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458210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业务流程重组与ERP系统应用的结合- 业务流程重组BPR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但是在BPR从思想到现实的转变中,信息系统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应该说,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提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关系,企业可以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组织实施业务流程重组。但是从BPR实施成功的案例中,有很多都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分不开的,可以说,在BPR从思想到现实的转变中,信息系统作为一个重要手段起到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在BPR的实施过程中,不考虑信息系统的应用一般是难以达到对管理业绩的戏剧性改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在应用信息系统前,不首先进行业务流程重

2、组,也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里提到的信息系统应用主要就是从MRP、MRP II发展到今天的ERP系统。 -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在整个80年代,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即IT)应用上投资了1万亿美金,其中的8千亿是由服务行业投入的。尽管这样大的巨资投入,但是白领人员的生产率在整个80年代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在1975至1985这十年期间,蓝领工人数量减少了6,实际产出增长了15,因此,生产率提高了21。但在这同一期间,白领工人数量增长了21,与实际产出增长15相比,生产率损失了6。这些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学家们称之为“生产率悖论”。在当前全

3、球企业投资IT应用已超出其他资本品投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显得尤为不合情理。毫无疑问,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潜能是切实存在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释放这种潜能。这需要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信息技术应用失败的原因。信息技术应用失败的原因 -信息技术应用没有释放其潜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总是沿用旧的或业已存在的方式做事,而不是注重工作应该怎样做,然后考虑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实现它。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应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梦想“无纸化办公”,其结果导致更多的纸张使用。不管报告是否有价值,报告愈来愈多,格式愈来愈漂亮。人们不惜花去数天时间去写报告并绘有精美的图表等以期高

4、一级管理层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或批准。因为在办公自动化软件上修改文字和图表实在太容易以致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修改完善以使得到每一级管理层的欣赏。问题就在于处理办公事务的流程和方式没有改变。 -在应用信息技术为顾客提供服务方面,也会经常导致一些问题。运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直接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方式和处理流程,将会对很多不合理或无效的工作(也许手工业务处理方式下必须存在)进行计算机自动处理,由于人们必须按照计算机的要求工作而不是按照顾客的要求办事,从而有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不如手工方式。人们经常认识到对流程进行一些改变是有益的,但往往因为要改变计算机系统的成本太高和太费时间而被搁置,因而人们经常认为信息技术

5、应用会导致不灵活而不是灵活,信息技术应用根本达不到预期想象的效果。 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方式 -由于众多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企业开始与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进行这类问题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就是MIT自1984年开始,直至1991才结束的一项称之为“90年代的管理”的研究报告,该项研究调查了IT应用对各类机构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成功的企业在应用IT的方式上比上文提到的这些办公室自动化和事务处理自动化的应用方式要先进。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可以分为5种层次: -第1级:本地化应用。信息技术相互独立地应用在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如财务、客户记录、存货等,以实现单项

6、业务管理效率化。 -第2级:集成化应用。当一个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入成熟期时,他们会认识到需要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联接到一起,如通过共享数据将财务与生产系统集成一体化。 -第3级: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应用信息技术转变企业工作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实现已有工作自动化。 -第4级:业务网络重新设计。重新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处理过程,即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第5级:业务范围重新定义。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扩展企业业务范围。对新的或已有的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或为新的市场提供已有的产品(服务)。 -从第1级到第2级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渐进过程,一般发生在开始应用信息

7、技术的一段时间之后。遗憾的是,这一阶段的收益也无疑是一个缓慢过程,企业一般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潜能。第3、4、5级则是革命性的变化,这些级不是从现有的工作方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而是注重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然后发挥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新的工作方式的能力。这即是说,为了保证ERP系统应用的成功,企业必须首先理顺业务流程,最好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实施BPR与应用ERP系统的完美结合 -企业可以通过实施BPR理顺业务流程并进行业务流程优化,而要实现对企业全部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则是ERP系统所专长的,因而ERP系统是企业实施BPR的重要补充,大大有助于BPR的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ERP系统的核心是实现对企业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其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当然紧密关联。不事先进行BPR,ERP系统的应用也很难取得预期目标甚至导致应用失败。企业应在实施BPR理顺和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以ERP系统作为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对企业全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 BPR侧重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最优化,ERP侧重在合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管理,为了实现两者的目标,BPR和ERP几乎是互为条件,与此同时在流程管理与资源管理方面又互为补充。因此,BPR的实施与ERP系统的应用在显著地改善现代企业管理绩效方面,他们是一种最完美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