,这样往复循环达到连续制取热水的目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特点余热回收 节能减排用于热电、油田、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产生的低温废热、乏汽的回收

4、;也可利用河水、地下水等天然热源,将低温热水转换成高温热水,用于集中采暖或工艺用热,可有效的节约能源。双效热泵 冷暖两用双效吸收式热泵利用天然气或蒸汽为动力,回收利用废热效率高,性能系数(COP)达到2.4。双效热泵具有采暖和制冷两种功能,特别适用于即需求采暖也需要制冷的场所。两段吸收 升温更高二类两段型吸收式热泵毋须其它热动力即可把废热水的温度提升到80以上。智能控制 操作简便机组采用全自动控制程序,一键开关机,负荷自动调节,溶液浓度限制控制,远程监控管理。,吸收式热泵型号编制说明,吸收式热泵特性一类热泵升温特性图,二类热泵升温特性图,二类热泵升温特性图,应用实例1.热电厂热电厂的发电流程如

5、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知道,蒸汽的动能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汽轮机出来的乏汽进过凝汽器冷却后,变成凝结水,经过低压、高压加热器组逐级加热,进锅炉前凝结水温度已提高至215。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冷却塔的热损失;凝结水的加热。冷却塔的热损失是很巨大的,约占锅炉热量的65,如果能将这部分热量利用起来,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冷却塔的热能利用起来可以提升凝结水的温度,另外还可以用于空调。,2.印染厂一家印染厂废热水的情况:废热水温度 50 废热水流量:416 m3/h同时又有蒸汽。印染厂希望能得到尽量多的86热水。结合这种情况,我们拿出了一个方案:制热量:1050 104kcal/h热水进口温度:72 热水出口温度:86 热水流量:750 m3/h废热水进口温度:50 废热水出口温度:40 废热水流量:416 m3/h蒸汽压力:0.7 MPa蒸汽流量:11160 kg/h,精品课件!,精品课件!,THANK YOU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