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8969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说课与评课 人类社会就是由数以万计的鲜活课堂组成,我们每天都在说课、上课和评课。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增长智慧。如果我们能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入手,把它们当成一节节课,并有意识的对它们加以分析和评价,相信这对我们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技能的提高会有帮助。今天,我就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与大家交流一下小学品德的说课和评课,由于水平有限,有些地方举例可能欠妥,恳请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指正。 一、小学品德课的说课 什么是说课 先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 故事中的将军的解释就是对他所在的陆军给美国人上的惊险一课的说明,其实这就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

2、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师生实际,向其他教师说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根据说课的定义,可以看出说课与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是有区别的。 说课和备课的区别。备课是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精心写出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它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而说课则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说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这样备课的问题。 说课和上课的区别。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3、实践过程,而说课是教师与同行们互相交流学习的教学活动,它侧重于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 小学品德说课的必要性 1学科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具有启蒙作用。 对学生的社会观察和体验具有窗口作用。 对学生的适应技能培养和训练具有孵化作用。 2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学生的易塑性决定的。 “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并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环境是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人的

4、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性的积极影响。 目前,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政治的多元化深刻影响着国家、企业、社团、政党和每一个公民,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民主建设还很不健全,社会上广泛存在着执法不公、诚信缺失、责任观念淡薄、见义不为、金钱崇拜、损人利己等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而“生活具有教育作用”、“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1 完全相同,而且是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上述国情会形成真实的生活经验进而会直接触动小学生的心灵,对他们产生综合性、全方位的影响。当然会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给小学生,

5、再由学生通过不同的体验和内化,多多少少影响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目前小学品德课教学的困境决定的。 困境一: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不重视 如:重视文化教育不重视文明教育 困境二:课堂教学针对性差,缺乏魅力,实效不强。 我们的老师对德育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生成性等本质特点缺乏认识。 困境三:课堂教学与社会现状存在许多矛盾 基于以上情况,要搞好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充分研究各种情况,而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营造教研气氛 ,是教师进行探讨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品德怎样说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说课视频 1. 找准学科说课的依据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不同学科由于

6、特点不同,其说课的主要理论依据可能存在差别,但我认为,不同学科说课必然有一个共同的依据。它是我们日常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重要指南,这就是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因此,把握准确学科特征和课标要求是关键。小学思品包括两部分,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该学科的特点是品德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三个,即:情感、态度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依据学情 摸准学情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开展好各项品德教育活动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备课和上课前要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趋向、能力情况和知识现状。然后,根据情况编写教案和组织课堂教学。找准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随意,教师在说课时,也要依据学情说出学情、教法和学法

7、。 2明确说课的主要环节 根据上述两个主要说课要求,教师在说课时就要说出以下几点:说教材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重难点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多样组合,改革创新,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说学法 (故事:万历受教育的启示)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 说大致的教学过程 当然,不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的增加或减少说课的环节。 3 3找准说课的基本规则 在说课中,除了要明白说什么之外,还有知道怎样说。对于思想品德学科,以下三点特别要注意 理论支撑、科学合理 层次清晰。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种思维和写作模式是说课应遵循的最基本思路。 突出重点,详

8、略得当 4、说课举例 分享的快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 本课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三个: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互相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 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

9、识。 难点是: 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4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我将准备西瓜、橘子。以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五个环节: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课前,引导学生唱拍手歌,上课伊始,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听到大家愉快的歌声,老

10、师的心情也变的轻松愉快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快乐和别人分享,你将有两份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快乐。”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这时我会适时引入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畅谈感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好东西和别人分享才快乐。最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比感知分享的快乐。我会先将准备好的西瓜让一个学生吃,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吃橘子。让学生分别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11、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二:“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来画一画、拼一拼,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形成新的作品。”在小组展示后,我将相机提问“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如何?”最后出示萧伯那的语言进行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从个体之间的分享扩展到集体生活中。 回归生活,体验快乐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随机出示课本33页的图画,“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不,这些孩子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假如你帮助了他,

12、他会怎么想?” 这样,让学生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一些,或者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最后我还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学生讲盲人点灯这个故事的开头,而后让学生去猜测故事结尾。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明确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不仅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 教学理念: 5 最后

13、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思想品德的评课 评课的含义。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的课,只要我们对它发表了看法,这就是评课。当然,对于同一个事件、同一节课,由于评课者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感情倾向不同,评课的角度也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我们生活的社会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馆娃宫怀

14、古五绝 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启示: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宜。 西施咏 颜色重天下,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总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启示:评学习方法,吴王喜欢美人,乐于探究、主动探究 小学品德评课的重点 对于如何评好一节课,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但如果从教学资源角度来评价,其评课指向都是相同的,都要对教材、教师、学生、课堂等教学资源进行评价。就小学品德而言,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评课中更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

15、活动、教师的指导与调控、课堂氛围、教学效果。 评课项目与评价要点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教学目标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 可操作的程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学生活动 (学情、学法) 教师对学习活动的 指导与调控 6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目标达成度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 1评教学目标 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全面,具体,恰当. 全面、具体是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恰当,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

16、课标为指导,体现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难易适度. 可操作的程度 教学目标是否可以操作,是否符合各种教学实际。 2评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参与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学习心境是否愉快。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A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是否较多 B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 C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 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A是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否能发表个人见解 B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3评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A是否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B是否对学

17、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C是否根据学习方式创造恰当的问题情景 D是否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E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A是否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B是否灵活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4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A学生的人格是否受到尊重 B学生的讨论、质疑和回答是否得到鼓励 C学习进程是否张弛有度 7 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 A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序 B师生、生生交流是否平等、积极 5评教学效果 目标达成度 A是否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B是否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C是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

18、是否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的状态 A教师是否情绪饱满、热情 B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C学生是否有一步学习的愿望 当然,由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客体、环节不同,评课的指向也不同,有些文章认为评课的指向有十种之多,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作课情况对评课要点适当增减。 评课中的智慧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酿成半身不遂,泥鳅不会这样,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麋鹿食草,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女,可是沉鱼落雁,谁才懂得天下的美色呢? 启示:尊重差异性 评课作为价值判断,是非常复杂

19、的,很难有也不应该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如果标准分解得太细、太精确,评课时就会丧失教学的“精华”,并有可能造成支离破碎的或食谱式的课堂教学。因此,评课的标准需要相对的模糊性,评课要根据教师、学生、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背景的特点,显示其多重性和差异性。 因此,评课标准的明确性与模糊性也都是相对的,成功的评课就是要在标准的明确与模糊,统一与个性之间取得平衡。 2.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而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赦免罪。 刘备在蜀,时天旱,禁私酿,吏于人家,索的酿具,欲论罚。简雍与先主游,见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何以知之?对曰:彼有其具。先主大笑而止。 启示:注重艺术性。 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论,讲究“谈话”方法、策略和艺术。主要优点: 融洽与被评课者的关系。 提高评课效率,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8 还可以提高评课者的评课能力和素质。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