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59868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学习体会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学习体会 听了专家的讲解,在数学新课标中提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我觉得说得非常好,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最为明显,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认识时间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字与密码等,都能够依托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现和理解常见的量。 以前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注重依托现实生活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引入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孩子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也让学生感受到“克和千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我将认识时间与学生在学校的作息时间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钟表,

2、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并让学生动手动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尤其学生对分月饼的实际生活体验比较深,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到分数无处不在,在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 专家的这个提法我觉得也非常好,那就是“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更深。” 因此 除了依托现实的生活情境,我们还可以依托现实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 例如:时间单位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不着,让他们来掌握抽象的时间概念难度很大。所以发展孩子的时间感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

3、,使之有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在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让学生体验 1 分钟能干什么?如:拍球能拍多少下?跳绳能跳多少下?写字能写多少个?数数能数到多少等等,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 1 分钟有多长,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 克和千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 感知过轻和重,也曾经在商品标识上看见过千克、克,但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它们是质量单位,不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对于 1 克 或 1 千克 到底有多重,更是知之甚少。并且人们对质量的感受力并不强,同一物品掂与提、左手与右手、每人的承受力等,感受结果不同。同时物体的体积与物体的质量不一定是统一的,这些都给学生认识质量单位造成了困难。我在教学克和千克一课中,就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可操作的物品,为学生留出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在感受 1 千克 和 1 克 的过程中,认识克和千克,同时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因此, 数与代数结合贯穿教学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小孩子更好、更快的接受,从而达到知道的融合与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