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458363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 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 OEM贴牌生产、许可证授权、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 国际联盟 绿地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并购 二、国际化理论的框架(主要分析哪些问题,可用于文献综述的框架)Dragon multinationals, John A. Mathews 国际化的概念:什么是国际化(应该考虑dominant和latecomer) 国际化的动机:利用优势与寻求优势 国际化的过程:如何国际化的(三类不同的跨国公司dominant MNEs fromUSA,Japan and Euro; dominant MNEs from Scandinavian;

2、 latecomers) 国际化能提供哪些好处,国际化优势的来源:OLI VS LLL三、传统的国际化理论(established MNEs)1、Trade Theory1.1 Heckscher-Ohlin:国家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进行贸易。仅仅涉及到贸易理论,是国际化的最初形式,没有涉及到MNE。1.2 将MNE看成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资本由低收益率国家流向高收益率国家的结果。1.3 MNE产生于的原因在于技术差距。 2、Industrial Theory2.1 Hymer(1976):MNE具有很多优势,形成了垄断势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垄断势力。2.2 Knick

3、erbocker(1973):bandwagon effect(寡占反应理论),MNE是成群的。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大笔海外投资都发生在同一时刻。2.3 Graham(1978):tit-for-tat hypothsis,MNE是对其他企业侵入本国市场的反击。 不能解释为什么回去投资设厂而不是通过授权? 3、Product Cycle Theory: Vernon从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国际化过程。产品初期,仅限在国内生产伴随少量出 口;成熟期,寻找新市场,大量出口,同时寻找低成本生产地,开始海外投资 4、Internalization Theory:Buckley &Cas

4、son(1976)企业是理性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决策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特别是知识存在市场失灵。首先难以对知识进行估价,而卖方通过向卖方描述知识从而获得合理价格又容易造成模仿,从而是知识失去价值; 所以,企业需要内部化生产,来解决中间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与前面所述的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认为MNE的形成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的结果,企业一开始不需要具有优势。MNE的优势是在国际化过程中被创造的,而不是天生的;产业理论认为企业具有优势后才去国际化,但没有解释优势的来源。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可以直接成为MNE,不一定是渐进的,取决于企业家一

5、开始的决策;而其他理论认为只有在本国建立生产以后,才能按照一定模式进一步向海外扩张。 5、Eclectic paradigm:Dunning企业的国际化活动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企业特质(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sation。Ownership决定了企业是否有能力从事国际经营活动Location决定企业以何种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出口还是海外设厂内部化决定了企业是要将优势内部化还是外包给别人,只有O和L,就只有国际合作或者合同,不会有跨国公司在此基础上,Dunning又将制度因素融入OLI范式,分析了制度对于跨国经营的影响6、过程模型:Johanson&Vahlne(

6、1977)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渐进过程,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不是激变的过程。 通过对瑞典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国际化遵循如下过程:零星的出口通过代理机构出口收购代理,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海外设厂 企业当前的状态(拥有的知识以及资源投入)会影响到下期的投资决定7、RBV:Kogut& Zander企业的优势在于特殊的资源独特的知识结构,设立独资企业(sole proprietorship),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和运用母公司的隐性知识;MNE是为了加强其核心能力,才将有用的知识保留在企业内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挖掘、积累和运用知识资源。 四、Born-global/Intern

7、ational ventures传统的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化之前一般都经历了很长的发展阶段,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实力,其国际化路径一般遵循过程模型。而对于Born-global来说,他们通常在建立之后的一两年内就开始了国际化历程(一建立就国际化而不是很多年后),其路径也不再完全遵循过程模型,需要有新的理论进行解释。1、 知识管理角度:Walter Kuemmerle(2002)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进行跨国活动的目的有两个:扩充知识、利用知识结合知识管理,重新定义国际企业家精神(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从一开始就 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知识扩充(HBA)或知

8、识利用(HBE)活动的企业。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born-global的国际化行为:(1) 在企业创立之前,企业创立者的国际化经历很重要。一般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都有过留学或者海外经历,在那个时候开始构想创立国际化的企业。因此,创立者本身对企业是否国际化有重要的影响。(创立者是企业国际化的trigger)(2) 这些企业创立之时一般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急需快速增长。而国际化是他们实现快速增长的有力武器,也是他们进行国际化的重要原因。(产业特征)(3) Boren-global创立之初一般只有一个Home base(决策中心),主要功能是协调知识的流动。随后才会考虑建立其他决策中心(4) 首先会进行

9、知识扩充活动,随后才会进行知识利用活动。2、IED: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Mathews & Zander(2007)实际上是born-global的理论,将跨国公司分为三种:一是well-established MNE:在国际化之前就已经成长为大公司,具有优势二是newcomers/born-global:也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但创立较晚,后起之秀,产生的最初就已经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不具有很多优势;他们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只能内部化;具有很强的从外部(关系网络、与其他企业的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三是latec

10、omers: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创立较晚,不具有优势再此基础上指出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内部化理论、OLI范式、过程模型适用于 well-established MNE,这类公司在开始国际化进程前就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优势,他们只是利用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这种优势;对于born-global来说,在不具备优势时就已经面临国际化,那么他们的优势来自于哪里?他们为什么国际化?他们是利用国际化来形成优势,所以他们的国际化行为不遵循过程模型。Born-global的国际化过程由企业家精神决定:企业家去发现机会(企业家将知识、技能与资源相结合)决定进入时点决定资源如何分配给各种活动整个过程又受竞争的

11、影响。与之前的理论相比,不是将企业的国际化看成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利用静态优势的结果,而是将国际化看做企业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战略决策、策略互动的结果。他强调国际化之前的活动(影响企业家特质的因素)会影响企业国际化活动,并将国际化解释为企业家发现新的想法与计划,并将这些新的点子进行整合与调整,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 五、Mie Augier & J. Teece(2007):跨国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动态能力观点实际上是企业理论,文章以Penrose的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的观点来分析跨国公司如何建立竞争优势。Penrose本人主要是分析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发展路径,但她的观点成为资源基础论的基石,也为

12、动态能力观和企业家精神学说所借用。1、 Penrose学说以及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 theory)企业的性质:将企业看做资源的集合体以及管理的组织。非常强调管理因素。企业是资 源的集合体,在企业内部,资源以某种管理形式或框架得以组织和利用。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壮大主要受到管理能力的限制。企业发展和管理变化所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所特有的。管理能力不可能被无限制的提升,企业扩张需要招聘和发展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所以随着组织的不断扩张,现在的效率会有所降低。(简言之,企业所特有的管理能力不可能无限度的提升,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牺牲效率,这限制了企业的扩张。)研发可以帮助企业探寻新

13、的领域,从而进行扩张缺陷:首先,Penrose所说的资源并没有明确地定义(哪些资源?)其次,企业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未被使用的管理能力,这一观点受到挑战(市场、技术、资金、研发都会影响制约企业的增长);再次,强调了管理能力十分重要,但忽视了intangible assets,并且没有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哪里?如何发展竞争优势;最后,忽视了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 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ies)在Penrose的基础上,发展了动态能力观,以动态的观点分析企业如何发展与维持竞争 优势。动态能力: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与市场,迅速重塑、重新配置企业各种资源的能力。即企业

14、创造与利用内外部所特有的资源,强调与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不仅包括企业发现市场需求变化、技术机会、发展竞争优势的能力(静态),还包括及时、有效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从动态能力观看来,动态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企业家精神、企业的组织架构(公司治理business model)都是重要的动态能力,企业家决定了最初的组织结构。3、 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将RBT与动态能力观运用到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所拥有的不可模仿以及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动态能力 (其特征是必须难以复制和难以模仿)。多元化程度越高、市场变化越快,动态能力对跨国公司就越重要。在高度竞争(hypercompet

15、itive)的产业,动态能力对跨国公司的存活至关重要。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不仅包括快速创新、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还包括塑造企业蓝图的企业家精神。动态能力包含在企业的日常规则与高层管理团队中,维持跨国公司的动态能力要求持续的企业家精神活动(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发现与利用新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协调企业资源、管理才能等)。简言之,从动态能力的观点来看,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它的动态能力。它既包括组织优势又包括管理优势。具体来说包括:学习与创新程序;所使用的business model(或者说公司routines);投资决策(企业家精神);资源的配置能力;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

16、新与积累。(虽然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是现实世界,研发外包发达,所以企业只依赖内部研发来发展竞争优势是不行的,应该更加注重协调全球技术资源,内外部创新相结合。) 六、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理论(Latecomer Theory)1、利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一些优势cheap labour, low price, flexi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mall-scale production;企业国际化可以利用这些优势。2、Latecomer Perspective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不是为了exploit advantages,而是为了explore a

17、dvantages, 国际化是他们建立优势的路径之一。他们国际化的动机有很多:market seeking、strategic asset seeking、efficiency seeking3、psychic distance发展中国家首先会向地理和文化与母国相近的地方进行投资4、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化OFDI既有类似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特色,OFDI之初不同,现在出现趋 同。(Peter J. Buckley, Historic and emergent trends in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2008) (John Child,

18、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firms: A case for theoretical extension)5、 John A. Mathews: Dragon multinationals, 2006Latecomers的国际化进程要用LLL来解释:linkage, Leverage, learning。国际化以获取资源,在利用资源,最后实现学习的过程。既是latecomer国际化的过程,又是他们为何能够快速国际化的原因。 七、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一)、John Chil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19、firms: A case for theoretical extension, 20051、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三个阶段(具体见Buckley的总结,此处不详细) 90年代前,很强的政府管制,基本上只有少量出口 1990s,开始进行海外经营活动,规模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没有明确的目标,静音不善 2000年后,企业有明确的国际化目标。2、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或原因总之是为了获得优势 避免国内市场的约束:区域保护主义,资本约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知识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政府干预。 国际化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获得差别化(differentiation技术和研发能力)

20、和品牌(brand)3、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包括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JV, M&A, WOS; 其中OEM和JV属于in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而M&A和属于 。一般来说,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首先是通过和,建立与国外市场的联系后,在进行和。但也可以同时进行或者跨越某个阶段。 :利用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获得国外企业的品牌,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贴牌生产后建立自己的品牌,不能老为别人生产,如何转型?(格兰仕) :利于转移技术和 ,和合作企业联系更紧密,获得更多市场知识(华为) :获得品牌和差异化的快速通道,但是关键在于企业是

21、否有并购后的整合能力(,如何进行整合?) ( ):能加强自身国际竞争力,提高研发能力,加强自身控制。但其前提是有大量的初期投资和构建能力(海尔)这些方式的优劣势总结:、中国企业国际化要考虑的特别因素 政府的角色:放松管制,应该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给企业提供支持,但又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 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一是与政府进行的能力,以获得支持;二是要有国际化的战略和决策能力。对于上述两点,制度嵌入和企业家精神应该是的,他们相互影响,不能单独看待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企业选择与中国心理距离相近的市场进行投资,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想要国际化的企业来说,一定要克服这个问题,走向发达国家市场,而不

22、是就近。 (二)Peter J. Buckley: Historic and emergent trends in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2008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特点(韩国、新加坡、台湾等) 这些企业拥有一定优势:低成本生产,小规模生产技术等; 一般来说投资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Psychic distance: 投资于熟悉的,心理距离相近的国家; Stage model:一开始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然后再投资于发达国家; 投资开始一般采用JV,然后转向WOS 政府在投资中有重要作用2、中国OFDI的特点:(1)OFDI的政策变化: 谨慎的国

23、际化(1979-1985)只有少数几个国际贸易公司有资格对外投资,投资内容由政府控制,没有针对OFDI的法规 政府鼓励(1986-1991):对OFDI的管制有所放松,更多企业可以申请对外投资,开始制定法规; 扩张与管制阶段(1992-1998):进一步放松,让更多企业对外投资,但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又开始在审批程序上进行严格审查 走出去阶段(1999-2001):政府支持,但投资带有明确的国家标记,政策法规有所矛盾 WTO后(2001年后):放松,私有企业也可以对外投资,2003之前只有国有企业才能进行对外投资。(2)中国OFDI存量趋势:具体可以自己去收集数据p。725(3)OFDI区域分布

24、: 1990-1992:从总量数据上分析,主要投资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发展中国家只占30.5%(和传统理论不符);但从项目数来看,大多数项目投资于发展中国家(香港,泰国,澳门),说明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都是小企业,项目多而资金少;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一般为带有国家目的的国有企业,具有资金实力。 1992-2001:投资于发达国家的总量比例在减少(64.12%-36.11%),但项目数有所值增加;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总量比例增加(35.88%-63.89%);一个很明显的增长发生于非洲(因为中国企业的特质以及政府的关系) 2001年后:中国的投资区域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投资特点开始趋

25、同。(心理距离和文化等因素开始逐渐重要)(4) OFDI的行业分布: 从项目数来看,95年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最近几年,主要投资于制造业 从OFDI存量数据来看,主要投资于第一产业(采掘,能源等)(因为很多能源项目资金较大)(5)进入模式: 投资早期阶段(91-94):主要选用JV(原因,好处p.734) 95年后,WOS占据主导地位,2001年,61%的项目采用的是WOS形式。(6)投资动机: 自然资源寻求(natural resource-seeking):从前总量数据来看,OFDI早期大多是资源寻求型 市场寻求型(market-seeking):有的是由于国内竞争激烈,有的是由

26、于拥有技术优势可以投资于一些技术落后国家,开发市场;有的投资于发达国家市场,为了建立品牌 战略资产寻求型(strategic asset-seeking):建立研发机构寻求技术,品牌,互补型资产 效率寻求型(efficiency-seeking):不是主要动机4 (三)中国政府对OFDI的具体政策与管理YadongLuo: How emerging market governments promote outward FDI: experience from China, 20101、 重要观点:p.68-69 发展中国家给OFDI支持是合法有效的 政府应该并且能够支持以帮助企业客服不足 如何

27、支持,支持的形式很重要 为什么进行OFDI能够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什么发展跨国公司符合中国国家利益?2、 中国管理OFDI的机构: 国务院(State Council)制定OFDI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制定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人民币汇率 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管理中国的外汇流动,包括:向国务院报告收支平衡数据;检查修改外汇政策;监管外汇流动;管理外汇储备 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起草具

28、体的OFDI政策;审批非金融类的OFDI项目;代表中国政府就投资和贸易问题进行双边和多边谈判;确保中国的经济、贸易法规与国际条约一致;MOC下面还有许多部门和地方商务局,执行与OFDI相关的任务 发改委(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颁布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应该进行投资;审批大规模的OFDI项目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commission)给予大型国有企业OFDI制度支持。 由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要经过商务部的同意,而私有企业只需获得地方对

29、外经济与贸易委员会的批准。3、 中国政府对OFDI政策的发展以及颁布的主要法规p.72-754、 现行的OFDI制度: 促进政策:金融支持:避免双重税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支持;低利率贷款;外汇优惠。风险规避:给在工作人员提供保险补贴;签署多边保护协定。信息服务:建立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编写投资报告。引导服务:引导投资方向和地区以及产业。 监管政策:简化审批程序:资源导向型的投资额小于3千万美元以及其他导向投资额小于1 千万美元的项目可以由地方政府审批;审批不超过20个工作日。提供投资后的监管方法。5、 总结: 关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投资动机,既有规避国内制度也有寻求资源;就国内制度而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同。例如大型国有企业可能更受惠于国内的崔进政策,而中小企业可能是为了逃避国内制度。 虽然政府制定了许多促进政策,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也应该多与政府沟通,充分利用制度优势:熟悉OFDI政策;与政府持续沟通;给予反馈信息等。 政策不是万能的,制度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央与地方利益不一致;各管理部门间职责不明确;审批程序依然复杂。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